儿童常见心理障碍的治疗
儿童常见心理障碍的治疗(一)——儿童多动症
儿童多动症 又叫感觉统合失调症。多发生于现代社会。10%-30%的儿童存在不同程度的感觉统合失调。
症状:上课不专心听讲,爱搞小动作,作业拖拉,丢三拉四。自己也想注意听讲,但就是管不住自己。有的孩子还有动作不协调、情绪多变、脾气暴躁等特点。
成因:环境污染、孕妇运动不足、家庭生活空间狭小、溺爱、体能运动、游戏、家庭劳动不足。
危害:①影响儿童学习②环境对儿童成长的消极影响:包括家庭指责、同龄儿童歧视、老师厌恶这些孩子,因批评、偏见等使孩子自暴自弃甚至对抗,容易成为问题少年或造成心理阴影。
治疗:(美国精神科医生艾尔斯的感觉统合训练)通过各类运动的强刺激,使儿童在游戏中有计划有选择地输入感觉刺激,增强和改善脑神经统合功能,建立平衡能力、控制能力、协调能力。
屎尿失控症
如习惯性尿裤、屎裤(儿童遗便症),夜尿症等。如果医院检查身体各器官都正常,就很可能是心理问题。主要发生在3-15岁。
症状:在应该能够自控的年龄尚不能控制。注意区别固执性行为,那是故意或潜意识故意。
成因:对抗;紧张;受惊;精神创伤;受到幼稚对待。
危害:增加家庭压力、麻烦、矛盾;自尊、自信心受挫;疏远家庭。
治疗:以压力释放原则化解其紧张,忌打骂怪责;家庭的温暖和交流,消除抵触情绪;增加家庭趣味活动;转换育儿方式方法,不将其视为小孩子,增加其独立自主机会。可以以催眠术、自由交谈术分析其动因是吸引注意、抵触还是其他。
自闭症
也叫孤独症。不愿与外界交流。但是儿童孤独症有着其明显特点,治疗方法和成人的孤独症也不相同,需要专门研讨。
症状:患儿沉静在自己的世界里,无法用语言、表情、动作跟别人甚至自己的父母进行沟通、交流。
成因:尚无定论,与遗传因素、器质性因素以及环境因素有关。某种脑病变。
危害:不与别人交往和建立正常的社会关系。
治疗:最重要的是教育和行为治疗。但也不是绝对有效。可能有终身不治。
参考资料:
小儿多动症会影响小儿智力发育吗?
小儿多动症是一种以行为障碍为特征的常见的儿童病症。多在7岁前发病。
本病的病因还不十分清楚,认为与下列因素有关:母亲妊娠时精神紧张、受过严重的精神刺激、过度的愤怒或悲伤等影响了胎儿大脑的发育,妊娠期煤气中毒,婴儿早产,产伤或出生时缺氧等,都对脑功能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另外患病儿童多住大城市,工业污染严重,小儿血中铅含量增加,血中铅量增高与认识、言语感知障碍有一定关系。另外还可能与某些化学物质过敏有关。另外,本病的发生也与放射线及精神高度紧张有关。
多动症是以活动多为主要表现。婴儿期就有好动,不安宁,喂食困难,哭闹,入睡困难,易醒,双手不停地翻弄所看到的东西等表现。上学后在教室里坐不安稳,比较严重者擅自离开坐位在教室内走动,推撞别人,惹事生非,挤眉弄眼,作各种怪动作。注意力不集中,无目的地从一个活动转向另一个活动,一个玩具没玩一分钟就丢下,又去拿别的玩具。课堂上老师警告不要做小动作,病儿尽管点头答应,但转眼就弄起别的东西。即使是有限的作业,也不能一次坐下来完成。行为冲动,不顾后果。学习困难,掌握词汇、计算能力也许正常,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差,主要是感知障碍引起对上下左右不能很好地辨别。
多动症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行为治疗,行为治疗包括培养儿童的注意力及自我控制能力,当患儿有好转时应给予鼓励表扬,培养小儿对治疗的信心。药物治疗应在医院进行,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多动症本身不一定影响智力发育,但小儿可有智力发育不平衡,影响到学习,老师和家长常常认为小儿学习不用功,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和家长的惩罚,挫伤了小儿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小儿产生看到书本就焦虑的心理,长期的精神压力可间接地影响小儿智力发育。因此家长发现小儿动作特别多,学习困难,应带小儿到医院看病,及时治疗。
参考资料:
儿童精神分裂症会影响智力发育吗?
儿童精神分裂症大多在学龄期发病,10岁以上发病者较多,男孩发病多于女孩。
本病是在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两者共同影响下发病。患儿大多数有家族史,多数患儿是在严重精神刺激下诱发本病,如父母责骂或惊吓,遭到老师批评或与同学争吵等。这类儿童病前性格大多内向,性情孤独,沉默寡言,胆小不善交往。
儿童精神分裂症早期症状多表现为性格的变化,过去聪明活泼的小儿逐渐变得孤独,退缩,不易与人接近,与亲人疏远,学习成绩下降,无故不上学,不与小朋友来往。较大的儿童出现神经衰弱症状,有的出现强迫性症状,重复无意义的动作等。病情发展部分小儿有感觉、知觉障碍,幻视,幻听,部分小儿有思维障碍,情感淡漠,与亲人疏远。有的患儿表现为无端的紧张、恐惧情绪,意志减退,无故旷学,对学习无兴趣,严重者生活自理差,不理发,不洗澡,生活懒散,终日无所事事。
本病一般对智力无影响,但儿童处于发育成长阶段,精神症状的长期影响,有时可使智力发育受到障碍。
当家长发现小儿对亲人疏远,行为孤独离群,兴趣减少,无故不上学,动作刻板,自笑,出怪相等,则要带小孩看心理医生,争取早期治疗。病程在一年以内,治疗效果较好。药物治疗和调整生活环境相结合,并注意对患儿心理上的支持,诱导儿童多与周围接触,参加集体游戏等,防止长期的精神症状。
多发抽动症会影响小儿智力发育吗?
多发抽动症是一组发病于儿童的多发(至少一处以上)运动性抽动和不自主发声为特征的疾病。本病可能是中枢神经介质紊乱引起生物胺代谢异常。
多发抽动症发病在2~12岁之间,男孩多于女孩。抽搐常自面部开始,表现为眨眼,皱眉,口唇抽动,作怪相等。抽搐动作常为刻板式,重复发生,可以部分地、暂时地自我控制,精神紧张时明显加重,睡眠时消失。随着病情进展而抽搐加重,并波及到颈、肩、上肢,甚至全身抽搐。呼吸肌和吞咽肌抽动时可发出各种声音,如咳嗽声、鼾声、打嗝、清咽喉声、哼声、喷鼻音、犬吠声等。以后发声渐渐形成词字,有的出现刻板式骂人话、吐唾沫以及复杂的手势等。本病没有其他神经症状,一般无智力减退,但有学习困难。可有继发性精神异常,强迫观念,恐怖症等。本病为慢性进行性疾病,症状时轻时重,不治疗可持续到成人。
由于本病患儿本身无智力减退,而且无神经系统异常,常常不引起家长注意,但有研究报道,患本病小儿平均智商偏低,可能因为小儿注意力不集中,影响学习和潜力的发挥,以及常有的性格和行为异常,影响了患儿与环境的交往和实践机会减少,从而妨碍了智力的发展。因此当小儿有上述症状时,家长应尽早带小儿到医院就诊,确诊后及时、正规地治疗。过去使用吩塞嗪类和氟哌丁苯药物治疗本病。近年来认为氟哌啶醇为治疗本病最有效的药物之一。
#p#分页标题#e#儿童常见心理障碍的治疗(二)—— 儿童抽动症
抽动症,指局限于身体某一部位的一组肌肉或两组肌肉出现抽动。表现为眨眼、挤眉、皱额、呕嘴、伸脖、摇头、咬唇和模仿怪相等,多见于5—10岁的儿童,男孩多于女孩。
儿童抽动症发病年龄以5-7岁为多见,男孩多于女孩。身体任何部位出现不自主、无目的、重复的、迅速的肌肉收缩。其表现为眨眼、挤眉、皱额、吸鼻、咂嘴、伸脖、摇头、咬唇和模仿怪相等。有的患儿始终局限于身体的某一部位抽动,有的患儿抽动部位不固定,还有的患儿则是各个部位同时发生抽动。当抽动开始时,患儿本身能意识到,但无法克制这类儿童多数具有敏感、羞层、不合群、容易兴奋和激动等特点,有些儿童同时还伴有遗尿、夜惊、口吃等症状。这需要和神经性打嗝相区分。
习惯性抽动的病因较多。有的起始时,由于某些部位的不适感,产生保护性或习惯性的动作而固定下来,如眨眼动作,可因眼结膜炎或异物进眼引起;皱眉、皱额可因戴帽过小或眼镜架不适合引起;摇头或扭颈,可因衣领过紧等引起。以上原因去除后,动作本身虽已失去合理性,可是由于在大脑皮层已形成了惰性兴奋灶,因而可反复出现抽动动作。此外模仿别人的类似动作、心理刺激和躯体性疾病,也可以诱发本病。常见的心理刺激因素有:(1)受惊吓,如突然受到狗的袭击,过马路时几乎被车压伤等;(2)慢性焦虑不快,如父母不和,父母长期生病,母亲又生了孩子,分散了对患儿的宠爱等。常见的躯体因素有:急性扁桃体炎、上呼吸道感染等以及其他急性病症。
家长和老师应该正确对待儿童抽动症。碰到这种情形,要注意:
1.切莫责怪孩子,因为越责怪越强制他就越感到紧张,不自主动作亦就越频繁,孩子会渐渐变得胆小、自卑。
2.帮助孩子排除紧张感和恐惧感。家长要千方百计地创造条件,让孩子生活在平静和自信的气氛中。无论他的动作如何使人生气,既不要注意他的样子,亦不要模仿他、取笑他。
3.家长要鼓励和引导孩子参加各种有兴趣的游戏和活动,转移其注意力。另外,要启发孩子建立住处从事适当的体育活动,体育活动会帮助孩子摆脱自己的封闭状态,振作精神,完全放松。
4.对极少数顽固性抽动症的孩子,家长要帮助他们用意念去克制自己的抽动行为,可以采用正强化法,只要孩子的抽动行为有一点减轻,就及时给予适当的表扬和鼓励,以强化孩子逐渐消除抽动行为。
家长们不必为这种抽动担心,更不要担忧孩子长大会落下什么毛病,绝大多数孩子发生的习惯性抽动行为,可以采用正强化法,只要孩子的抽动行为有一点减轻,就及时给予适当的表扬和鼓励,以强化孩子逐渐消除抽动行为。
家长们不必为这种抽动担心,更不要担忧孩子长大会落下什么毛病,绝大多数孩子发生的习惯性抽动,对孩子的精神活动和身体健康并无影响,只要家长懂得怎样去正确地对待孩子,孩子的抽动行为就一定会自行消失。
目前认为,儿童抽动症,症状较轻者,可自行缓解,一般不需服药治疗。如症状严重,可在医师指导下采用药物治疗,以氟哌啶醇为首选药物,约85%患儿可达明显的疗效,开始剂量为0.5-1毫克,每天2次,以后根据服药效果调节剂量,同时并用安坦,可减少锥体外系反应的发生。
认识儿童抽动症
儿童抽动症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大多起病于4~12岁。儿童抽动症的病因至今尚不清楚,儿童受惊吓或精神紧张常常是发病的诱因,发病后会出现面部肌肉或肢体肌肉反复地抽动。大部分患儿可以自愈,但有一部分患儿随着时间的推移,抽动部位增加,出现各种形态奇特的复杂性抽动,表现为冲动性地触摸东西、刺戳动作、踢脚、跪姿、走路旋转等,自己不能控制。有的抽动不易被家长发现,如肚子抽动。有部分病人以发声抽动为首发症状,发出各种有音节或无音节的叫声及不适当的词句,这些词句往往是重复刻板的秽语。有研究表明,儿童抽动症至少有30%出现秽语症。严重者还会出现模仿动作、模仿和重复语言、强迫动作或猥亵行为。
这种疾病对儿童的伤害还包括以下几方面:
1.继发学习困难。患儿的抽动和不自主发声导致注意力分散,严重抽动使患儿的眼睛很难盯在书本上。有些患儿上课时努力控制自己的发声抽动,注意力不能集中在老师的讲课上,学习成绩一般较差。同学、老师的歧视或嘲笑,使患儿更不喜欢上学,甚至厌学、逃学。
2.个性发展问题。4~12岁是儿童自我意识形成,从“自然人”向“社会人”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个阶段儿童心理发育的特点是:在与成人和同伴的交往中,其自我意识有所发展,对自我形成某种看法和评价,如自己是聪明的还是笨的,是漂亮的还是丑的等等。年龄较小的儿童缺乏独立评价自己的能力,这种自我评价大多来自外界,如老师、同伴和家长。这一时期来自外界的积极或消极的评价,会对儿童自我意识和个性形成产生重要影响。如果在这一阶段经常受到家长责骂、老师批评、同学嘲笑,会对儿童心身发展产生巨大伤害。而儿童期形成的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倾向,是一个人个性的核心成分,会影响人的一生。抽动症患儿如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心理干预,不但难以建立自尊、自信,形成健全的人格,而且很容易产生反社会心理。部分患儿到了青少年时期即发展成为品行障碍。
3.社会退缩和社交障碍。随年龄的增长,儿童的社会交往和人际交往范围逐渐扩大,会产生一些高级的情感体验,如荣誉感、责任感等。如果患儿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特别是抽动得不到控制,会严重影响他与同学、同伴的交往,产生自卑感、社会退缩、行为不成熟、社交障碍、口吃以及品行纪律问题,严重影响他们的社会交往和人际关系。我国已故的著名心理学家丁瓒先生说:“人类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所以人类的心理病态,主要是由于人际关系失调而引发的。”
研究证明,儿童抽动症不向精神衰退发展,智力一般也不受影响。有学者发现,部分抽动症患儿智商高于一般儿童。也正是如此,抽动症给患儿内心造成的痛苦是巨大的,他们在长期的痛苦和挫折中煎熬。
对这种疾病应以预防为主,对已发病患儿的治疗应坚持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并重原则。患儿需要较长时间服药以控制症状,在长期服药的同时,进行心理干预和家庭治疗,将该病对患儿的影响和危害降到最小程度。治疗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1.在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心理支持。家长、教师(包括幼儿教师、中小学教师)应了解儿童抽动症的发病特点,对患儿的抽动和发声症状给予理解和宽容,鼓励患儿融入同龄人中,如让儿童与同伴进行各种各样的游戏交往,学会合作、谦让、为别人着想、讲礼貌等。帮助患儿获得同伴的接纳,并获得与这些集体活动的成败及其社会评价有关的自我意识、道德感、价值观等的发展。
2.坚持家庭治疗。来自家庭的关怀对儿童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对在长期慢性挫折中煎熬的抽动症患儿,家庭更是他们的主要依靠和希望。良好的家庭气氛会对患儿的治疗和康复产生积极影响。研究表明,儿童抽动症的起因和加重都与社会心理因素有关。家长的打骂、歧视和情感上的忽视,会加重患儿的病情。许多研究表明,亲子的接触和交流可以安定儿童情绪,缓解恐惧与焦虑,带来安全感,这对健全人格的形成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3.避免退化性培养和过分保护。由于抽动症患儿有着与其他疾病不同的表现和症状,家长往往或是打骂歧视,或是过分迁就保护。临床上经常看到有些家长担心孩子在外受委屈,让患儿退学或限制他的各种活动,回避社会交往。有的家长让患儿学电脑,以回避人际交往。这实际是一种退化性培养。患儿有可能把电脑学得很快很好,家长和患儿都产生满足感和成就感,但患儿因此更加回避社会交往,这是非常有害的。患儿特别是青春期之前的儿童,长时间使用电脑,对其思维和感情都会产生不良影响。临床上看到,许多患儿社会能力的发展因此受到影响,即使是抽动症缓解后,仍然会出现行为幼稚、社会适应不良、与人交往困难等问题。 小孩抽动莫轻视,在学龄儿童中,经常见到一些小孩不自主的面部、头部或肢体的反复抽动,如眨眼、皱眉、呶嘴、嗅鼻、摇头、点头、耸肩、干咳、喉部发出″唔唔″、″哦哦″声和讲脏话,他们多不自主的重复上述习惯动作及怪声,或注意力不集中,小动作不断等。尽管家长、老师劝导、训斥、体罚,意在强制小孩改掉这些″坏毛病″,但往往适得其反。其实家长和老师忽视了一个医学问题。小孩可能患了抽动--秽语综合症或多动症。本类疾病多发于儿童,症状反复发作,给患儿带来了很大的心理压力,学习成绩因此明显受到影响,本病如不积极治疗,影响儿童智力、心理发育及社会适应能力。甚至形成人格障碍。
据唐洪丽教授介绍,儿童抽动症是一种以抽动为特征的神经精神疾病,好发于男孩,患儿主要表现为爱眨眼、皱鼻、张口、点头、摇头或耸肩、踢腿、扭动身体等,严重的患儿还伴有喉头作响,常不自主地发出“哼”、“啊”、“咳”等异常声音,当情绪紧张或兴奋时更为明显,患儿睡着时症状自然消失。最近在门诊中,中大医院专家发现,不少家长或老师把儿童抽动症孩子的行为当成坏习惯,把患儿看成坏孩子,甚至用过激言行训斥、打骂孩子,结果造成患儿心理压力很大,精神更加紧张,病情进一步加重。
专家指出,家长若发现孩子出现儿童抽动症,不必过于惊慌,更不能责怪孩子,应采取良好的教育方式,为儿童创造一个宽松的家庭环境,让孩子消除压力,放松紧张的心情,同时要鼓励孩子多参加活动,转移注意力,以助病情恢复。 孩子爱做鬼脸是什么病? 类型:抽动征 作者:转载 一对夫妇带着刚满十岁的儿子就诊,称孩子总控制不住地挤眉弄眼,有时忍不住地耸一侧的肩膀,有时反复歪嘴,嘴里还不时发出“哦哦”的怪声。家长曾带着孩子在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癫痫发作”,服用过多种抗癫痫药均不见效果。 为此家长焦急万分,不知孩子中了什么“邪”!经详细询问病史和精神检查,原来孩子患的是儿童抽动障碍,而不是癫痫病。
儿童抽动障碍是指身体任何部分的一组或一群肌肉发生不自主、重复、快速的运动和发生抽动,并伴有注意力不集中、多动等其他行为症状,多发生于儿童时期。抽动障碍常被患儿体验为不可克制的,但通常可以忍住一会儿或一段时间。抽动障碍多见于男孩,常有抽动家族史。有抽动障碍的孩子常常伴有情绪紊乱,脾气特别大。临床上常表现为眨眼、挤眉、露齿、皱鼻、摆头、耸肩或吸吮、反复咳嗽、清嗓、咀嚼,也有时表现为打哈欠、握拳、甩手等,患儿常感到非常痛苦,大些孩子会感觉在同伴面前很自卑。
目前关于儿童抽动障碍的病因还没有定论,但总的来说预后良好。在治疗上首先要关心孩子,不要喝斥、指责或恐吓,让孩子保持愉悦、放松的状态,经常带孩子外出活动,避免让孩子过度紧张,疲劳或给孩子过重的心理负担。对于症状较重的患儿,可口服小剂量的氟派啶醇或利培酮治疗。 本市约有5%孩子患抽动症类型:抽动征 、眨眼、皱眉、噘嘴、吸鼻子、说秽语,这些出现在10岁以下孩子,发病率在5%左右的精神疾病,却被近80%的家长和老师所忽视,他们往往认为是孩子调皮而横加训斥。专家呼吁,小儿抽动症应该受到全社会的重视,给予这些孩子更多的关爱和及时有效的治疗。
【诊断标准】 一、通常多在儿童或少年期起病。 二、有不自主、重复、快速、无目的单一或多部位肌群抽动,或单一的发声。抽动可能受意志克制数分钟或数小时。 三、抽动症状一天内出现多次,天天如此,至少持续两周,但不超过一年。 四、排除小舞蹈症、肝豆状核变性、癫痫性肌阵挛以及其它神经系统疾病引起的运动障碍。
慢性运动或发声抽动障碍【诊断标准】 一、符合上述所列一、二、四项诊断标准。 二、肌肉抽动或不自主发声一天内出现多次,几乎每天如此或间歇性出现,强度一般不改变。病期超过一年。
Tourette 综合征 【诊断标准】 一、起病于21岁以前,大多数在 2~15岁之间。 二、主要表现为多种抽动动作和一种或多种不自主发声,两者出现于病程某些时候,但不一定同时存在。 三、抽动症状一天反复出现多次、几乎天天如此,但在数周或数月内症状的强度有变化,并能受意志克制数分钟至数小时,病程至少持续一年,且在同一年之间症状缓解不超过二个月以上。 四、不自主抽动和发声,不能用其它疾病来解释。
抽动综合征,简称“抽动症”。临床特征为慢性、波动性、多发性的运动肌(头、面、肩、肢体、躯干等肌肉)快速抽动,交替出现,伴有不自主的发声和言语断续。具体表现为眨眼、点头、噘嘴、皱眉、耸肩、踢脚;喉肌抽动则出现轻咳、喊叫怪鸣,甚至口出秽语、咒骂等,因其具有抽动和秽语两组症状,故以此命名。此病多发于5—12岁的儿童时期,一般男孩多于女孩。目前我国儿童中的发病率约为万分之四左右,是严重影响孩子学习和智力的常见病、多发病。
多动症的临床表现
多动症的临床表现:(1)活动过度,不能静坐,动作过多,经常摆弄各种物品,走路以跑代行:(2)注意力难以集中,上课不专心听讲,作业潦草,学习困难;(3)冲动任性:情绪不稳,性情急躁,易激怒,做事常不顾后果和危险,喜怒无常,要求必须立即满足,睡眠少,挑食,吃得少。
抽动症的临床表现
抽动症的临床表现:(1)怪态:挤眉眨眼,皱鼻噘嘴,耸肩摇头;(2)秽语:喉中不自主发出异常声音,似清嗓子或干咳声,粗言野语多;(3)抽动:四肢以及面部肌肉不自主抽动。(4)部分患儿伴有多动症状。
多动症、抽动症的危害
多动症、抽动症是一种儿童行为障碍疾病,但是不少家长和医生往往忽略了,误以为是眼病、喉病而看五官科。也有的人认为多动症和抽动症长大以后会自然痊愈,对早已是病态的孩子不引起重视,延误了治疗良机。这不仅给患儿身心健康造成损害,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后果。国内曾对1292名违法犯罪青少年进行调查,发现其中有978名学龄期被诊断为儿童多动症,患病率为75%。这说明患多动症的儿童易产生心理问题、品行障碍,甚至违法犯罪。抽动症患儿因有秽语、抽动、怪态而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日久则影响记忆力,造成学习落后,成绩下降,有的因严重干扰课堂秩序而被迫休学。
儿童时期是人生的重要时期,若患儿在学校不能接受良好的教育,厌学、逃学、成绩下降,学不到更多的知识;长大后也因基础知识的贫乏,难以学到生活必需的技能,就业困难,影响终生。由于近几年来的发病率在逐步上升并影响患儿的学习、人格、品行的健康形成,已引起医学界及广大家长的广泛关注。
为什么会得抽动症
儿童抽动症主要发生在2~12岁,以男孩较多见。
病因至今尚不太清楚,一部分病例是由物理刺激或应激所诱发,例如,有的起始时,由于身体某些部位的不适感,产生保护性或习惯性的动作而固定下来,如眨眼动作,可因眼结膜炎或异物进眼引起;皱眉、皱额可因戴帽过小或眼镜架不适合引起;摇头或扭颈,可因衣领过紧等引起。这些“挤眉弄眼”的动作本身虽已失去合理性,可是由于在大脑皮层已形成了惰性兴奋灶,因而可反复出现抽动动作。此外模仿别人的类似动作、心理刺激和躯体性疾病,也可以诱发本病。在心理诱因方面,有遭受训斥、慢性焦虑不快,如父母不和,父母长期生病,母亲又生了孩子,分散了对患儿的宠爱等。
友善对待抽动症孩子
儿童抽动症患儿的治疗应坚持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并重原则。症状较严重的患儿需要较长时间服药以控制症状,在长期服药的同时,进行心理干预和家庭治疗,将该病对患儿的影响和危害降到最小程度。
苏教授说,家长如果刻意关注和制止患儿的症状,反而会使患儿集中注意自己的症状,加重症状或增加家庭内紧张感。家长或老师要千方百计地创造条件,让孩子生活在平静和自信的气氛中。无论他的动作如何使人生气,既不要注意他的样子,亦不要模仿他、取笑他。要鼓励和引导孩子参加各种有兴趣的游戏和活动,转移其注意力。
对极少数顽固性抽动症的孩子,家长要帮助他们用意念去克制自己的抽动行为,可以采用正强化法,只要孩子的抽动行为有一点减轻,就及时给予适当的表扬和鼓励,以强化孩子逐渐消除抽动行为。
避免退化性培养和过分保护。家长往往或是打骂歧视,或是过分迁就保护,让患儿退学或限制他的各种活动,回避社会交往;有的家长让患儿学电脑,以回避人际交往。这实际是一种退化性培养,患儿有可能把电脑学得很快很好,家长和患儿都产生满足感和成就感,但患儿因此更加回避社会交往,这是非常有害的。
多动、抽动症的危害
多动症、抽动症是一种儿童行为障碍疾病,但是不少家长和医生往往忽略了,误以为是眼病、喉病而看五官科。也有的人认为多动症和抽动症长大以后会自然痊愈,对早已是病态的孩子不引起重视,延误了治疗良机。这不仅给患儿身心健康造成损害,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后果。国内曾对1292名违法犯罪青少年进行调查,发现其中有978名学龄期被诊断为儿童多动症,患病率为75%。这说明患多动症的儿童易产生心理问题、品行障碍,甚至违法犯罪。抽动症患儿因有秽语、抽动、怪态而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日久则影响记忆力,造成学习落后,成绩下降,有的因严重干扰课堂秩序而被迫休学。
儿童时期是人生的重要时期,若患儿在学校不能接受良好的教育,厌学、逃学、成绩下降,学不到更多的知识;长大后也因基础知识的贫乏,难以学到生活必需的技能,就业困难,影响终生。由于近几年来的发病率在逐步上升并影响患儿的学习、人格、品行的健康形成,已引起医学界及广大家长的广泛关注。
此外,家长、教师还要多给予患儿心理支持,多了解他们的发病特点,对患儿的不良反应给予理解和宽容,鼓励患儿融入同龄人中,让他们多与同伴进行交往,学会合作、谦让、为别人着想、讲礼貌等,帮助他们获得同伴的接纳,通过这些集体活动使患儿的自我意识、道德感、价值观等得到充分的发展
#p#分页标题#e#儿童常见心理障碍的治疗(三)—— 拔毛(发)癖
拔毛是儿童常见的一种不良习惯,表现患儿喜欢或无缘无故、不可抑制地拨除自己的头发,使头部多处头发稀少,也见于拔眉毛或体毛,但不伴有其他精神症状,智力正常。有部分患儿可因素而出现焦虑或忧郁的情绪。多见于学龄期儿童,男女均可发病,但女孩更为多见。
本病病因不明,有人认为与情绪焦虑、忧郁有关,也有人认为与心理不良因素有关,特别是与母子关系处理不当有关。
根据以拔毛发为其主要症状,本病诊断不难,但需注意排除精神病,如儿童精神分裂症、精神发育迟滞、儿童忧郁症,躯体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低下、缺钙、斑秃,如有以上疾病,则以治疗原发病为主。
关于本病的治疗,迄今尚无特殊疗法。
许多家长由于不了解本病属于心理疾病的范畴,往往胡乱投医,有的孩子被带到皮肤科就诊,有的孩子则被带到小儿科检查,常常被误诊为斑秃、缺钙、甲状腺功能低下等疾病,因而给予大量肾上腺皮质激素,维生素A、D及甲状腺素等治疗,当然毫无效果。
一般认为,本病患儿随年龄增加,长大后可以自愈。
很少有家长认为拔毛发癖是行为障碍,故较少有人因此而就诊。另外有些儿童拔眉毛,拔上肢或脸部的汗毛。产生这一行为多因爱美或模仿或好奇心驱使。有的儿童怕自己两前臂毛发丛生,成为毛手而拨毛。学习紧张的儿童,每当遇到难以解答的问题时,常会抓头苦思冥想,渐渐形成每做题就抓头,以至把头发拔下的习惯。对于此类患者应给以正确的教育引导,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施以心理支持疗法。
凡有心理原因的患儿,应尽可能地去除可能的心理病因,解除紧张的情绪。对于有问题的患儿,除了进行心理治疗外,还要加强家庭治疗、行为治疗等。
#p#分页标题#e#儿童常见心理障碍的治疗(四)—— 儿童退缩行为
儿童退缩行为严格来说,不属于心理疾病。但那是不良心理(特别是不良性格)的表现,妨碍儿童的人际交往。因此可以把它归为心理障碍。
一般来讲,大多数孩子与其他小朋友能蠹洽相处,一起玩耍,但是有些孩子,孤僻、胆小、退缩,不愿与其他小朋友交往,一起玩耍,更不愿到陌生的环境中去,宁愿一个人呆在家里玩,这种现象称之为“儿童退缩行为”多见于5-7岁的儿童。
一个正常儿童,突然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新环境,或遇到了惊吓、恐怖的情景,出现少动、发呆、退缩等行为表现,这是正常的,是儿童正常的适应性反应。随着时间的推移,儿童会对所处的环境逐渐适应,并在做游戏等活动中,主动发展自己适应环境的能力。但是有退缩行为的儿童却很难适应新环境。童年时代的退缩行为如果不注意防治,不仅有可能延续至成年,而且,有可能持久地影响到他们成年后的社交能力、职业选择及教育子女方式等。
儿童产生退缩行为的原因
1.先天适应能力差。这类儿童从小适应能力差,对新环境感到特别拘谨,不愿意接触人,若勉强去适应,适应过程很难而缓慢,平时也不爱活动,对新鲜的事情不感兴趣,缺乏热情和好奇心,从不与陌生人交往。
2.后天抚养教育不当。有的家长整天把孩子关在家中让他独自玩耍,不让他与其他孩子交往;有的家长对孩子过于溺爱,过分地照顾与迁就,就使孩子难以适应新的环境,以致其采取逃避的方式,如拒绝上幼儿园或
如何防治儿童的退缩行为
1.家长应培养儿童独立自主的能力,让孩子学会自己管理自己。想念孩子的力量和能力,培养孩子的勇敢精神,让孩子甩开处处依赖别人的“心理拐仗”,独立行走。
2.家长应鼓励孩子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多方创造条件,使孩子能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一起做游戏,并多陪儿童一起参加社交活动,让儿童适应公共场所的活动。对已经出现退缩行为的儿童,父母和教师应帮助他们克服孤独感,适应外界环境,在小伙伴之间建立和和睦的人际关系。
3.家长对孩子不要溺爱,以免养成过分的依赖性,也不可粗暴,以免使孩子恐惧不安,害怕与人接触。要鼓励孩子从小热爱集体,主动与其他小朋友一起活动,培养开朗的性格。家长和教师的亲切和信心,有利于孩子克服性格上的缺陷,塑造其开朗的性格。
4.家长应对儿童在社交中出现的合群现象,给予奖励,逐渐增加他们的社会活动,克服退缩行为,经过多次社交实践和家长的正确心理诱导,绝大多数有退缩行为的儿童,都可成为性格开朗的人。
5.对于经过上述治疗而治疗效果不理想的孩子,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抗忧郁剂,如氯丙咪嗪、麦普替林等,也可服用精神振奋剂,如利他林等。
#p#分页标题#e#儿童常见心理障碍的治疗(五)—— Asperger综合征
Asperger综合征又称孤独样精神障碍,属于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的一种。历史上曾误称为儿童分裂样精神病。国外研究调查发现,该病患病率为0.26%-0.3%,以男性多见。推测与X染色体连锁的遗传有关。
该病最早由维也纳儿童精神病学家Asperger提出,成为儿童孤独性精神变态综合征,但强调与其说它是精神病性过程,不如说是一种突出的个性缺陷。
它与孤独症有着同样的社交、情感异常和刻板、重复、怪癖的行为特点。有人认为是儿童孤独症的一种亚型,称为高功能孤独症。
与儿童孤独症不同:
1、部分患儿可有某些感官的感觉异常,如感觉过敏或迟钝等,但言语功能和智力发育相对完好,可有不合时宜的重复言语。
2、在早期病史不同。
3、结局不同。
CCMD-Ⅱ-R(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二版修订版)关于Asperger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1、有明显的社交功能障碍,不能与其他儿童建立伙伴关系。
2、有局限性、刻板性、重复性的兴趣和活动方式。
3、无明显言语发育障碍及智能缺陷。
4、症状通常持续存在。
5、排除儿童孤独症、Heller综合征和儿童精神分裂症。
#p#分页标题#e#儿童常见心理障碍的治疗(六)——儿童孤独症
儿童孤独症又被人们称为儿童自闭症,是一类以严重孤独,缺乏情感反应,语言发育障碍,刻板重复动作和对环境奇特的反应为特征的精神疾病。最初称为婴儿孤独症,现今又统称孤独性障碍。它属于普遍性发育障碍。无论在成因、发展方式和治疗手段和成年人的孤独症都有很大区别,它是一种严重的婴幼儿发育障碍。以社会相互作用、语言动作和行为交往三方面的异常,及以三岁前起病为特征。
通常发生于3岁之前,一般在3岁以前就会表现出来,从婴儿期开始出现,一直延续到终身,是一种严重情绪错乱的疾病。
孤独症无种族、社会、宗教之分,与家庭收入、生活方式、教育程度无关。据欧美各国统计,约每1万名儿童中有2-13例。目前,估计在我国约有50万左右孤独症患儿。本症多见于男孩,男女比例为2.6-5.7:1。北医大精神卫生研究所1989-1992年统计60例中,男∶女为7.5∶1,我院1995年-1997年儿童心理门诊统计19例中,男∶女为6.3∶1。1984年6月至1986年5月南京儿童心理卫生研究中心收住来自全国很多地区的精神病患儿l70名,其中诊断孤独症15例,占8.82%,这数字只代表已患精神障碍的儿童中检出率。
[病因]
已从遗传因素、神经生物学因素、社会心理因素方面作了大量研究,然而迄今为止,仍未能阐明儿童孤独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但至少把它看成是多种生物学原因引起的广泛性发育障碍所致的异常行为综合征。
[历史]
1943年Kanner最初加以描述。并称之为"情感接触孤独障碍"。当时他报告的11例均在婴儿出生后就起病,故称为婴儿早期孤独症。以后,他和其他学者观察更多病例后,发见有些患儿开始一、二年发育尚正常,以后才起病。现今一般人将起病年龄定为30月以内。
由于孤独症起病如此之早,征状奇特和预后严重,故引起学者的广泛兴趣及社会的关注。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家设有孤独症专门学会、办有专门杂志,并且从社会、心理、神经生理、生化、遗传等多方面作了深入探讨,写了不少专著和文章。
临床表现和诊断
儿童孤独症的表现(症状)
主要症状就是不与别人交往和建立正常的社会关系。患儿沉静在自己的世界里,无法用语言、表情、动作跟别人甚至自己的父母进行沟通、交流。有的孩子在开始时会被误认为是弱智或性格内向,还有的孩子在一两岁时看起来很正常,到3岁左右才发现有异类表现。孤独症患者学习正常人的语言会很困难,与人交流及与外界沟通也很困难,他们可能会重复几种动作(拍手、摇摆)。当日常生活中出现变化,他们会强烈抵制。孤独症对行为的影响,除了语言和社交困难外,还会有父母、家人面前表现得极为亢奋或沮丧。
具体:
1.早期表现,极度孤独,不会对亲人微笑。喂奶时,患儿不将身子紧贴大人。伸手去抱时,患儿无迎接姿势,不会伸手做被抱的准备,不会将身子贴近母亲,眼睛也不看抱他的人。
2.社交困难,特别孤独,与人缺乏交往,缺乏感情联系,即使对父母也毫不依恋,如同陌生人。但与陌生人相处,又不感到畏缩。正常儿童常以凝视对方表达自己的感情与要求,而患儿缺乏与人眼对眼的凝视,不会以这种方式表达感情与要求。不爱玩,不爱做游戏。患儿到5岁左右,常还无朋友,很少与小朋友一起玩耍,缺乏情感反应,常常说出或做出一些不合社交的事情来。
3.语言发育迟缓或障碍。患儿通常缄默,或说话呈模仿语言,象鹦鹉学舌似地模仿别人的语言。对语言的理解表达能力低下,无法理解稍微复杂一点的句子,不会用手势表示“再见”。不会理解和运用面部表情、动作、姿态及音调等与人交往。缺乏想象力和社会性模拟,不能像正常儿童一样去用玩具“做饭”、“开火车”、“造房子”。有的患儿语言刻板,代词错用,如“我要”说成“你要”,或将自己称为他。与外界交流困难,不能将生词与其含义相联,用手势而不是语言与人交流。
4.仪式性和强迫性行为。由于缺乏变化与想象力,患儿常常坚持重复刻板的游戏模式,重复一些身体工作,重复相同的生活,如反复给玩具排队,总要玩弄自己的脚趾,穿衣顺序相同,坚持某些物件的摆置形式,不能变动。一旦有所变化,他们会极为沮丧,别人变动,患儿便大吵大闹。对自己房间的任何变化也都会表示反对和不安,加家具的移位、装饰品的变化等。
5、脑部智力大多低于正常人,只有20%的人智商高于正常人或与正常人相当。
6、对某些物件,如一只杯子、一块砖,表示出特殊兴趣,甚至产生依恋,而对亲人却不产生依恋。
此外,有的患儿还可能有感知障碍,对视、听、触等多种感觉迟钝或过敏。有的存在认知障碍,智力低下,抽象思维能力很差,少数患儿可能伴有癫痫发作。患孤独症的孩子有时会聋,对声音没反应。正常孩子会被声音例如狗叫惊吓,而孤独症小孩会无动于衷。他们对疼痛、冷热也不太敏感,不爱交朋友,宁肯独自一人,很少会接触别人的眼睛或笑。
对于孤独症患儿来讲,只有早发现、早干预、进行行为矫治,才能帮他们缩短与正常社会的差距,让他们早日融入社会。如何才能发现孩子在早期的孤独症倾向呢?
以下的18种行为就是孤独症的早期表现,如果发现孩子同时具备以下7种行为,就应该怀疑他有孤独症倾向了。
1.对声音没有反应
2.难于介入同龄人
3.拒绝接受变化
4.对环境冷漠
5.鹦鹉学舌
6.喜欢旋转物品
7.莫名其妙地发笑
8.抵抗正常学习方法
9.奇怪的玩耍方式
10.动作发展不平衡
11.对疼痛不敏感
12.缺乏目光对视
13.特别依赖某一物品
14.不明原因的哭闹
15.特别好动或不动
16.拒绝拥抱
17.对真正的危险不惧怕
18.用动作表达需求
[鉴别诊断]
1、脑部迟钝:大多脑部迟钝的人在技能上也不会有所发展,而孤独症患者在良好指导下脑部会有所发展,可掌握一些技能。
儿童孤独症的病因
儿童孤独症的起因尚不太清楚,病因尚无定论。最近调查认为,孤独症与脑部生理结构或神经病学有关,是几种“原因”的结果。与遗传因素、器质性因素以及环境因素有关。
(1)遗传因素:患儿的同胞发生本病的同病率较其他人为高,单卵双生子的同病率较高,41%患儿为长y染色体。他们的父亲和兄北也发现有长y染色体,从而提示与遗传因素有关。
(2)器质性因素:如脑损伤、母孕期风疹感染,生下后患过脑膜炎、脑炎等。近年来,研究发现本症患儿脑室左颞角扩大较多见,提示颞叶内侧结构的病变,可能是由于脑组织的变态反应所致。最近的研究证明,患幼年孤独症的儿童,其免疫系统可能将一个基本的脑蛋白误为异体,而被吞噬掉。因此导致脑损伤,可能是造成此病的特征。此病同时出现情绪、智力和交际的缺陷,亦是与脑病变有关。
(3)环境因素:过去有人认为早年生活环境中冷淡的和过分理智化的抚育方法,缺乏丰富和适当的刺激,没有教以社会行为,是发病的重要因素。长期处在单调环境中的儿童,会用重复动作来进行自我刺激,对外界环境就不发生兴趣。本症患儿的父母大多是专业技术人员,受过高等教育,比较聪明,但做事刻板,并有强迫倾向,对孩子冷淡和固执,家庭缺乏温暖。现在,否定了这种看法。经研究证实,是由于某种脑病变的关系,其发生原因,是病毒,还是代谢失调,目前尚无定论。
儿童孤独症的治疗
孤独症患者病情从温和到严重有许多类型。由于发病原因不明确,仍不太清楚孤独症对人的影响以及怎样同孤独症患者有效沟通,尤其在配合治疗方面会有很大难度,至今还无法找到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是一种终生的慢性疾病,影响正常脑功能,不能正确理解他们所见所闻所感。治愈,难以有可能终身不治。
1943年首次提出这一症状以来,孤独症的治疗已有了很大发展。有些患者随着年龄增长症状会减轻。研究者目前也在积极寻求方法。他们认为在正确知道下孤独症症状可得以改善。有特殊训练的老师,特殊的教育方法,孤独症患者可逐渐适应正常生活。
本症预后大多不良,往往残留行为障碍,以致适应困难,不能独立生活,仅少数人年长后,能适应社会生活。预后与智力水平有关,智力障碍严重者预后差。
对儿童孤独症要采用综合性的治疗方法。
治疗上最重要的是教育和行为治疗,目的是促进对患儿正常行为的教育,特别是社会性行为的矫正,纠正异常行为,如刻板支作等,消除睡眠障碍、发脾气、多动等继发性症状等。患儿的家庭成员也要注意克服焦虑、自责、急躁情绪,方能对患儿的治疗产生良好的效果。
父母要改变养育方式,多接近,多关心患儿,给小孩以温暖。此病预后大多不良,往往残留行为障碍,以致适应困难,不能独立生活。少数病人年长后能适应社会生活。智能好的患儿比智能差的患儿预后好。
药物治疗仅对个别症状可能有效,如短期严重失眠,可用安定,有攻击行为,可用奋乃静,促进脑功能的药物可选用脑复新、脑复康,或γ-酷氨酸,此外,利他林对治疗孤独和语言障碍有效。近年来,有人报告,服用芬氟拉明(fenfluramine)治疗孤独症获得疗效,该药是苯丙胺的衍生物,服用后可使中枢神经系统血清素水平降低,减轻多动及刻板动作,改善注意力,对有些病例尚可提高智商。氟哌啶醇可改善儿童的孤僻、退缩及某些刻板的行为,药物的选择要取决于儿童的年龄、疾病的严重程度及病程的长短,剂量也应根据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从最小剂量开始,逐渐缓慢加量,直至出现适当的疗效或副反应为止。
虽然许多家长都信服分泌素,但研究人员星期二报告说,分泌素不是治疗孩子们孤独症的有效药物。分泌素引起人们广泛关注的原因,是NBC去年关于一名叫帕克的儿童的报道。帕克接受了内窥镜检查,什么也没查出来,又吃了一些分泌素,于是孩子睡觉和说话都恢复了。家长于是认为这种只吃一次的消化不良的诊断药,与孩子不说话的孤独症的好转有关。几家主要报纸刊登了帕克的新闻,于是,三、四千名患有孤独症的儿童,吃了至少一次分泌素。孤独症研究学会收集了一千多名儿童的反映,发现相当一批孩子表现出明显的好转。但是,当科学家们再次认真地分析分泌素的效果时,发现一剂分泌素对付孤独症是无效的。
患孤独症的儿童,一般病程都比较长,所以用药治疗的时间也相对长一些。家长应注意治疗时药物的副作用,如锥体外系反应、肝功能及心血管以及血象的异常,因此,对患儿定期复查是必要的。
上述药物对孤独症的患儿确定具有重要的治疗作用,可使某些症状减轻,有利于行为及心理治疗的进行,但目前还达不到根治的效果。药物本身还不能提高孩子的学习认识能力,也不能建立正常的行为,但有效的药物可使儿童对环境和管理更为适应。通过药物、特殊训练和行为矫治等综合措施,患儿的症状能够得到较理想的改善。
研究者正积极寻求各种治疗的方法来帮助孤独症患者,包括语言疗法、感官综合、视觉疗法、音乐疗法、听觉疗法等。
实验证明,在良好的方法下患者病情会有所控制和好转。一种好方法应包括一些交流治疗,社会技能发展,感官损害治疗等。专家认为,通常病情越重效果越好,并提倡一个老师针对一个患者的专门治疗。孤独症患者需要整个社会的支持、帮助、不仅是家人、老师。
社会康复
儿童孤独症患者一般可做重复性强的工作。像艺术家、调琴师、画家、办公室人员、洗碟子人员、流水线工人等。
通常喜爱音乐、游泳、打猎、猜谜等。
成年后需要职业训练,就业机会,监督部门等。
#p#分页标题#e#儿童常见心理障碍的治疗(七)—— 儿童感觉统合失调
感觉统合
感觉统合(Sensory Integration)最早是由美国南加州大学爱尔丝博士(Dr.Jean Aryes)在1969年提出的一个研究观点,用以矫治儿童学习障碍的行为,并了解其原因,事前提出预防和改善的方法。
所谓感觉统合,是指人的大脑将从各种感觉器官传来的感觉信息进行多次分析、综合处理,并作出正确的应答,使个体在外界环境的刺激中和谐有效地运作。这也就象是交通指挥者或红绿灯管制者,在它的指挥下,各种信息有条不紊地在大脑的"高速公路"上飞驰,大脑才能协调身体对外界刺激的感受并作出适当的反应。没有它们,交通将乱成一团,"事故"不断。
感觉统合并非什么高深的学理,因为感觉教育一直是幼儿教育领域最基础的概念。任何幼儿都必须经由感觉学习,大脑才能有效地发展出完整的思考能力,产生自发自动的学习效果。然而,由于人的大脑有140亿个神经细胞,分为100多万个感觉区,因此感觉学习的过程相当复杂而细腻,感官在输入信息时,大脑神经细胞的接受过程必须是灵敏的、准确的,所有受信息刺激影响的感觉区对同时输入的许多感官信息的协调和整合必须迅速而且完整,否则便会影响幼儿思考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发展和成熟。也就是说,幼儿不仅需要感觉学习,还需要感觉统合的学习。可见,对感觉的教育与对感觉统合的教育是一脉相承的。正因为人有感觉统合的能力,所有的学习和动作才能顺利进行。
在传统的观念里,人类的智慧和人格是天生而无法改变的。但近代科学家的研究表明,智慧与人格除了受遗传的影响之外,受环境的影响也很大。瑞士著名儿童心理学家及教育学家皮亚杰认为,智慧的根源,是来自幼儿期的感觉及运动发展。美国的行为学派也认为性格的形成,与个体环境和学习经验有密切的关系。而近代解剖学家和神经学家也证实,个体在环境中如果接受大量的感觉刺激,则其脑部功能可获得更好的发展。因此,让孩子在环境中获得充分的探索和操作机会,是神经、肌肉及骨骼均获得正常的发展,才能形成开朗的个性、稳定的情绪及适当的行为,日后进入学校,也才能顺利地适应团体生活和学习。
皮亚杰在多年的观察、研究基础上,提出了认知能力发展的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演阶段(2-6岁或7岁)、具体运演阶段(6岁或7岁-11岁或12岁)和形式运演阶段(11岁或12岁-14岁或15岁)。第一阶段是奠基基础,它影响儿童日后认知能力的正常发展。在这个阶段,婴儿只有感觉、知觉和运动。婴儿生后不久就开始协调感觉、知觉和动作之间的活动,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起来,才得以认识世界。皮亚杰指出:"感觉运动成熟与否,是日后知能学习或思考前期(3-6岁)孩子成功与否的基础。缺乏这方面能力的孩子,即使能够用大脑做记忆性的学习,但在观察、组织、想象、推理上的大脑功能似会有应用上的困难。" 在六岁以前,孩子还无法以抽象的概念来完成对外界事物的认识,而必须以实际的感觉来认识与学习,所以他们必须不断地以身体及四肢的动作来增加感官及运动的经验,而这种身体及四肢动作的有效运作则是以大脑的调控和整合为基础的。由此可见,感觉统合是幼儿现在和将来认知学习的基础。
感觉统合失调
人的感觉统合系统一般分为视觉统合系统,听觉统合系统,触觉统合系统,平衡统合系统和本体统合系统等。我们再从这几方面来进一步了解什么是感觉统合失调。
视觉统合失调的儿童,在学习时会出现阅读困难(漏字窜行、翻错页码),计算粗心(抄错题目、忘记进退位),写字时常常过重或过轻、字的大小不一、出圈出格等等视觉上的错误,从而造成学习障碍。此外,这类儿童在生活上还常常丢三拉四,生活无规律。
听觉统合失调的儿童,则表现为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平时有人喊他,他也不在意,好象与他无关。同时,这样儿童记忆力差,对学习和生活都会产生不良的效果。
触觉统合失调,主要是因为触觉神经和外界环境协调不佳,从而影响大脑对外界的认知和应变,即所谓触觉敏感(防御过当)或迟钝(防御过弱)。有前一种症状的儿童,表现出对外界的新刺激适应性弱,所以喜欢固着于熟悉的环境和动作中(喜欢保持原样和有重复语言、重复动作),对任何新的学习都会加以排斥,不喜欢他人触摸、成绩不佳、人际关系冷漠、常陷于孤独之中;有后一种症状的儿童则反映慢(拖拉行为的生理基础)、动作不灵活、笨手笨脚、大脑的分辨能力弱、缺少自我意识、学习积极性低下,所以也表现出学习困难、人情冷漠的问题。
平衡统合失调的儿童,在学习和生活中常常观测距离不准、协调能力差。观测距离不准,会使孩子无法正确掌握方向;协调能力差,会让孩子手脚笨拙(常撞倒东西或跌倒)。
本体统合失调,会让儿童在体育活动中动作不协调(不会跳绳、拍球等);音乐活动中发音不准(走调、五音不全等);甚至与人交谈、上课发言时会口吃等。
这些孩子智力正常,但由于"感觉统合失调",他们的智力水平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对学习能力、运动技能、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造成障碍。而由于这些孩子心理总处于一定的紊乱状态,学习和生活质量就会不断下降。这种现象如不及早纠正,对孩子的成长发育势必造成影响。
在病理上,儿童感觉统合失调意味着儿童的大脑对身体格器官失去了控制和组合的能力,这将会在不同程度上削弱人的认知能力与适应能力,从而推迟人的社会化进程。
各种感觉统合失常时,可能出现的症状:
不喜欢被人触摸或抚摩;常拒绝理发、洗头或洗脸;大热天也要穿长袖衣服。
不喜欢碰触某些粗糙的衣料或物品。
耍意外碰伤或流血时,自己常未察觉。
需要父母特别多的抚摩;过分喜欢碰触各种东西;有强迫性的行为(一再地重复某个动作)。
害怕搭乘电梯;不喜欢玩秋千、跷跷板、旋转木马等。
特别喜欢玩旋转或摇动的游戏,不会感到头晕。
常有头晕或跌倒的感觉;怕上高处或跨越水沟;不喜欢被高举。
特别怕黑,在暗处经常不知所措而哭闹。
经常碰撞淤血或碰伤;拿东西时,容易失手掉落。
动作笨拙,活动中经常发生困难。
不会自己穿衣服、扣扣子、系鞋带、拿筷子、写字或绘画。或者虽然会做这些,但比同年龄的孩子慢很多。
分辨不出相似的图形或物品;不会玩拼图游戏。
左右常混淆。
常把数或字颠倒写,例如:把9写成6,把79写成97,把"朋友"写成"友朋"。
经常迷路或迷失方向。
两三岁以后才会说话;有口吃或口齿不清的现象。
有重听或语音分辨不清的现象。
特别好动,容易分散注意力。
个性孤僻、不合群,在团体中很难交到朋友。
常觉得自己很笨,容易遭受挫折,甚至会自我伤害。
个性顽固,容易冲动与人争吵;攻击性强,经常欺负别人。
感觉统合教育
教育要从孩子的问题出发,孩子既然有感觉统合失调的问题,我们就要开展相应的感觉统合的教育。那么,我们的问题是,最初,感觉统合理论是作为对感觉统合失调的儿童进行临床治疗和行为矫治引进到幼儿园的。而在幼儿园中以正常健康的儿童为绝大多数,那么,感觉统合还适合作为幼儿园的教育吗?
我们通过对蒙台梭利教育体系学说创立过程的学习,得到深刻的启发。蒙台梭利从实践中感受到:"能够使低能儿童得到提高与发展的教育方法,如果被运用于正常儿童,将成为发展或解放他们个性的手段,一定能够取得惊人的成就。"蒙台梭利的研究成果,就是从对残疾的、低能的、或是患有行为障碍的儿童开始的,她认为这些儿童的身体和心理方面所存在的问题不能仅仅依靠医学手段来解决,教育也能够发挥很大的、甚至可能比医学更大的作用。在她的长期研究与实践中,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综合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育教学流派,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课程体系,包括整套的教材、教具和教育方法,提出了"幼儿期的教育应该以动作发展及感官训练为主,使儿童通过自己的直接经验和自我教育逐步发展自由而坚强的个性"的论点。
综上所述,我们觉得进行感觉统合的教育是幼儿教育中既顺应幼儿自然发展的天性,有利于其感受环境的刺激,发展、提高感觉的敏锐性及感觉综合能力;又有利于提高幼儿将来思考、解释事物的综合性和整体性水平,促使其行为素质发展打基础的一种有效教育形式。
感觉统合理论于七十年代,由美国Ayres博士提出后,经过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已经形成了一套特殊的器材:滑板、滑板滑梯、布袋、平衡台、晃动平衡木、独脚椅、蹦蹦床、脚步器、皮球(趴地推球)、羊角球、吊缆插棍、旋转吊缆等,用于对感觉统合失调的儿童进行临床治疗和行为矫治;欧美的一些发达国家、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已将感觉统合训练置于幼儿园教育中。我国北京、上海、南京等地的一些心理学、医学专家,正在对这一理论进行研究和探讨。
常有一些家长因为孩子学习成绩不佳或与他人交往困难等原因带他们到医院测试智商。然而测试结果表明,这些孩子的智商正常。其实,这些孩子的问题并不在于他们的智商,而是不同程度得患有感觉统合失调症。由于许多教师、家长尚不了解这种"疾病",以为在学习、交往中出现的问题是孩子不听话或粗心大意造成的,因此,除出了问题往往是教师找家长,家长训孩子,甚至打孩子,反而会是问题恶化。
目前,这种叫做"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文明病正在威胁着我国儿童,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儿童的心理健康。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已有10%-30%儿童不同程度地患有此症。另有报载:有关专家对上海2031名学龄儿童的调查表明:儿童中患轻度感觉统合失调的比率为36.6%,重度为16.1%。而日前,南京铁道医学院附属医院对南京市2486名6岁至11岁的学龄儿童通过规范、系统的测试,结果发现有34.9%的学龄儿童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感觉统合失调。
现在,"感觉统合"正被越来越多的幼儿园认识和接受,"感觉统合矫治"也正逐渐转变为"感觉统合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