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自闭症星儿
一般人对“自闭症”有很多错误的观念,认为只要是不爱说话、内向退缩不爱理人就是“自闭症”,就像写《撒哈拉沙漠》名作家三毛,自称小时候患了“自闭症”,更多人认为自闭症是由于父母疏于照顾,太少和孩子说话、互动而引起的。
这些大错特错的认知,使得许多人无法去认识、同理并了解自闭症患者,更使肩负教养重担的父母感到被误解的痛苦及得不到了解的无奈。
每一个小生命的降临,都带着父母最美丽的祝福,最深切的期盼。
当小均还在腹中时,妈妈常为他祷告,求神引领这孩子一生一世,塑造他成为神合用的器皿。妈妈常听莫扎特的音乐作胎教,并在生产前努力读完了“零岁教育的秘诀”一书,整个怀孕期保持喜乐平和的心情。
小均因为过了预产期仍没动静,医生建议妈妈剖腹产。当孩子出生那一刻,宏亮的哭声响遍整个手术房,妈妈的心情激动不已。感谢上帝,是个健康俊美的孩子。小均很好带,很快就睡过夜,不常哭闹,动作发展也正常,长得俊美无比,人人都说他将来是个大帅哥。阿嬷很疼小均,因为小均是她第一个孙子,加上小均可爱的模样实在太讨人喜欢,阿嬷更是疼他入心。阿嬷说带小均出去散步时,他最爱看美容院的霓虹灯转呀转;说小均又大方又勇敢,一点也不怕生;说小均常拉着她的手指着月亮,不停地说“嗯嗯嗯”,说小均很快就要会说话了。在家里玩幼儿乐高积木时,小均总是不照正常方法迭积木,而把积木圆圆的那头向下转着玩;玩小汽车时忙着转轮子。
小均两岁了,看起来一切正常,会跑会跳,可是却连爸爸妈妈都不叫,别人叫他时,他总是听而不闻。跟他说话时,他不看人,头总是偏向一边,急着要跑开。要吃果冻要拿东西时,只会拉着大人的手甩向那个东西,当大人不明其意时就大哭大闹直到吐光了胃里的食物才肯罢休。家里有小客人来也不理人,仍自顾自地玩自己的。小妹妹出生了,小均当哥哥了,可是小均完全无视于妹妹的存在,当妹妹躺在娃娃车中时,小均竟想把娃娃车翻过来转轮子玩……。
妈妈直觉小均有问题,自己翻书查看,怀疑小均是自闭症。两岁四个月时,心智科医生诊断出小均是自闭症,并告诉妈妈:“这种障碍是一辈子的,不会痊愈,但借着强力的教育和关爱可以改善和矫正一些自闭症的特征。”妈妈听了,彷佛被判了终身监禁的无期徒刑,但妈妈知道没有时间再难过再抱怨自怜,最重要的是开始积极教育孩子……。
一名美国小儿科医师肯纳,在1943年发表了一篇论文“幼儿自闭症”。论文发表至今六十多年,“自闭症”发生的原因,仍是个待解的谜。可以确定的是,自闭症的成因是先天生理上的问题,可能是脑部受损,也可能是中枢神经系统异常或染色体异常,绝非传统错误认知是父母不关心疼爱孩子造成的。自闭症发生的机率约万分之四或五到万分之十五至二十。男女比例约4:1。无法预防,不明原因,不分贫富贵贱。
下列几个案,呈现判断自闭症的主要症状,不过这里要提醒,自闭症虽有许多共同特性,但很难找出完全相同的两个自闭症。
小杰从出生到两岁前和其它孩子看起来没两样,但是当其它孩子都开始叫爸爸妈妈,开始说愈来愈多的话,开始会和其它的孩子玩,小杰就显得与众不同了。此时,语言、人际互动、认知、理解开始快速发展,自闭症孩子开始显出和正常孩子的差异。
人际关系障碍达达常不理人,叫他的名字总是听而不闻毫无反应,父母怀疑他听力有问题。婴儿时期的他常是吃饱了睡,不太哭闹,或是自己乖乖地玩不要人抱。现在则是和他玩也没什么互动。他看到爸爸妈妈不会特别高兴,看到陌生人也不会认生,对人没有亲疏远近之分。爸爸妈妈虽然很心酸,可是他们知道达达也有一般人的情感,需要被爱被关心被了解,只是他不会表达需要也不会给予。
语言障碍
小芬两岁了还不会说话,语言发展迟缓。小武会说话,但常常自言自语或模仿别人说话。他爱念广告词唱广告歌还有连续剧主题曲或老师教的儿歌,却不会对妈妈说:“我要喝牛奶,我要尿尿。”他不知道语言是可以用来沟通的。小武对“你我他”老是搞不清楚,问他问题,他总是答非所问,或自顾着讲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不管别人和他谈的主题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