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机教学法对自闭症儿童及其家长沟通行为效果之研究(五)
三、研究工具
(一)视听工具
本研究每次的实验观察,皆由摄影机(V8)全程拍摄以搜集资料。
(二)评量工具
1.随机教学观察记录表
本观察记录表由研究者参考Hart & Risely(1982)之随机教学法九大步骤编制而成,与随机教学训练的内容相呼应。在每次实验教学结束后,由自闭症儿童之母亲自我评量并填写,为随机教学训练方案的重要工具之一,使自闭症儿童之母亲能更了解并掌握教学技巧的表现与习得情形。
2.行为观察纪录表
经由基线期资料之分析,决定自闭症儿童之母亲教学技巧的观察项目,并发展出各个教学技巧的归类细目(code),于实验中进行观察纪录,作为自闭症儿童之母亲于实验期间的教学技巧表现与进步情形之主要评量工具。行为观察的纪录方式采次数纪录法,时距为30分钟;计算在该时段中,细目行为发生的次数(任一细目行为有发生即算一次)相加后即为目标行为出现的总次数。
3.随机教学法训练方案
由研究者参考Hart和Risley (1982)之研究与步骤,汇编设计而成,并配合作业单的使用进行形成性评量,采用举例、示范、讨论等方式,使自闭症儿童之母亲熟悉随机教学法之教学步骤,教导自闭症儿童之母亲学习随机教学法之使用技巧。本研究之随机教学法的教学内容包括(Hart & Risley, 1982):a.随机教学法的概念与使用原则,b.随机教学法的步骤与范例,c.随机教学法的使用时机与结束技巧,d.掌握儿童的谈话主题与精致化的询问技巧。
关于本训练方案的介入,起始于第六次观察,即于处理期(教学阶段)开始之日,利用实验观察前30分钟进行,教学内容分为随机教学法技巧教学(整体之九大步骤)以及单一技巧教学(等待、鼓励、肯定句三项目标行为)两部分。
四、数据处理
(一)目视分析
在自闭症儿童之母亲部分,根据行为观察记录表,整理出各目标行为的曲线图,包括各阶段内(基线期、处理期、维持期以及追踪期)之阶段平均值(M),再根据各曲线图与相关数据,进行各目标行为阶段间的变化分析。
(二)自然观察之行为数据
在自闭症儿童部分,数据来自所拍摄的录像带内容,以逐字稿方式呈现,针对自闭症儿童的沟通以及行为表现,采用非结构式的纪录分析方法进行编码分析。在分类、比较与归纳之后,发展出编码卷标(coding label)与类目(categories),将具体行为的意义以简明切要的词汇摘要出来,并登录在表格上,以便于进行自闭症儿童的行为分析,并深入探讨行为发生的共同原则或来龙去脉。
为方便原始数据的处理与查询,数据的代码如下:
「A」为基线期;「B」为处理期,处理期又分为「B1」、「B2」、「B3」,分别代表目标行为一(等待)、二(鼓励)、三(肯定句)的介入;「A’」代表追踪期。「a」代表实验情境,「b」代表类化情境,「a」或「b」之前的数字代表该阶段的观察次数;「p」表逐字稿的页数。兹就举例如下:
「A. 1b」:基线期的第一次观察,类化情境。
「B1.3b」:处理期「等待行为」的第三次观察,类化情境。
「B3.2b-p5」:处理期「肯定句行为」的第二次观察,类化情境,逐字稿第五页。
(三)访谈资料
在与自闭症儿童之母亲访谈的部分,采用半结构式访谈。为求深入了解自闭症儿童之母亲在实验介入过程中与结束后的感受与想法,访谈资料的搜集分为两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分别在处理期B1、B2、B3的实验教学结束后进行,为单一技巧访谈第二阶段在整体观察实验结束后进行,为事后访谈。对于访谈内容的处理,研究者依据整个研究的目的与架构分析整理,进行重点内容的叙写标示。
研究结果与讨论
本研究旨在探讨随机教学法技巧训练对自闭症儿童之母亲的教学成效,以及对自闭症儿童沟通行为与亲子间沟通互动的影响情形。教学效果的评量方式为求客观,以行为观察纪录表记录自闭症儿童之母亲于实验期间的教学技巧表现,并采用作业单与访谈等方式收集相关数据,在每次实验观察结束后整理逐字稿,以便深入分析自闭症儿童之母亲对随机教学法的习得情形,以及是否能改善其亲子间的沟通互动情形并增进自闭症儿童的正向沟通行为。本章拟就六部分呈现实验研究结果,兹说明如下:
一、家长之沟通变化行为分析
(一)实验情境
根据图二显示,J母的三项目标行为,均因随机教学法技巧训练的介入而有进步,以下分别根据「等待」、「鼓励」与「肯定句」三项目标行为,来说明基线期(A)、处理期(B)、维持期(C)及追踪期(A’)各阶段的变化。
1.目标行为一:等待行为
由图二可看出于基线期时,J母的等待行为次数呈现下降的趋势,阶段平均值为1。在处理期进行随机教学法技巧训练后,阶段平均值为10.6,等待行为明显高于基线期。维持期的阶段平均值为11.22,等待行为的出现仍明显高于基线期,亦高于处理期。追踪期的阶段平均值为9.33,J母的等待行为仍然明显高于基线期,显示随机教学法的教学技巧对J母的等待行为有显著的帮助。
2.目标行为二:鼓励行为
由图二可看出于基线期时,J母的鼓励行为次数呈现由下而上的趋势,阶段平均值为5。在处理期进行随机教学法技巧训练后,阶段平均值为10,鼓励行为明显高于基线期。维持期的阶段平均值为11.6,鼓励行为仍明显高于基线期,亦高于处理期,显示随机教学法的教学技巧有助于亲子间的良性互动。追踪期的阶段平均值为3.33,J母的鼓励行为数据滑落而低于各阶段,然而仍高于实验教学未介入前(即第一次至第五次观察)的阶段平均值1.6,由此可知,随机教学法的教学技巧对J母的鼓励行为仍有一定的帮助。
3.目标行为三:肯定句行为
由图二可看出于基线期时,J母的肯定句行为次数亦是呈现由下而上的趋势,阶段平均值为10.43,肯定句行为同样于第6次的观察之后,呈现小幅的上升趋势,究其原因,乃是之前「等待行为」与「鼓励行为」技巧训练的类化结果。在处理期进行随机教学法技巧训练后,阶段平均值为18.6,肯定句行为明显高于基线期,呈现正向的进步趋向。追踪期的阶段 平均值骤降为7,J母的肯定句行为数据低于各阶段,然而仍高于实验教学未介入前(即第一次至第五次观察)的阶段平均值5.8,由此可知,随机教学法的教学技巧对J母的肯定句行为有其必然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