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儿童孤独症?
更新时间:2011-01-20
点击数:
儿童孤独症又称儿童自闭症,是一种广泛性精神发育障碍疾病。男孩多见,起病于婴幼儿期,主要为不同程度的人际交往障碍、语言交流障碍、兴趣狭窄和行为方式刻板重复。约四分之三的患儿伴有明显的智力落后,部分患儿在一般性智力落后的背景下具有某方面较好的能力。儿童孤独症城市发病率较高,与家庭条件和父母教育无关。我国儿童孤独症的发病率约为2—5/万。其行为表现在不同的孩子与不同年龄段有差异。该病一般在30—36个月内起病,多数病儿早期症状在婴幼儿期即已出现,至12—30个月症状明显。
儿童孤独症有哪些表现?
主要表现
1、社会交往困难或异常 大部分孤独症病儿婴幼儿期就出现对人缺乏兴趣 ,缺乏相互交往,不与周围小朋友交往,更不可能建立友谊。
2、语言交流障碍 语言发育延迟或不发育;语言内容、形式的异常;非语言交流障碍。
3、兴趣狭窄、行为刻板重复 兴趣狭窄和不寻常的依恋行为;不愿改变日常生活习惯; 仪式性或强迫性行为。
其他表现
1、感觉和动作行为怪异
2、认知和智能障碍 孤独症病儿的智能约有50%处于中度和重度低下水平(1Q低于49),约25%为轻度低下水平(1Q为50—70),还有25%可保持正常。
3、情感反应异常 情感反应平淡,或有与境遇不恰当的情感表现。他们常出现无理由的哭泣、大声啼哭,并且难以通过安抚使之平息。也有的无故地咯咯笑。对汽车、高楼和有毛动物等一般孩子所害怕的东西无畏惧感。
儿童孤独症如何治疗
1、 药物治疗
2、 教育训练
3、 行为治疗
4、 感觉统合训练
5、 听觉统合训练
6、 家庭指导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