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儿童沟通行为的体育游戏干预个案研究
大的个体差异,体育游戏的内容规则应该针对自闭症儿童的兴趣、个性、功能水平、能力来设定。在游戏情节上结合SZY的兴趣进行修改,如SZY喜欢警察游戏,就设计了“拆炸弹游戏”,情节为恐怖分子在闹市区放置炸弹,需警察拆炸弹,地面放一个篮球(代表炸弹),篮球上横放一条短木棒(似接力棒大小,代表炸弹上的引信)。游戏者一人蒙上眼睛站在距篮球3米处,一人站在篮球后负责指挥游戏者走过来去除引信,可分组比赛。SZY喜欢轮滑和跳绳,在体育游戏中设计了轮滑比赛和合作跳绳。SZY有一定的言语能力,但不主动和他人交流。体育游戏尽量设计合作交往的情节,要求同伴进行沟通,如开火车、合作跑等,在体育游戏中,安排SZY做指挥者和沟通者,鼓励其开口沟通交流,当他不能自己完成活动时教师要给予帮助。
2.3.2 体育教师运用策略
示范:教师在讲解体育游戏的内霜及规则后,首先选择一组学生示范该游戏,SZY先观看其他人的游戏,教师再重点示范如何沟通和指挥,然后由SZ'Y来进行游戏。
奖励:如果SZY做出正确的沟通交流行为,教师要及时奖励,奖励以口头表扬为主,也要求同伴鼓掌奖励,在每完成一次游戏或有重大进步时都给予小红花贴纸。
提示:在SZY不能做出正确的沟通行为时,教师要给予提示和鼓励,如果在提示之下SZY做出了正确的沟通行为,要立即奖励,在提示之下反应仍不正确时,教师要重新示范。
时间延续:在SZY对该游戏产生兴趣,主动参与之后,教师要延缓给予提示的时间,等待他自发的互动行为;若SZY主动沟通,则立即奖励;当儿童未做适当反应时,再重复提示或示范的步骤。
2.4 干预过程
2.4.1 基线期阶段
在实施干预前,对被试在家中的基本沟通行为进行评量,量表由被试妈妈填写。评量工具为自闭症儿童基本沟通行为评量表,由台湾师范大学张正芬编写,该量表对自闭症儿童6个方面沟通行为进行评估,分别是要求行为、拒绝行为、引人注意行为、回答问题、要求说明、社交性沟通,每个问题有若干选项,可以详细清晰地反映出自闭症儿童的沟通行为特征。
对被试在学校中的主动沟通行为进行观察,包括观察被试自发的口语沟通和手势、表情、身体动作等体态语言的沟通。在此阶段不进行任何形式的干预,只记录主动沟通行为的次数。研究者对被试进行了持续2周的观察,具体方法为:对被试在学校中上课时和课外活动时的表现进行观察,隔天观察一次,每次观察一节课和一次课外活动的时间,各40分钟,观察被试在课上和自由活动时间当中主动沟通行为的次数,并做好记录。
2.4.2 介入期阶段
在介入期进行体育游戏干预,干预的目标是在宽松自然的环境下,增加被试与他人的主动沟通行为。在所设计的体育游戏中,训练内容包括利用口语或体态语言表达要求、表达拒绝、引人注意、回答问题、请求帮助、打招呼等主动沟通行为。如在拆炸弹游戏中,要求合作同伴首先互相微笑问好;指挥者喊口令:“准备”、“开始”;继而发出“向前、向后、向左、向右、向上、向下、快点”等语言指示;进行否定或拒绝的“不对、不行、错了”等指示;在不知如何应对时向老师寻求帮助的语言或行为,如“老师,请问该怎么指挥?”以及“谢谢”等礼貌用语;在合作者询问如何行动时做出回答等。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利用前面所述的干预策略来激发自闭儿童的主动沟通行为。
限于该学校教学工作安排,干预时间仅3个月,除周末外,每天均进行体育游戏活动,每次40分钟。
在介入期同样对被试在学校中上课时和课外活动时的表现进行观察,隔天观察一次,每次观察一节课和一次课外活动的时间,各40分钟,观察被试在课上和自由活动时间当中主动沟通行为的次数,并做好记录。
在介入期结束后利用自闭症儿童基本沟通行为评量表对SZY在家中的沟通行为进行评量。
2.4.3 维持期阶段
干预结束后,对被试进行了10天观察,观察方法同基线期,至学校放假为止。以观察其主动沟通行为维持情况。并在维持期结束时再次用自闭症儿童基本沟通行为评量表对SZY在家中的沟通行为进行评量。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SZY在学校主动沟通行为次数的变化
被试的主动沟通行为次数在基线期最低值为0,最高值为1,均值为0.33,基本呈稳定的低值。从图1可看出,被试的主动沟通行为次
数在介入期呈现上升趋势,并且由表1可知,在基线期和介入期被试的主动沟通行为次数均值差异达到极其显著的水平(p<.001),这说明体育游戏干预明显增加了被试在学校的主动沟通行为次数。由图1可见,在维持期被试主动沟通行为次数仍为高值,而表2显示,介入期与维持期被试的主动沟通行为次数均值并无显著差异(p>.05),这说明,被试经介入期干预后表现出的主动沟通行为得到了较好的维持。
由表3可知,在主动沟通行为中,既包括口语沟通也包括体态语言沟通,但口语沟通所占比重较大,这说明SZY在学校的主动沟通行为与干预前较少使用微笑、点头、手势、身体接触等体态语言相比有了明显进步。
SZY的教师也反映,体育游戏干预之后,他明显表现出交往方面的进步,语言增多,能向老师、同学主动问好;能用微笑或点头来回应他人的招呼;能主动进行简单会话,并在教师和同学之间传简单话;能用语言“不要、不行”和摆手来表示拒绝;而且在需要帮助时不再只求助于陪读家长,能够求助老师和同学,逐步摆脱了家人陪读的依赖。
3.2 SZY在家的基本沟通行为变化
从表4可看出,基线期SZY在家的基本沟通行为较好,除了存在一些“跺脚哭泣、打头、尖叫、不予理睬”等不适当的沟通行为,以及很少使用体态语言沟通外,能和家人进行基本的沟通。从表5可知,在介入期,SZY在家的基本沟通行为有所进步,突出表现在不适当的沟通行为没有了,能够逐步使用体态语言,这说明体育游戏干预不但促进了SZY和外人的主动沟通,而且也提高了其基本的沟通技能。在维持期,SZY的基本沟通行为和介入期没有变化,说明基本沟通行为的变化在干预之后得到较好的维持。
4 结论及建议
体育游戏干预能够促进自闭症儿童沟通行为的发展,不仅增加了主动的沟通行为次数,而且改善了沟通技能。
体育游戏干预能促进自闭症儿童身心协同发展,收到一举多得的效果。体育游戏将基本体能的锻炼寓于娱乐性极强的活动之中,其运动性、趣味性和个体身心参与特征,提供了自然、放松、安全的情境,使儿童易于在教师的引导下参与到集体的身心活动之中,激发了自闭症儿童沟通交流的动机和兴趣;自闭症儿童倾向于本能地排斥陌生的外来因素,而身体活动以本体感受性为心理机制,以人体运动技能学习过程中的运动性条件反射为基础,是以深刻的“本体性”、“内刺激”作用于自闭症儿童,是一种内源性教育因素,不易被自闭症儿童排斥;身体活动可以促进自闭症儿童的骨骼肌肉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的发展,增强体质;身体活动促进感知觉的发展,提高个体感知的敏锐度,促进大脑的开发利用,增强神经系统的功能,使记忆、思维、想象、语言等能力得到相应的刺激和发展;身体活动可转移和宣泄不良的情绪,同时游戏的趣味性、竞赛性也愉悦了自闭症儿童的情绪;体育游戏具有一定的情节性,可丰富自闭症儿童对主观及客观世界的认识,减轻封闭、刻板的心理障碍;体育游戏的趣味性也提高了自闭症儿童的运动兴趣,促进了运动参与,克服了运动缺乏的问题。
体育游戏的内容方式应适应自闭症儿童的心理特点,简单、有趣;尽量选择团#p#分页标题#e#体游戏;还应该针对被试个体特点设计游戏内容方式。自闭症儿童的心理和行为障碍,使得他们在进行游戏时很难顺利进行,完成一次完整游戏需要好几次课的时间,需要经过阶段性训练,干预人员和教师要付出大量的耐心。
对自闭症儿童进行体育游戏干预需要学校、教师和家长的全面配合。进行大量的体育游戏干预对学校的体育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有一定要求;在干预中,体育教师要特别关注自闭症儿童,多让其参与,让其做游戏中的沟通者,对其给予更多的指导帮助;在体育游戏干预前,需要事先和家长沟通,就干预的内容方式征求家长的意见,在干预进行中,也需要及时和家长沟通,了解儿童的变化及对干预的反应。
在本研究中,限于该学校学期教学工作安排,对自闭症儿童体育游戏干预所用时间较短,仅3个月,但根据研究结果可以推断,长期的体育游戏干预对于自闭症儿童沟通行为会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体育游戏干预只是自闭症儿童沟通行为干预的一项辅助手段,促进自闭症儿童的有效沟通,还需要多种方法综合运用。 作者:邓淑红(中国特殊教育 2011年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