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行为问题及其防治对策--3927名儿童行为问题调查分析
更新时间:2004-08-30
点击数:
现在,独生子女在我国儿童中的比例逐年增加,城市目前几乎为100%,全国农村也在70%以上,独特的先天和后天环境,客观上给独生子女带来了心理行为问题,如任性、自私、依赖性强、孤僻、社会交往不良,焦虑退缩等。国外研究表明,儿童的行为问题不仅影响其生长发育和社会化程度,还可能导致其成人期适应不良、违法犯罪和精神障碍。因此,独生子女的身心健康和发育成长,已成为我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重视独生子女的心理卫生、开展儿童行为问题研究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本文将继续对山东省六个城市3927名4棗11岁儿童行为问题的流行学调查资料,探讨儿童行为问题的现患水平,提出防治对策。 一、资料与方法 1.调查对象根据分层整群抽样的原则,按文化和经济水平将山东省所属十五所城市分为三个层次每层次抽取两个城市得到济南、青岛、枣庄等6个城市,每个城市抽取一个文化经济水平中等的地区,根据户口登记抽取4棗11岁儿童,共抽得3927名,男女比例1.06:1, 二、结果分析 1.儿童行为问题的现患率 将3927名调查对象分为学龄前(4棗5岁)和学龄期(六棗11税)两组,987名学龄前期儿童,男女之间无显著性差异。2940名学龄期儿童,男童得分显著高于女童。4棗5岁组儿童平均分显著高于6棗11岁组。 3927名儿童行为问题现患率为13.93%,女童以6岁和八岁两组现患率较高(大于18%),男童则是以5岁组较高(16.18%)但性别间和年龄组间行为问题现患率无显著性差异。就各因子现患率而言,4棗5岁男童主要表现为性问题(6.8%)、分裂样(3.4%)、社会退缩(2.5%)、不成熟(2.5%)和攻击行为(2.5%)。4棗5岁女童的主要表现为肥胖(4.8%)多动(3.3%)、性问题(3.3%)、社会退缩(3.1%)、抑郁(3.1%)和体诉(2.6%),6棗11最难同主要表现为分裂焦虑(3.7%)、强迫(3.3%)、违纪(2.9%)和抑郁(2.8%)体诉(2.9%)女童则以性问题(6.3%、违纪(4.3%)、分裂强迫(3.5%)和多动(2.8%)为主要表现形式。 2.儿童行为问题危险因素分析 分析家庭环境、父母情况、生长发育、养育方式等因素与儿童行为问题的关系。 x2检验揭示:4棗5岁儿童行为问题游显著性意义的危险因素为:父亲患有精神障碍、酗酒、父亲经常外出、母亲性格内向、双亲关系不融洽、家庭人均收入低、父母管教方式不当或者不管不问、亲子关系差、母亲孕期不利因素(如病毒感染、接触有害物质、严重的妊娠反应、重大精神刺激等)、出生体重小于2.5千克、会走路的时间迟(大于等于十八个月)、婴幼儿期经常高烧、营养不良。6棗11岁度儿童行为问题的危险因素有:父亲文化程度低(小学)、精神障碍、酗酒、慢性躯体疾病、性格内向、母亲患有精神障碍、慢性躯体疾病、双亲关系不融洽、缺陷性家庭结构、父母管教方式不当或者不管不问、亲子关系差、母亲孕期不利因素、病理分娩;会说话时间迟(大于等于十八个月)、婴幼儿期经常高烧、营养不良、颅脑外伤和受惊吓,在校学习成绩差和同学关系紧张等。 3.儿童行为问题危险因素的回归分析 单因素分析揭示,儿童的行为问题不是某一因素孤立作用,而是多个因素的综合作用所致。为了探讨儿童行为问题的主要危险因素,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以行为问题的有无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4棗5岁儿童行为问题的主要危险因素为婴幼儿期疾病、父亲常外出不在家和管教方式不当。6棗11岁儿童男童的前三类危险因素为婴幼儿期疾病、母亲孕期不利因素和亲子关系,而6棗11岁女童为母亲孕期不利因素、父亲患精神障碍或者慢性躯体疾病和婴幼儿期疾病。 三、防治对策 研究揭示13.93%的儿童有行为问题,远远高于儿童生理发育和躯体发育的健康问题,可见儿童心理卫生问题十分突出,应该引起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重视。危险因素分析揭示,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涉及家庭环境、父母文化程度、父母性格、母孕期、围产期不利因素、生长发育迟缓、婴幼儿疾病等多方面。因此,要预防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就必须从长远观点出发,动员社会各界力量,采取综合防治的措施。 1.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提高人口文化素质。危险因素分析发现,父母文化程度低与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密切相关,父母文化程度可影响家庭环境、亲子关系、养育方式等多个环节,从而影响儿童的生理心理发育,导致问题行为的发生,在经济发展和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提高人口文化素质,是保证儿童身心健康的长远战略措施。 2.积极开展心理卫生宣传教育,普及儿童心理卫生常识。通过广播、电视、报刊、讲座等多种形式,积极开展心理卫生宣教,使人们认识到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还包括良好的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了解儿童的心理发育特点,识别正常与异常行为。培训儿童心理卫生专业人员,开设儿童心理卫生专科门诊,以便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采取干预措施,预防和减少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 3.加强遗传咨询,做好优生优育工作。父母患精神病、精神障碍和性格内向的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的危险性,明显高于双方均正常和非内向性格的儿童。因此,广泛开展遗传咨询,应用遗传学和临床医学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对精神障碍患者的婚姻、生育以及遗传监护给予医学指导,是防治儿童行为问题发生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 4.加强围产期保健,减少婴幼儿疾病。对4棗5岁和6棗11岁儿童的精神分析揭示,母孕期、围产期不利因素和儿童婴幼儿时期疾病,是行为问题发生的高危因素。要防治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必须加强母孕期、围产期和婴幼儿期的保健,充分调动妇幼保健工作着(妇产科、儿科、精神科医护人员)的积极性,减少感染、接触有害物质、重大精神刺激、营养不良等孕期不利因素,努力避免和减少病理分娩、婴幼儿期高烧、营养不良、中枢神经系统板和颅脑外伤等高危因素。 5.开展家庭心理保健,提高家庭职能。分析揭示,缺陷型家庭(双亲关系差、亲子关系不良、父亲酗酒的家庭)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的危险明显高于正常家庭的儿童。因此,积极开展家庭心理保健、普及家庭心理卫生知识,建立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和睦共处的高职能家庭,减少离婚、分居、家庭冲突、暴力和酗酒行为,是维护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方面。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应注意儿童健康心理和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培养,注意教育态度和管教方式,即不要百依百顺,更不能体罚责骂、冷漠视之。充分发挥家庭的教育职能,对儿童循循善诱、耐心说服教育、通过双亲以身作则和言传身教的榜样作用,培养儿童独立自主、适应社会的能力。此外,对有行为问题的儿童,家长要正确对待,早期咨询,早期治疗,切莫讳疾忌医,延误早期矫治的时机。 6.发挥学校教育职能,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本研究虽未分析学校环境、教育因素与儿童行为问题的关系,但学校不仅是儿童学习知识和技能的场所,也是转化学生思想、塑造良好心理品质、培养学生健全性格和良好社会适应能力的阵地。因此,学校应重视学生心理卫生,努力改善学校心理卫生环境。教师要了解儿童心理发展规律,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切莫只偏重学习成绩和升学率而忽视健康心理的培养。目前我国大专院校已经开始学生心理卫生工作,并成立了大学生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但中、小学生的心理卫生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建议建设中、小学生心理卫生机构,培养学校心理卫生专业人员,学校有专门人员负责学生的心理卫生工作,开展心理咨询,建立学生的心理卫生档案,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早期进行干预和矫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