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改善孤独症孩子的肢体僵硬状况
孤独症儿童在做认知的时候,注意力很容易分散、喜欢乱跑、坐不住。不是说孤独症儿童的每个缺点都会让你头疼、让你心烦,你若善于发现或利用孤独症儿童的行为,你会发觉孩子是有潜能的, 有的时候,我们总是习惯于要求孩子,而并没有去考虑到孩子的内在想法。怎样让孩子在自然坏境中让孩子感觉不到这是一种“拘束”。一个念头出现在我的脑海里:孩子不是喜欢“动”吗?那我该如何利用孩子的这个行为特点来让孩子有目的性的动,怎样能使孩子与我一起互动? 突然间想起张桂娥主任说过,我们要学会用反向性的思维去考虑问题,也许有的人看到孩子的“多动”而发愁,但我认为这是好事,我要感谢孩子给我带来的灵感。我用的操作技巧是:
1.环境设置,不要刻意的去设置固定的环境模式,就利用周围的自然环境
2.我是在动态中与孩子进行互动的,因为孩子的理解认知等方面的能力比较欠佳,我就让孩子做符合孩子基础水平的内容,这不打击孩子的自信心。我拿一桶积木让孩子进行“拿”、“放”从这端拿到另一端,(协助要及时)注意力要贯穿始终的。
3.等待孩子能与你互动“拿”、“放”这些积木了,我就开始过渡到认知方面的内容,我教孩子所学的是“配对”在配对的过程中,我不注重孩子能否会配对,我注重的是能与我互动、能有目的性的活动就是我的目标。(注:在强化认知时,孩子的自控能力及听指令的主动性要有明显的改善)
4.我是在桌面上给孩子做认知,不是静态而是在动态中进行的,我与孩子的距离大概是1..5米左右,(孩子坐在凳子上,我站在另一端给孩子发指令:看---“拿一样的萝卜”----给我),在此过程中的一幕让我惊呆了,孩子不仅能与干预者进行互动,在互动的过程中注意力非常的集中、自控能力也很好。就这样坚持给孩子做了一星期,孩子能在3个物品中进行配对了。
好多时候,细节把握到位了,方法正确了,软性能力不用刻意去关注,孩子自然就有了。 很多事情反向性的去思考问题不一定是件不好的事,反而会给我们带来很多......每个人的方法都很多,但适合孩子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配对在向认知过度的时候,我没有很快的过度,而是在游戏课堂中近距离让孩子捡指定的“手机”模型或是面包,并要求孩子放到指定的位置。(这谈的捡手机,我想每个孩子都会,但是你要明白这是为了提高孩子注意力的持续性)。这样的训练还不够,因为孩子在桌面上做认知的时候,孩子的自控能力还是有点差,视觉注视的不好。所以我就让孩子在一堆物品中让孩子“拿”、“放”,在让孩子拿放的时候,要让孩子追式你的手势进行“拿”,并放到固定的容器里。这是为了提高孩子的视觉定位、注意力的持续性能力。
综上述孩子都可以按照干预者的要求了,在给孩子强化桌面的认知,通过两周以来的不断强化:
1、孩子能在两个物品中听指令主动选择“手机”了,在此过程中孩子的注意力及自控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2、也能在远距离主动指认挂图如:“苹果”;
3、孩子在执行动作指令时听-思-动的协调能力得到了培养;
4、在仿说儿歌时,孩子能与你的眼睛一直保持对视。孩子的变化让我很欣慰,简直像变了一个人一样,面部表情也丰富了许多。 我深深的体会到,在给孩子做训练时,千万不能心急,欲速则不达。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要直奔目标走,那样你的心会更急,孩子的软性能力的不到提高,往下走着走着你还得重新再倒过了。不要想着目标,耐心的、踏踏实实的一步一个脚印,奇迹自然向你赶过来,细节性的内容及把握需要随孩子的变化而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