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孤独症的青春期
孤独症患儿到了青少年期会有怎样的表现呢?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病情会好转吗?行为特征会有所改善吗?到了青春期又会出现哪些表现呢?这是许多患儿家长都很关心的问题。由于中国对孤独症的研究起步较晚,大范围的调查研究还没有开展,所以对其预后和青春期出现的情况还没有详细的记载和描述。在日本对青春期自闭症的研究揭示了其预后的不良。据日本儿童精神医学学者中根晃对187例18岁以上的孤独症患儿临床追踪观察,约有70至80%的患儿预后不良,这一调查研究结果是非常残酷的。根据其调查报告总结如下:
青春期经常出现的行为特征
1不合年龄的幼稚行为
2不能与其他人建立友情关系
3语言缺陷,不能正确表达
4注意力不能集中,不能对一件事情长时间关注
5烦躁,坐立不安
6明显的刻板重复动作和行为
7脾气和情感经常变化不稳定
8经常出现暴燥情绪
9经常大喊大叫
10经常出现冲动行为
11怪异的行为增加
12对大人的依恋感增强
13睡眠时间明显减少,睡眠障碍
14表情呆板,木然
15没有羞耻感
16自伤行为增加,出现自杀倾向
17对动物以及不熟悉的环境有很强的恐惧感
18大小便控制力减低
以上各种行为的出现机率,依次从93.6%到2.7%,虽然大小便控制力减低出现的机率只有2.7%,但也是后果最为严重的表现之一。因此早期治疗,减少致残率,也是各国学者最为关注的问题。
到了青春期,有20%--30%的孤独症患儿合并癫痫。并且孤独症患儿也有可能患有其他的身体疾患。最常见的是十二指肠溃疡等消化器官的疾病,以及抽搐,皮肤病和无名性炎症。由于他们的自我表达能力存在障碍,不能清楚地述说疾病所在,因此导致一些隐藏的疾病很晚才被发现,贻误治疗,造成疾病的恶化。
当第二性征出现的时候,一些患儿不能接受身体上的变化,当体毛增加的时候,他们会表现出情绪兴奋,激动或不知所措。经常会做出一些让人意想不到的举动,此时家长不应该粗暴的责骂和制止,而应该正确疏导,分散他们的注意力,让他们做一些无害而又感兴趣的事情。女性患儿在初潮前后,会表现为急躁不安,家长应该帮助她们学会如何正确处理自己的生理现象,并保护他们不受到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