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易犯的11个错误
错误1:教幼儿背唐诗
你是否热衷于教你的宝宝背唐诗?并以他小小年纪就能熟练背诵为荣?每每有朋友到家里来玩,还一定要小宝贝背两首来炫耀炫耀?
真相分析:
教育专家说,孩子在上学前就能背唐诗,貌似不错,可是,这种做法违背了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是弊大于利的。
唐诗是古代文人墨客的佳作,遣词造句极其精炼、含蓄,有时为了行文的需要,颠倒字词正常顺序的事常有,这与现在人们的语言习惯大不相同。幼儿尚处于学习语言的初始阶段,凝练的唐诗,要让幼儿读熟、读懂,并受到教育,谈何容易?
科学做法:
建议年轻家长让孩子多吟诵一些儿歌。幼儿感知事物是从表象入手的,他们乐于听取具体形象的话语。儿歌正是以其生动活泼的语言方式,迎合了孩子们的口味,容易切入幼儿的心灵,可发挥出多方面的作用。
错误2:和别人比孩子
真相分析:
你的孩子睡整夜的觉吗?他会笑吗?他能试着坐起来吗?别把注意力都集中在他已经达到什么样的水平上,不要受别的父母这些问话的影响,因为那样你会觉得你的小宝贝好像总有些地方发展得比别人慢。
科学做法:每个孩子的发展是不同的
孩子的发展都有自己的规律,这时你要用一种平常的心态和放松的心情来对待。一个孩子爬得早并不代表他比别人发展得好,只是更多地说明他想追赶父母的脚步。
错误3:认为自己会记得
孩子成长的所有过程
真相分析:
你觉得孩子成长的每一个阶段你都不会忘记。但遗憾的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记忆会渐渐淡去。很快,孩子的童年就会过去,一个18个月大孩子的母亲看到一个新生儿的时候也会说,她已经忘记了她孩子这个时候是什么样子的,因为你关注的是她的现在。
科学做法:保留记忆更多回味
有很多办法可以保留住孩子的成长记录。记日记,拍照片,拍摄一些孩子每天简单的生活场景,很多年以后,你还可以重新体味今天的生活。
错误4:牛奶加鸡蛋的早餐
不管什么时候打开你家里的冰箱,里面的新鲜牛奶和鸡蛋总是少不了,因为你想当然地认为牛奶加鸡蛋是宝宝最理想的早餐。
真相分析:
早餐过分强调蛋白质不可取。营养质量好的早餐一定要包括四个部分:谷物、动物性食品、奶类、蔬菜或水果,只有比例适当,才有利于机体的吸收利用。
科学做法:
早餐光有牛奶和鸡蛋这类优质蛋白质不行,还要吃点馒头、稀饭或者面包等,另外,还需要补充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橙汁或者香蕉,如果再能给宝宝炒个青菜,就更完美了。
错误5:饭前喝水
小蕊蕊平时不愿多喝水,可一到快吃饭或正吃着饭时就开始要喝水。如果不让喝,就不好好地吃饭了。妈妈只好让她喝,时间一久就养成了吃饭时必喝水的习惯。
真相分析:
这是一种非常有害的习惯。消化器官到吃饭时间会分泌出各种消化液,如唾液、胃液等,与食物的碎末混合在一起,使营养成分容易被消化吸收。如果喝了水就会冲淡和稀释消化液,并减弱胃液的活性,从而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
科学做法:
如果宝宝在饭前感到口渴,先给喝一点温开水或热汤,但不要很快就去吃饭,最好过一会儿再吃。
错误6:随时吃水果
小茁茁很喜欢吃水果。于是妈妈经常在餐桌摆上水果,好让宝宝随时吃。可小茁茁吃了很多水果,却经常便秘。妈妈不明白,为什么宝宝那么爱吃水果还总便秘呢?
真相分析:
吃水果一定要注意时间,特别是对快速生长发育的宝宝来说。如果在饱餐后马上吃水果,堵在胃中就易形成胀气,以致引起便秘。餐前给宝宝吃也不适宜,因为宝宝的胃较小,餐前吃水果会占胃的空间,影响吃正餐。
科学做法:
最好把吃水果的时间安排在两餐之间,或是午睡醒来,让宝宝把水果当作加餐点心吃。
错误7:从不让宝宝吃零食
巍巍的妈妈很少让他吃零食,她觉得小孩吃零食是个坏习惯。因为零食会抢占宝宝的胃,影响宝宝摄取别的营养。
真相分析:
专家指出,儿童非常好动,整天手脚不停地活动着,消耗大量热能。因此,每天在正餐之外恰当补充一些零食,能更好地满足新陈代谢的需求。
科学做法:
首先,吃零食时间要恰当,最好安排在两餐之间,不要在餐前半小时至1小时吃。其次,零食量要适度,不能影响正餐。另外,要选择清淡、易消化、有营养、不损害牙齿的小食品,如新鲜水果、果干、坚果、牛奶、纯果汁、奶制品等。
错误8:乳酸菌饮料代替牛奶
小米米不爱喝奶了,真让妈妈着急。幸好现在市场上奶品的种类很多,于是妈妈带着小米米去挑选。没想到,口味酸酸甜甜的乳酸奶受到了小米米的钟爱,这总算让妈妈松了口气。妈妈认为,乳酸奶和奶的营养都一样。
真相分析:
营养专家指出,所谓奶通常是指鲜奶、纯奶、酸奶及各种奶粉,它们的蛋白质含量很高,每百毫升乳液中不低于2.5克;乳酸奶或乳酸菌饮料中的奶含量却很少,每百毫升乳液蛋白质含量仅是奶的1/3。研究表明,长期喝乳酸奶或乳酸菌饮料,会使宝宝的生长发育受到很大影响。
科学做法:
不能以乳酸奶或乳酸菌饮料完全代替奶。如果宝宝很喜欢喝这种口味的饮料,只要保证了他们对奶的足量摄取,可作为零食喝一些,有助于消化。
错误9:蛋黄、菠菜=最佳补血食物
小羽羽自从上个月被查出患有轻度贫血后,妈妈每天就一个劲儿地给小羽羽吃鸡蛋和菠菜,认为它们是最佳补血食物。
真相分析:
鸡蛋中虽含有丰富的铁,但在肠道的吸收率却很低。菠菜中的铁含量也远低于豆类、韭菜、芹菜等,并易在肠道形成不好吸收的草酸铁。因此,只用蛋黄和菠菜补血并不够。
科学做法:
不要只吃鸡蛋和菠菜,还应同时多吃猪肝、鱼类、瘦猪肉、牛肉、羊肉、韭菜、芹菜、桃子、香蕉、核桃、红枣等在肠道容易吸收的富铁食物。提醒一点,肉类与蔬菜同吃,能明显提高铁的吸收率。
错误10:学步车
可帮宝宝早学会走路
小宝贝总喜欢在地上爬来爬去,妈妈嫌地上脏,又担心被磕碰着,所以最通常的想法是给宝宝买辆婴儿学步车,希望可以帮助宝宝早点学会走路。
真相分析:
坐上学步车,原本时时需要陪伴的宝贝自己开心地玩了,因此很多妈妈们喜欢学步车。但研究表明,用学步车的婴儿会爬、会走路的时间都要晚于不用学步车的婴儿,而且由于学步车限制了宝宝的自由活动,还会影响宝宝的智力发育。当然,因学步车质量不过关造成的翻倒受伤事件也不少。
科学做法:
学步车对于成长中的宝宝,无疑是弊大于利,妈妈爸爸尽量别给宝宝用学步车,尤其是10个月以内的宝宝。
错误11:满月剃胎发、刮眉毛
宝宝刚满月,妈妈就张罗着给他剃胎发、刮眉毛,因为听老人说,这样做的结果可使宝宝将来的头发和眉毛长得又黑又密。
真相分析:
中医认为“发为血之余”,只要身体健康,头发就能长得好,所以根本无须担心健康宝宝以后的头发长不好。另外,刚满月的宝宝皮肤薄而嫩,表皮的角质层发育不完全,加上剃头和刮眉毛时婴儿不知配合,很容易损伤皮肤使细菌乘虚而入,从而感染上皮肤病,甚至会引起毛囊炎,影响头发和眉毛的生长。
科学做法:
一般情况下,婴儿在出生3个月到6个月后,眉毛会自行脱落更换。由此看来,给那么小的孩子剃胎毛、刮眉毛,岂不是自找麻烦吗?(子居)本版插图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