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儿童临床表现是什么?
孤独症儿童临床表现
①交流障碍:孤独症核心症状。患儿缺乏与他人的交流及其技巧。独自玩耍,不参加合作性游戏;与亲人(包括母亲)无目光对视,对父母亲缺乏特殊情感,无安全性依恋关系。
②言语发育障碍:所有症状中表现最外显,是多数患儿的就诊原因。语言发育落后,2 ---3岁仍不会说话;也有的言语发育到一定阶段后出现明显倒退。部分患儿有言语能力,但缺乏交流,喜用手势、吵闹来表达要求。自言自语,或语言重复刻板,无感情色彩,内容单调,完全是“鹦鹉学舌”式的单纯模仿。
③行为刻板重复:经常做出各种形式的、被人认为毫无意义的、刻板的动作或行为,如转圈、撕纸、嗅味、玩弄电器开关,来回奔走,或按固定模式排列玩具和积木。通常特别依恋某种东西,如重复看电视广告或天气预报;听音乐只听一首或几首特别的歌曲;对一般儿童的玩具、游戏、动画片等则丝毫不感兴趣。
④智力落后:约占患儿70%。也有些儿童可在记忆力、音乐等方面智力超常,而共同表现是智力各构成要素的发展极不平衡。例如,某些患儿在机械性记忆的某些方面表现优异,能迅速报出几十年前的某一天是星期几,或在几分钟内背出几十趟火车的到站时间,但其他认知功能表现极差,无法接受正常教育,也无法适应未来的社会生活。
⑤感觉异常:多数患儿有不同类型的感觉异常表现。如:有些患儿特别喜欢抚摸地毯,对其他织物却毫无兴趣;另一些患儿对震耳欲聋的声音毫不在意,但听到某些并不奇异的声音(如搓板的摩擦声)却难以忍受,立即逃之夭夭。嗅觉奇异表现患儿也多见。
⑥行为异常:多动、注意力分散行为在多数患儿较明显,常成为家长、医生关注的主要问题,也因此常被误诊为儿童多动症。此外,发脾气、攻击、自伤行为等在患儿中也较常见,可能与父母养育过程中较多使用打骂、惩罚方式有关。典型的孤独症诊断并不困难。一旦发现2~3岁语言发育落后患儿,合并非语言交流障碍和刻板行为,均应考虑孤独症的可能。诊断主要通过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儿童行为观察和量表评定;根据上述检查结果,参照1994年《美国精神障碍诊断统计手册》(第4版,DSM一Ⅳ)作出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