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孩子出现自我刺激行为,原因居然是这些!
永远也忘不了一种声音……
“我仍然记得第一次见到一个孩子用自我伤害来满足刺激需要时,那种恐惧感。
那是12岁的小查,双胞胎里的一个。他是双胞胎里语言功能比较强的那个,他们兄弟之间会用一种别人不懂的语言交流,所以有重要的事常会和小查说,他再用自己的方法传达给弟弟。
在正常的谈话间,小查突然用手握拳,使劲砸向自己的脑袋。
砰!砰!砰!我听到这样的声音。
也许实际上根本没那么大声,但那种突如其来的震惊感,让他的每个动作都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那时候我还不知道这是自闭症。不过现在,和这些行为本身相比,不理解自闭症的人对待这些行为的态度更让我恐惧。”
哪个正常人没有自我刺激行为?
在自闭症中,自我刺激行为被俗称为Stimming behavior。常见的刺激行为有:摇动身体、双手在眼前晃、看强光、大声自言自语(刺激听觉)、打击自己的身体、揪自己的皮肤、吃异物、把东西排成一排等。
自闭症就像是一个光谱,所有人都在这个光谱中,只是程度不同。包括你我在内,哪个“正常人”没有自我刺激行为呢?凡是重复的、没有目的性的、为安抚个人情绪而存在的行为,都是“自我刺激行为”。我的自我刺激行为是不停地按圆珠笔上面的弹簧,越难的考试越会这样,这种无意识的小动作可以缓解考试的紧张感。有人绕自己的头发、嚼口香糖、抚摸小动物、盘腿坐的时候抖脚、随着音乐身体晃,这都是社会能接受的自我刺激行为。
有一些刺激行为不被社会接受,我们还是为了个人乐趣而做,比如抽烟、咬指甲、咬铅笔、吸毒、玩暴力血腥的游戏。美国青少年里流行一种“死亡游戏”,用某种方法造成片刻窒息,以获得新奇的刺激体验,有些学生因为操作不当窒息死亡。这也是从自我刺激演变成自我伤害的案例。
大街上一些车子装大低音炮,把音响开到极大,整个车都跟着节奏晃。这种自我刺激加宣泄情绪的行为,和自闭症儿童在躁郁时尖叫,表达不满并刺激听觉的行为有什么不同呢?社会对“自我刺激”的接受程度也随着时代改变。现在每个人都听摇滚Hip-hop,如果把我们现在的音乐拿到19世纪,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都会觉得这种音乐刺激性太强,不高雅。然而现在,所有音乐都带有强烈的节奏性和宣泄性,只因为这是全民行为,我们不觉得刺激听觉有什么不正常。
和“正常”孩子不同的是,自闭症的孩子经常以更高的频率和强度进行自我刺激。这是因为他们的感官接受能力不一样,有的孩子更敏感,有的孩子不太敏感。对感官接受敏感的孩子来说,正常的世界太杂乱、太吵,他们喜欢一个小小的、安静的空间。他们不喜欢被陌生人碰触,也不喜欢陌生人对着他们大声说话。还有一些孩子感官接受不太敏感,他们感受到的声音、色彩、触觉都比我们感受到的弱一些,长期在自己寂静的世界中,他们会觉得很无聊,就想做一些事情自我刺激。光线和旋转的东西可以刺激视觉,自言自语刺激听觉,吃异物刺激味觉,伤害皮肤刺激触觉,摇动身体刺激平衡感,还有些孩子喜欢闻别人,这是刺激嗅觉。和所有人一样,自我刺激行为可以安抚情绪,越是焦虑的时候,自我刺激行为就越严重,这时候硬是阻挠自我刺激会让人更焦躁。当一个行为会造成伤害,必须加以阻挠的时候,一般我们建议观察自我刺激发生的时机,用其他刺激来取代。比如用按摩头的大爪子刺激皮肤,把玩一个石头让双手有事做,用耳机听音乐,吃冰凉的果冻取代异物,吹口琴,玩剃须膏……
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一切孩子的行为的背后都有其原因。不论孩子是哭还是笑,是自娱自乐还是狂奔乱跑,是拥抱你还是拒绝你,他的行为之所以出现总有一个原因。虽然对于孩子表现出的某种特定的行为可能由若干的因素所导致。值得庆幸的是,导致孩子的行为的绝大部分的原因可以归纳为六个类型。
孤独症儿童所表现出问题行为的最常见原因是他们试图与你沟通。他们在表达需要和想法方面感到非常困难,他们既不知道我们的想法,也不知道他们的行为是否恰当。你可能知道孤独症儿童不是通过观察别人来学习的,他们的社会沟通技能很差,他们的感觉的问题也可能会影响他们如何看到,听到和处理他们所获得的信息,另外他们也没有掌握功能沟通的方法,除非我们能够教会他们。所以使用行为往往成为他们想要表达需要和进行沟通的手段。
在大多数情况下,你的孩子塑造了你如何回应他们的行为。一开始是从孩子的婴幼儿时期,甚至是在家长怀疑自己孩子有发展性障碍或者诊断之前。即使孩子还可能非常小,他的那些不恰当行为方式已经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被家长在不知不觉中反复强化数十,甚至数百次了。孩子就是通过他们的行为来达到目的的,通常是想得到他们想要的东西。随着孩子的成长,孩子的行为就越来越固化。所以当我们懂得他们的行为是试图与我们沟通以后,我们的目标就是要教他们以恰当的,功能性的方式跟我们沟通,教他们用替代性的行为来达到他们的需要。
要知道我们很难消除的行为本身,这一点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在了解和尊重孩子的基本需要的同时,应该为孩子提供一个恰当的,仍然可以满足他需要的功能性的行为。有些家长一心只想消除了孩子的问题行为因为他们是不了解行为背后的功能性原因。其结果很可能是孩子表现出一些新的问题行为来替代了原来的问题行为。这是因为我们没有教孩子应该怎样做,这也是使用替代性行为之所以可以取得更好效果的原因。
自闭症儿童问题行为的六种常见原因:
(1) 自我刺激
重复的自我刺激行为可以满足我们内部感官的需要,尤其是当我们感到紧张、无聊、或着急的时候。比如我们用手指卷头发、清嗓子、嚼口香糖、抖腿、在桌子上敲铅笔等等。我们的自我刺激行为与孤独症儿童的自我刺激行为之间的不同之处是我们知道什么时候这些行为是恰当的,什么时候不是。比如你在敲铅笔的时候,如果你的老师在讲课时突然停下并且盯着你,你就知道应该立即停止这种自我刺激行为并保持安静。我们的自我刺激行为可以纾缓紧张情绪,也可以被我们控制。孤独症儿童之所以表现出各种各样的自我刺激行为是因为它们强化了身体内部的感官刺激。他们不停地扇动手指,或者长时间地盯着玩具汽车的旋转的车轮就是因为他们喜欢这种感觉,这些自我刺激行为给他们提供了愉快的感觉而且可以满足他们的视觉输入需要。自我刺激行为是最难以加以控制的,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一个恰当的替代行为并不能作为对原有行为的“自我奖励”。
解决方法:
通常的解决方法是用一个恰当的替代行为来取代问题行为。例如: 如果孩子喜欢在家里的沙发上蹦跳,孩子就是在表现他有感觉输入的需要,你可以每天定时让他在小蹦床上跳一段时间来满足他的感觉需要。所以每次当他想开始在沙发上跳之前,你就直接把他带到蹦床上去跳。家长要使孩子明白,每当他觉得有蹦跳的需要时,他可以去到蹦床上跳,而不是在沙发上。另外,当孩子每次在新环境中都会扇动他的手指,他之所以这样做可能是因为他感到焦虑而且不知道怎样要求帮助或者他不知道如何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不舒服感觉。在这种情况下,教会他一个新的社会技能就可以减少这种情况。你可以给孩子一个小玩具让他拿在手上玩,或者唱一首需要用手指配合的歌,这不仅可以满足感官需要,也是一种恰当的方式。在类似情况下,我们都要帮助孩子在行为的需要和行为的恰当性之间建立的联系,直到孩子能正确地表达。
(2) 固执性倾向
大多数人在一定程度上都有固执性的行为和爱好。我们与孤独症儿童在这方面的不同之处是他们过分专注于某些细节或执着某些事情以致损害他们的功能性运作。比如,你的孩子一遍又一遍重播他喜欢的卡通片,直到他都很疲倦了,当你试图关掉时,他就大发脾气。这种类型的重复的固执性行为可能是因为孤独症孩子对于周围变化的世界感到无所适从而采取的纾缓压力和焦虑的行为。试想一下,如果你在生活中的每天,每一刻都感到无法控制,你没法预料下一分钟将会发生了什么事情,你也不明白,你不知道你应该怎么做。你很可能会抓住任何一个能给你带来秩序感和连续性,每次总是可以预料的结果出现的事来回避在现实中的无助。
这种固执地“维持秩序”的需要以各种方式表现在孤独症儿童身上。比如,始终坚持走同一条路线,按一定的秩序排列玩具,只吃的某些类型的食物等等。因为周围的世界上对他们难以捉摸,所以他们需要不断重新安排他们可以控制的环境。孤独症儿童的确有这方面的需要,但是这些固执性行为严重地干扰了他们的学习能力。这并不是他们想做的事,而是一些他们为了获得自我控制感而不得不做的事情。如果他们不能维持这种秩序,发脾气是难以避免的。例如,在一个家庭聚会中,大人们都忙于准备食品和聊天,所有其他孩子捉迷藏。而患有孤独症的孩子却独自待在一边把一堆石头从一个地方移到另一个地方。然后把他们又把这堆石头以几乎原来同样放回到原来的位置上。又如,你的孩子可能坚持让你把从商店买回来的商品按从大到小顺序排列在一起。
解决方法:
这类问题的解决方法是悄悄地打破或停止固执性行为而代之以一个同样可以满足他但更恰当的功能性行为。如果孩子正把一堆石头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打断他,然后重新引导教他用这些石头修建一个座房子。这个时候,你使用同样的材料替代来他不同的行为。每次你重新引导成功以后,立即要表扬孩子,强化他的行为。
(3) 寻求注意
我们都时不时地寻求别人的注意。我们相当多的行动方式是为了满足我们想吸引那些我们认为重要的人的关注而采用的。庆幸的是,我们知道当我们的行为什么时候离社会可以接受的程度走得太远。当我们的行为举止不合时宜时,我们可以从别人的暗示中察觉,然后相应地修正我们的行为。
孤独症儿童寻求注意的行为却往往既不能令人接受,他们也很难自我控制。因为他们的沟通能力很差,他想要寻求注意的任何方式往往是通过尖叫、抓抢、咬人甚至自伤来表现。孤独症孩子的这些行为很可能是由于我们自己平时不够注意他们而引起的,他们被迫以一种我们没有办法可以忽视的方式来引起我们的注意。举例来说,孩子要想寻求家长的注意,通常不会到家长的身边,或是用语言要求。更常见的情况是,他们通过咬人、用头撞墙的行为来引起家长的注意。当问题发生过后,家长便迫不及待跳出来指责和惩罚孩子,也因此从负面上强化不适当的行为和提高孩子问题行为发生的频率。
解决方法:
教孩子如何以正确的方式获得注意是解决这类问题的一条途径。请记住,这些孤独症儿童并不会举一反三,所以在不同的情况下你需要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去教他们。如果他们想吸引你注意,让他们来拉你的手或者教会他们把沟通卡交给你来得到他们想要的东西。如果孩子想要你注意的时候你正在打电话,教他给你打一个手势,而不是去抢你的电话或大喊大叫。当你正在和别人谈话的时候,如果孩子走过来想当要问问题从而打断你的谈话,教导使用一个可以让人接受的方式打断你,从而获得他所需要的关注。你可以教他走过来,然后安静地在旁边等着你。
(4) 逃避
当孤独症儿童处在陌生的的环境中或面对让他感觉很困难的任务时,他们会表现出各种各样的逃避性行为。他们的这种焦虑或恐惧感越强,他们的问题行为就会表现得越突出。这些行为可以表现为逃跑、踢打、大发脾气等等。大多数人并没有仔细思考这种逃避性的行为背后的功能性诉求。其实孩子是想告诉你他不想去做你所要求他的事情。这种情况之所以出现是因为他不理解你的要求,也不知道如何按照你的要求去做,可能他没有掌握必要的技能去执行。当然,有时候他跟其他正常的孩子一样,只是不想做。
例如,孩子不想去百货商店,在门外就开始发脾气。也许是因为他忍受不了商店的吵杂对他的感官刺激,所以你越是想让他进去,他的问题行为就表现得越激烈。最后,家长在无奈的情况下不得不将他带走。这正是他想要的,成功地避免了进商店。
解决方法:
干预方法是让孩子使用一个更有效的方式来表达他想要从目前的环境中暂时停下来,或者告诉你他不想做你要求他的事。在现实生活中,你并不一定非要孩子事事都服从,你还需要教孩子学会如何恰当地去拒绝。
采取每次进一小步的方法教导孩子对付那些让他不舒服的活动。例如,你带孩子去商店,第一次只让他在里面呆五分钟,让孩子适应商店里面的环境。以后每次你延长几分钟,逐步延长到你可以完成整个活动。这个策略的一个关键是你不要忘记在孩子的行为还表现得很好的时候就必须完成活动。不要等到孩子开始表现出不恰当的行为的时候才离开。如果你这样做,你只会强化他的问题行为,而且他很有可能迟早会再次表现出相同的问题。慢慢一步一步地训练,务必保证孩子获得成功。
(5) 想得到有形物
问题行为可以出现在孩子想要得到糖果,玩具等有形物却无法得到的时候。这种类型的行为不是孤独症孩子们所特有的。但是,孤独症儿童却几乎不懂得当为什么他们不总是能够得到他们想要东西。耐心、等待和理解是需要经过训练的。我们须要让他们知道有时候必须学会等待。
解决方法:
干预目标是确保孤独症儿童学会如何以一个恰当的方式提出要求。此外,我们必须让孩子认识到并非所有的要求都可以立即得到满足,有些要求可能永远无法达到。以恰当的方式等待是所有孩子都应该学习的一项重要的社会技能。这些技巧需要以分解和反复的方式系统地教导,并且使孩子有充分的机会在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实践这些技能。
(6) 沟通
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 - 缺乏一个有效的功能性的沟通系统很可能是孤独症儿童之所以出现问题行为的头号原因。当孩子能够表达他们想要什么,需要暂停,感到焦虑或恐惧,或只是想要别人注意的时候,他们不适当的行为就会大大地减少。沟通是孩子的行为中最重要的功能。尽可能为孩子提供多种多样的口头和非言语沟通方式是至关重要的。
解决方法:
遇到这种情况你可以给孩子尽可能多的沟通选项,让他能够正确表达自己的需要、想法和感受。即使你的孩子具备有语言能力,在他感到沮丧、愤怒、着急的情况下,他可能无法有效地利用。供选择的沟通方式愈多,孩子用一个恰当的方式沟通的机会就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