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钟看完孤独症儿童心智解读训练的要点
训练孤独症儿童需要很多不同的策略与方法,在教学训练中需要依据儿童的兴趣、技能以及训练的难点进行相应的调整。书中介绍的训练步骤较为简明,但是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教师采用精细的和个别化的教学策略来执行。
需要注意的是,训练不是机械地执行固有的程序,而是使儿童学会相应的技能。根据一些现有经验,我们总结了一些训练过程中需注意的要点。
1、教师在训练时需积极投入。
2、训练时最好采用一对一的个别化教学,以便教师把握训练的进度。
3、训练的地点要求固定,周围环境清静,以使儿童能安心地接受训练,免受干扰。
4、训练前教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尽量选择有趣的训练材料。所用材料勿散乱摆放,否则会分散儿童的注意力,不利于训练开展。
5、训练时一方面要 使训练过程保持轻松自然,同时也要使训练过程紧凑,防止儿童注意力分散。
6、训练的主旨是教授原则、概念和技能,语言训练位于次要。故不必要求儿童运用完整的句子作答,以免喧宾夺主,影响训练的进度,打击儿童的积极性。
7、训练过程中有时儿童回答时并未经过思考,仅是依据惯例机械作答,这就要求教师经常改变语序和句式,并将答案不同的问题掺杂起来,以防止此类机械作答的行为被强化。
8、教师要予以儿童足够的反馈和协助,不能让儿童胡乱去做;儿童回答错误,需立即提示正确答案并纠正错误。
9、对儿童的积极配合和正确回答要及时表扬或奖励,奖励物应该是儿童喜欢的。
10、训练结束给予额外的奖励,如可以安排让儿童做喜欢的事。
需要强调的是,孤独症儿童常存在对训练内容进行机械记忆,而非掌握相关能力的情况,即“泛化失败”的问题。在训练时,要以理解原理和概念为导向的方法灵活进行,单纯机械的“指令与服从”模式将难以起到实效。同时也要注意尽量采用新的材料进行训练和每阶段的测试,以防止儿童凭借记忆作答。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最重要的是让训练内容泛化到现实生活中。这就需要结合现实生活,通过不同的方法和技巧来进行诱导式的教学,这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结合现实场景和真实情绪的教学往往更能帮助孤独症儿童,促使他们去留意他人的情绪,学会相应的心智解读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