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识的自闭症
偶然看到一则娱乐报导,某位时下偶像歌手有这样对自己的评论:「我的性格比较沈闷,不大喜欢出外,喜欢留家里,我相信我是有自闭症的。」
其实久不久都会听到有人会说自己有自闭症,从这些言论中,可想而知,公众对自闭症的认识仍然有限,甚至有误解。
还记得仍在求学阶段时,当时还未接触过自闭症的患者,对自闭症也存有一种误解,虽然书本内对自闭症有所描述,但心里总是觉得没有甚么大不了,不出声,不喜欢理睬别人,只是不合群而已,为甚么要当是疾病的一种,又为甚么要花这么大篇幅来研究,所以当时也没有花甚么心思在这个疾病上。但后来出来工作后,真的有机会接触自闭症患者,对这病症有进一步的了解,并且不禁在心里暗骂自己以前的无知。
自闭症其实并不是不理睬人,喜欢独处这么简单,他们其实是不懂与人沟通,从而引发出很多的行为问题。试想像一下,如果我们独自无意中流落到一个荒岛,而岛上住了些土著,他们那些语言、礼节、习俗我们全不懂,我们会怎样呢?大致上有两个可能性,第一个可能是尽量融入当地的文化,尽量学习他们的语言,但因为始终不是土著,而且在习惯礼节上也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始终被土著们认为我们的言谈举动奇怪,可能会被认为是一个友善的怪人。而第二的可能是怎样学也学不到当地的语言,也不明白他们在做甚么,所以沟通不到。因沟通不到,而令脾气烦躁,故常发脾气,被视为一个麻烦不合群的怪人。就正如自闭症的患者一样,无故流落到我们的世界里,被迫学习我们的语言礼节,有些被我们认为「能力高」的患者,可以学习到我们的语言,可以作简单的沟通,而因为沟通得到,可以和他们讲道理,脾气也会较好。但那些被我们认为「能力低」的患者,由于学习不到我们的语言,所以沟通不到,我们明白不到他们的要求,他们也不明白我们的要求,所以脾气也比较差,容易发脾气,或将脾气发在自己身上。
到现时为止,也没有人知道自闭症的成因,当然有很多学者正努力在这方面的研究,所以有很多不同的理论,但仍没有一个一致被认同的理论,原因可能是自闭症患者每个也有他的独特性。虽然是这样,但现时很多学者都认为自闭症的成因可能是与脑部的发育或疾病有关的。
最初接触自闭症患者时,印象最深刻的是他们不喜欢与别人有目光接触的特性,就算说话也会避开别人的目光,而且平时也会有斜视的习惯,所以曾有一段时间,学者认为自闭症可能与眼睛及脑的发育不健全有关,所以有行为视觉治疗,当然这治疗和其它有关自闭症的治疗一样,有部分患者接受治疗后,情况的确有所改善,如可以安静地坐、脾气好转、对别人增加了留意等,当对别人和对身边的事物增加了注意,亦增加了学习和别人沟通的动机,所以得到显著的进步。但当然有部分接受过这治疗的患者,也没有得到显著的进步,所以这治疗法和其它治疗法一样,一轮热潮后,又沈寂了下来。
另一印象深刻的是他们的超强记忆力,他们会记得何年何月何地何时曾与你见过面,而当他们认识了你的名字后,就算不是时常见面,也会记得你的名字,有些家长还开玩笑地说她们上街时不需带电话簿,只要带着儿子,他们就是最好的电话簿。有些患者的记忆力并不在于数字,而是在图案和颜色上,他们会凭记忆画出不同公司的标志,或不断地写像计算机印出来的字。但当然要在此强调,并不是每位自闭症患者都有此技能,有大部分的患者只有一般的记忆力。
记忆力超强的自闭症患者的脑袋,就好像一部计算机,记忆了一些有关数字、图案和颜色的数据,可能这就是他们想和外界沟通的方法。例如他们不懂说我很挂念你、我很喜欢和你做朋友之类带有情感的说话,所以他们会说一些较具体的语句,例如:「二零零一年十二月圣诞会食自助餐。」其实这句话,可能包含了很多意思,可能是想表达很久没见了,又可能是很挂念你,又可能是上次食圣诞自助餐时很开心等。所以与自闭症患者沟通是要有丰富的想象力,及耐性,这就是他们运用自己的强项,尽量配合我们的社会与我们沟通。
有很多人以为自闭症患者只沈迷于自己的世界,对身边的事情漠不关心不留意,其实并不然。还记得到「自闭症人仕福利促进会」工作的第一年的暑期班,第一次要与二十多位自闭症学童渡过一个月,纵使他们平时互相没有交谈,没有像一般儿童一样,一起玩,他们看似只自顾于自己的乐趣,喜欢写字的写字,喜欢走跳的走跳,喜欢背广告或剧集对白的继续谂谂有词,喜欢沈思的继续沈思。但有一次,有一位同学那天没有回中心,有同学就会时不时出现到我们职员的面前询问某某呢?或某某今天没有回来等。可想而知,他们虽然表面上没有交流,其实暗地里会留意身边的事情,一样也会关心一同上课或参加活动的同学,所以他们并不是一般人所想象中的冷漠。
所以如果下次想说自己或别人有自闭症时,请想一想自己是不是符合以下条件:一.有社交障碍,如与别人没有眼神接触或拒绝身体接触等;二.言语障碍,如不能说话或鹦鹉式学舌;三.拒绝环境改变。如果阁下并不符合以上的条件,请不要说自己有自闭症,尽其量都只是性格孤僻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