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统失调自测表,在家也能测孩子感统
感觉统合失调是近年来越来越被多的提及的词汇,什么是感觉统合失调,通俗地说,就是我们说的"笨手笨脚",但是在以往,常常并不被重视,认为是长大就好了,或者是手脚笨拙没关系,脑子聪明就行了.但是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感统失调会影响到智力的发展,甚至会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健康.所以各位家长一定要引起重视.
一、本体感觉失调
本体感觉是指肌、腱、关节等运动器官本身在不同状态(运动或静止)时产生的感觉(例如,人在闭眼时能感知身体各部的位置)。因位置较深,又称深部感觉。根据运动功能再获得的固有规律:感觉输入(外力协助)→本体感觉输入(无外力协助)→ 运动模式标准固定 →多次或超量标准重复运动 →在大脑皮质建立运动功能区→ 运动功能再获得!我们可以得知:没有本体感觉输入,就没有运动功能再获得!
本体感觉失调表现:
l、左右脑平衡失调
动作不协调(不会跳绳、拍球等);音乐活动中发音不准(走调、五音不全等);上课发言时会口吃等。方向感差,容易迷路,不能玩捉迷藏,闭上眼睛容易摔倒,站无站姿、坐无坐相,容易驼背、近视,过分怕黑。
2、动作协调不良
表现为动作协调能力差,走路容易摔倒,在学习和生活中常常观测距离不准、协调能力差。观测距离不准,会使孩子无法正确掌握方向;协调能力差,会让孩子手脚笨拙,常撞倒东西或跌倒。
二、前庭感觉失调
前庭觉是影响婴幼儿成长,和学习发展最重要的一种能力。前庭体系正好位于身体到三角形架构的上方,也就是头重脚轻的头部,是平衡感上面最不平衡的地方,所以前庭体系必须和平衡体系保持密切的协调,人类才能理解视听讯息和身体间的正确关系,进而作出应有的行动,这便是所谓的前庭平衡。
前庭感觉失调表现:
l、前庭平衡失调
表现为多动不安,走路易跌倒,原地打圈易眩晕,注意力不集中,上课不专心,爱做小动作,调皮任性,兴奋好动,还可能出现语言发展迟缓,语言表达困难等。
2、前庭网膜失调
表现多为视觉不平顺,喜欢斜眼看东西;注视、追视能力弱,数数时常要用手指指着数才能完成。原地打圈很久不觉头晕。无法流利地阅读,经常出现跳读或漏读或多字少字,容易串行等。
三、视觉系统失调
视觉是一个生理学词汇。光作用于视觉器官,使其感受细胞兴奋,其信息经视觉神经系统加工后便产生视觉(vision)。通过视觉,人和动物感知外界物体的大小、明暗、颜色、动静,获得对机体生存具有重要意义的各种信息,至少有80%以上的外界信息经视觉获得,视觉是人和动物最重要的感觉。
视觉系统失调表现:
1、即使常看到的东西都会让他害怕。
2、喜欢看手发呆或斜眼看东西。
3、对特定的颜色、形状、文字特别感兴趣甚至固执。
4、喜欢将物品排队。
5、喜欢躲在较阴暗的角落。
6、喜欢看风扇或转动的东西。
四、听觉系统失调
婴儿刚出生时,视觉和听觉“各司其职”,对小儿进行视觉和听觉的训练,有助于感觉之间的“接通”,促进小儿感知觉的发展。促进小儿听觉的音响玩具品种很多,如各种音乐盒、哗铃棒、摇铃、拨浪鼓、各种形状的吹塑捏响玩具、能拉响的手风琴及各种发出声响的悬挂玩具等。
听觉系统失调表现:
1、常会掩耳朵或按压耳朵。
2、有时对很小的声音感兴趣。
3、常会听到某种声音而发呆或特别害怕听某些声音。
4、对某些特定的音乐固执的喜爱。
5、喜欢无端尖叫或自言自语。
五、触觉系统失调
触觉是指分布于全身皮肤上的神经细胞接受来自外界的温度、湿度、疼痛、压力、振动等方面的感觉。多数动物的触觉器是遍布全身的,像人的皮肤位于人的体表,依靠表皮的游离神经末梢能感受温度。痛觉、触觉等多种感觉。狭义的触觉,指刺激轻轻接触皮肤触觉感受器所引起的肤觉。广义的触觉,还包括增加压力使皮肤部分变形所引起的肤觉,即压觉。一般统称为“触压觉”。
触觉系统失调表现:
l、触觉过分敏感
1、不喜欢被人抱,不喜欢人多的地方。
2、拒绝理发、洗发、洗脸。
3、不喜欢穿鞋,喜欢打赤脚。
4、不喜欢或特喜欢特定质料的衣服。
2、触觉过分迟钝
1、痛觉迟钝,以致意外碰伤流血而不易察觉。
2、反应慢,动作不灵活,发音或小肌肉运动都显得笨拙不佳。
3、冒险行为,自伤自残,不懂总结经验教训。
4、少动,孤僻,不合群,做事缩手缩脚、缺乏好奇心,缺少探索性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