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期至少年期自闭症状的临床表现
更新时间:2005-11-24
点击数:
1、 起病先兆、早期症状表现
自闭症儿童起病的征兆十分隐蔽,常常说不清起病的准确的日期。开始常常是无明显、无固定的先兆症状,但在家长不知不觉中,没有警觉中,渐渐地表露出来。
1) 在1-2岁前起病患儿的症状表现
(1) 出现心理发育迟滞;
(2) 社会交往及语言能力发育迟滞、扭曲或退化;
(3) 出现某些原来没有的刻板怪异行为或其他言行的变化;
(4) 变成过分安静的“乘孩子”或特别烦躁和哭闹、照料特别困难的孩子。
2)2岁以后起病较晚的患儿的症状表现
在渡过1-2岁相对正常的发育期后,症状渐渐地暴露出来。
(1) 最早出现的常常是社交能力减退及社交语言的减少或消失。
a) 对周围人、物不感兴趣,对亲人不亲,对生人不感陌生;
b) 社交活动愈来愈少,能力愈变愈差。别人与他交谈时,似听非听,爱理不睬;
c) 社交性语言日趋减少,开始不愿意主动与人打招呼,也不理睬别人对他打招呼;
d) 与人交谈时,开始不能主动提出活题或维持活题,经常出现说话的尴尬与冷场;
e) 自顾自地说话,不管对方或他人的谈话。出现学舌和尖叫的行为。
(2) 目光出现不能与人对视,茫然散视,形态表现与环境完全脱节。
(3) 出现固执,刻板的重复动作。
从儿童心理健康的角度上说,父母应对儿童从小的生理及心理发育的全过程进行全面的关心和监护。孩子生下后,是否最健康,还是隐潜着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家长必须严肃认真地对待!父母亲人须要学习抚育儿童正常心理发育的知识和付出诸多的关爱。并且,要时刻注意从纵向上观察孩子的生理、心理发育的进程,从横向上比较孩子与众不同的发育现象,及时地向专家求教。这样,才能确保孩子顺利、健康的成长。
2、 婴幼儿期患儿的临床表现
一部分自闭症儿童在出生后不久就有临床的异常表现。情况大致可以分为两类。
1) 过急、过敏患儿的表现
(1)特别容易激惹、好哭闹;常常大声尖叫;四肢乱动,无法哄好他或让他平静下来。
(2)对声、光和触摸特别敏感。
(3)睡眠时间比正常儿童要少得多,睡眠吵闹不休,只有放些音乐,放在童车里推动 兜风或摇晃身体来回抛掷,才能停止。
(4)这类婴幼儿似乎很倔强,很难贴他身体抱起。对洗澡、穿脱衣衫,喂食等都要挣扎着反抗。
2) 过静、过弱患儿的表现
(1) 特别地安静,不声不哭,没有要求。终日里静静地躺着,不知肌饿,从来不哭着要喂奶。如果不是父母按时喂食,恐怕会饿死。
(2) 从不望母亲的脸和眼睛,对亲人不依恋。不会举起双臂让人抱,也不会依偎在母亲怀里。背起他时,不用手或膝盖夹紧大人的身体,肌肉僵硬或松驰。也不会试图让人注意。
(3) 对事物毫无兴趣,不会好奇地去看人、动物。只会呆在童车里晃动或撞头。有时对发光或闪烁的东西,有强烈的兴趣。
(4) 对玩具无感情,对环境无兴趣。不会玩,也不会作游戏。
(5) 不会叫物品的名称,别人叫他名字也无反应,分不清“你,我,他”。
(6) 有些患儿不会咀嚼,不接受块状食物。手脚动作发育迟缓或不均称。
(本点再细分小标题)
3、2--5岁患儿的临床表现
2-5岁是自闭症儿童症状最为明显的阶段。家长通常会在这个阶段(特别是2-3岁)变得忧心忡忡,毫无办法。因为这是患儿最难管理的阶段。
依次地选取每个困难领域来观察他们身上的临床表现来描述他们的症状是最佳的办法。
(1) 在理解所听所见到的事物方面的表现
A、 对听到声音的异常反应:
a) 敏感异常反应
对非常响亮的声响,甚至火器的爆炸声往往不敏感,就是突然在他身后摔下一摞的盘子,也不会眨一下眼睛,似乎是个聋子。
相反的,对他喜欢东西的声音,那怕是非常轻微的响声却反应迅速,若有人在他身后剥开一颗糖果,会立即转过头来。
b) 对某些声音感兴趣,对另一些声音感到苦恼。
如,玩具弹簧的驱动声、钟表的“的嗒”声或金属的敲击声感觉异常兴奋,听到摩托车的吼叫声,狗叫声会紧张地后上耳朵,畏缩不前,感到特别的苦恼。
B、 对见到事物方面的异常表现
a) 他们不象正常儿童那样喜欢注视许多的事物。他们可能对灯光、闪亮的金属或纸片表现了强烈的兴趣,可是到了儿童期还可能对强亮的灯光感到苦恼。
b) 他们往会注视某种移动着的东西,一旦移动停止,就丧失兴趣。
c) 认识人或物体似乎只有总的一个轮廓,而不是外表的细节。这充分表明了他们可能仅充分利用眼睛来注意人物运动和轮廓的那一部分,而忽略了感知细微末节的这一部分,或且说感知部分产生种种困难。
d) 正常人在接近黑暗的情况下,观察不到任何(物体)的细节,常用探测、摸索的形式进行运动或前进。而他们在黑暗中犹如在灯光下一样,能十分轻易地找到道路,可以独自呆在黑暗中,或毫不费事地打开灯,或毫无困难地找到自己的东西并在房间里走来走去。
e) 一批心理学家已经证明,他们与正常儿童不一样,不会持续一段时间且目不转睛地盯着人或物品,只是投去迅速的一瞥就不看了。
经过测试表明,他们注视人的脸部的时间相对比注视别的东西的时间要长些。例外的是对某些东西感兴趣的时候,会目不转睛地凝视很长的时间。
(2) 在感知觉方面的异常表现
A、 触觉、味觉和嗅觉的表现
a) 似乎自闭症儿童是通过触觉、味觉和嗅觉来探索外界的。他们喜欢光滑的木片、塑料、柔软的毛皮的感受,也往往通过触觉去认识别人,喜欢闻父母的双手或其他个别物体的气味,如同盲人那样通过轻轻地、细微地、胆战心惊地去碰触,去探测、考察事物。
b)有时候,他们喜欢用自己粗笨的身体去接触,有时候还会挣脱轻微的触摸或亲吻。
B、一些患儿似乎也愿意通过某种尝试一下,来探索事物,但是无目的,无后果的做法。
他们可能想吃,但又难以坚持咀嚼块状的食物。对冷热、痛苦不太敏感,冬天可以不穿衣服而跑到门外,不理会被敲击和碰撞的感受。对抓挠发炎的伤口、咬手和撞头时,似乎没有疼痛的感觉。
自闭症儿童最引人注意的是有许多怪异动作的体态。他们会常常上下、前后地摆动双臂和双手;在跳上跳下时做出各种的怪相;会经常用脚尖走路;有时候却两腿僵直,会经常地旋转着身体而不眩晕。几乎所有的患儿都会在靠近眼睛的地方,扭曲并转动他的手或物件。
当他们兴奋的时间或凝视着吸引他全部注意力的某种东西时,双手、四肢以及脸部的怪异动作最为明显,反之,当他们从事正当的、建设性有意义的活动时,这兴奋的动作就没有了。
(4)在必需要的技能动作方面的笨拙
a)一些患儿似乎走起路来很优雅,而且能够像猫一样攀爬和平衡。另一些患儿却相当笨掘,走起路来似乎有平衡的困难,更不喜欢去攀爬。
他们的手指头,有的可能灵巧敏捷,有的却僵直笨掘。擅用手的患儿,在走路和奔跑时协调很差,要想把两者结合起来比较困难。
无论是优雅还是笨掘,他们的动作终究是不成熟的。奔跑时手臂举止很笨掘。上下楼梯时,可能会依次在每级台阶上站一下再走。要想达到一面摆动双臂一面走路,须要到很晚的时期。
b) 在他们无事可做时,总要以一种特别的方式举起双臂,弯曲双肘或把双手放在自身很近的地方,腕部下垂、手指卷曲。
c) 去模仿他们看到的动作时,只会向下指而不会向上指,抬起的是左臂而不是右臂。通常不能模仿单脚跳或蹦跳动作。要想试一试舞步,会脚步混乱。
d) 许多的动作的顺序以及左右、上下、前后的混乱常常影响他们很多方面的活动。
如,把句子中的词序混乱地说出;穿衣时前胸后背相反;穿鞋时,会左右穿反;在学习中,辨认字母、偏傍、部首等颠倒。
(3)言语理解方面
A、 理解言语的困难
a)言语的反应很不寻常
正常的儿童在1岁时,会喜欢听母亲说话,会用全身的动作表示他的高兴。而自闭症孩子却非常不注意言语,听别人说话如同其他噪声一样不予理睬,也意识不到言语的意义。
或许一声大喊可能使他们苦恼,对一些柔声的耳语却感到强烈的兴奋。只有与他们喜爱相关的少数词语(如“午饭”,“巧克力”,“桔子水”等),可能会引起注意。
b)不服从任何口头指令,也不会听取许多的告诫或理解受到什么责骂。好几年后,喊叫他的名字时,才能转过头来。
c)通常在接近5岁时,对言语能掌握一些有限的理解。如能理解“穿上衣服”,“来吃饭”等言语。随之,也会理解“把这个给爸爸”之类的言语,在语言程度上是很简单的。对于任何复杂的指令,会把他们弄得糊涂、生气、烦恼和退缩。再长大一些,虽然对一些复合句做出一定的反应,但可能会经常弄错,如“把放在你房间椅子上的衣服给妈妈拿来”,他可能会跑到他房间里,几分钟后,却拿了一把小椅子摇摇晃晃地走来。
I与人交谈的困难
a) 约有50%的自闭症儿童,可能终生缄默不语,不与人交谈。另有一半的孩子的确在这个阶段学会少数的词语能与人交谈,但要比正常的儿童要迟缓得多。
b) 交谈困难的种种表现
*常常重复别人说过的词语(开始),或且反复说一个句子的最后一个(几个)词;
*模仿说话人一模一样的声调和抑扬顿挫,进行无意义的重复——“反响语言”。一些患儿还会反复重复在过去听说过的词语或短语——“延迟性反响语言”。
*有些患儿说出的短语、节节巴巴,要费很大的劲,而且在语法或词意上都有许多错误。如学说外国语一样,让人听不懂。
*难以使用“在……内”、“在……上”、“在……前”以及“因为”等连接词。或且在说话时,把这些词统统漏掉。如“坐在椅子上”,会说成“从椅子上坐”等等。
*混淆意义相反的两个词或只使用其中一个词,有时使用正确,有时使用错误。如说“开灯”和“关灯”时,掌握不好“打开”和“关上”的确切含义。
*对作用、性质相关的组成对应的词语往往说不清楚。如,在洗衣服时,把“洗一洗”说成“晒一晒”。把“刷一刷”叫做“梳一梳”。把衣服类的口语“短袜”说成“鞋袜”等。这类问题在于他们不明白口语的使用。
*把词语内的字母发音顺序搞乱(对字母拼写的词语)。
*把句子中的词序颠倒。如,说出“把床放在毛毯上”。
*不能灵活地使用词语或且表达出其概念,往往只停留学会的一个词或一个短语的意义上。
如当问到“你往盒子里放什么?”回答“柜子”。这可能是他理解为“你把盒子放到那里?”,所以用学会的“柜子”一词来回答。
*代词倒转使用。妈妈问“你要饼干吗?”,回答:“你要饼干”。但在过一段时间,可能学会使用“你、我、他”的代词。
*几种含义相似或相近的词语使用时,会有种种问题。如“炉子”与“煤气灶”;“床单”与“垫被”;“打球”与“拍球”等之类的词语。
*使用日常用语很机械、死板或不带感情。
如问:“你吃完饭做什么?”,回答:“站在地板上。”就好象用计算机从外语翻译过来的言语相似。
II发音声调控制不良
a) 发音技能很差。某些发音一直困扰着他们。发出的某些声音,也难以区分。如“s ”、“th ”、“sh ”和一些清浊辅音。
b) 控制音量、音调困难
说出的言语不流畅,嗓音高低不平,含有机械式的声调,用“特别的”声调来说某些东西,可翻板曾听过的声音。同时还会企图试验不同的声音。
c)说话要费很大的劲。所以他们尽可能地缩短或试图回避应该这样说。如,用“面包后回家”来表示“我们买了面包以后回家”的意思。
III理解身体语言的问题
除了交谈困难外,在使用手势、面部表情和身体动作语言时,他们同样地存在着许多困难。
a)不会像聋哑人那样使用眼睛表情及手脚的比划来理解所看到事物,表达自己的意思,以弥补在语言上的残疾。
出生后的第一年,他们唯一的语言就是不加区别的尖叫。此后表达需要的办法是抓住某个人的手拉他过去并把那个人的手放在他想要的物品上。再过几年,常用整个手而不是用手指头指东西。
b)在视觉语言与理解视觉语言方面都存在着许多的问题。通常在理解视觉语言方面的进步要比理解口语方面要好得多,因为他们会常常在人们的脸部表情和动作中找到提示。
(4)困难行为和情感方面
(1) 孤独与社会性退缩
不应、不听、不看、无兴趣、无表情、无情感反应;不停地重复,刻板与固执等等的困难行为与情感,似乎被封闭在他们自己的天地之中,冥冥贯注于他们那毫无目的,毫无意义的活动之中。孤独和社会退缩阻滞了他们的发育和发展。
如何去冲破这种封闭,走出来融入外界是最重要的问题。一定要用时间和努力,让他们明白外界是什么,懂得应该去做什么。让这些孩子具有正常的行为和情感,那怕是一种很不成熟的方式显示出来,都是家长(老师)的重托和重任。
(2) 抵制变化
a) 坚持重复同一的生活常规。
如,坚持以确切的某一方式去做某事。每天散步总要走同一路线。坚持在餐桌上坐在同一的位置。每天都要以同一模式摆放东西。要是这些“同一”的常规被打乱,就再尖叫和发脾气。
b) 固执于自己的生活常规
如,在他坐下之前,要先敲一敲椅子。吃饭的过程中,总要站起来转过身去两、三次。学习前,要先绕墙壁走一周后,才坐到位子上。总是把许多的物件摆成一长串等。
c) 往往喜好于某些物品,并拒绝与之分离
他们往往爱好一些奇特的东西,并千方百计地把它们收藏起来拒绝与它们分离,成为名符其实的“小收藏家”。
如,一段细绳、一些树叶、小木片、罐头盒、塑料瓶、畚箕等。
d) 拒绝改变食物
某些患儿会抵制某些食物。有偏食、拒食的现象。一些患儿还要经历过只吃不超过两、三样食物的阶段。
(3) 特殊的恐惧
a)对无害的事物(汽球、狗、坐公共汽车)产生恐惧。这种恐惧有可能持续多年。相反的,对有真正危险的事物却不懂得产生可怕的后果而无所畏惧。
有的孩子喜欢汽车刹车声,就会不顾被车压的危险,冲到汽车前面让司机刹车。
b)一些患儿会持续不断地紧张和害怕,而另一些患儿却熟视无睹,不惧危险。
c)随着长大,可能有所变化。通常是朝着较为松驰的方向改变。改变的程度取决于患儿自己的个性及这个性对自己残障的反应。
(5)社会交往方面
(1) 在社交中令人窘迫的行为
a) 由于理解词语上的局限,他们在社交中一般表现不成熟。他们的行为举止,往往使人完全无法接受。
在他们中间,存在有的似乎安安静静,凡事都相当被动,对人贫乏,不能进行与人友好的交往。有些却相反,精力充沛,乱说乱动,引起许多的不是和麻烦,弄得人们难以收场。无论哪一种情况,都会让人难以去应付他们那些无尽无休的尴尬为难的场面。
b) 在公众的场面,无法禁止他们的尖叫习惯。走进商店,可能在柜台上拿走东西或跑进店后面呆着。也许还会突然闯进陌生人的房子里。他们根本不懂得不许当众脱光衣服的概念。有时,兴许会脱去外衣,高兴地坐在雨水沉积的泥洼上。在人群中,可能还会把脸放在别人的毛皮大衣上噌来噌去而不顾别人的反对。在餐宴上,他们的举止更有许多必须改正的地方。他们当中,大多数还会高高兴兴地检起地上的食物而不顾忌肮脏吃了起来……。
c) 学会说话后,行为举止可能要好得多,不过在社交上还有许多的小危机。
他们可能说些不能理解的事情,使人难懂难听。不懂礼貌地提到不应当提及的话题。他们甚至还会天真无邪地对他人说三道四,无意识地伤害别人。有时候,还会把学舌到的一些不当的话或骂人的口语,在最不合适的场合里当众说了出来。
d) 他们不会说谎、没有心计。不理解为什么有时须要回避说出事情的真相。无论如何他们无能力编造谎言的词语,也没有假想的思想和动机。直朴真实使他们认识不到社会惯例以及人们的感情色调,以至对自己的社交产生破坏性的作用。
(2) 不会玩耍
a) 正常儿童是通过玩耍来认识世界,运用感觉去考察不同的事物,用语言对周围世界的了解。他们懂得使用玩具,并用玩具去代表真实的东西。就这样孩子们通过有意义的玩耍与现实世界的事物联系起来,经过自己的思想,做出许多合符社会规则的事情来。
b) 自闭症儿童,不能与正常儿童相提并论的。他们玩耍的技能有质的损害。
如,对一列玩具火车,他们不懂得是可以代表一列火车能戴客、能运货,而是觉得它只是一件冷冰冰、硬邦邦、有颜色、笨重、带有金属味道的,走起来会咔咔响,轮子会转动的,看上去很滑稽有趣的东西。
他们对物体的探索与体验都是些简单的感觉。他们认为无论是玩具,还是扔掉的拉圾,都只是为了给他们带来一些刺激和欢愉而已。如同手拿玩具没有多少感受的婴儿一样,毫无意义。
c) 迷恋玩他们刺激的东西
大多数患儿愿意一连几个小时地玩水、玩砂、卵石或泥巴(少数患儿厌恶这些弄赃、弄湿的玩耍)。喜欢观看物体运动的模式。能非常熟悉地转动硬币和令他感兴趣的东西。
大一些时候,能够玩些拼板、智力拼图等。但这只是靠感觉死板板地把一块块拼件机械地拼凑起来,而不能从中得到提示,明白些道理。也许还会喜欢一些结构性的玩具,但也仅是出于对东拼西凑到一起的快乐,而对拼合成什么的结果,却一概不知。
d) 语言能力与想象力的低下,使他们无法参与到别人的游戏中去,他们不理解别人,也不知道如何去参与活动。
在休闲活动方面,也是极为局限的。他们似乎愿意去从事一些非建设性的活动,一遍又一遍地重复一张唱片的音乐或什么也不想做。
(6)一些特殊技能方面
(1) 特殊技能的一些表现
a) 在患儿中间,一些人似乎具有某些特殊的技能或有些事干得很出色。如,一些人小的时候歌唱得很好;少数人能演奏一些乐器;还有少数人还能作曲。
b) 许多人在绘画方面有障碍,可他们也能画出很奇特的图形代表人类,另一些人涂色、绘画都很好。但这些都仅是模仿他们所见、所记忆的事物,而没有自己的创造性。
c) 他们的“收藏品”,那怕被人动了一点点,也会立即知道。他们似乎能辨认每一块卵石,每块木片,有特别能找到他们特别兴趣的物品。
d) 使用数字比使用词语容易。有些人能以高速度在脑中进行冗长的求和运算。有的喜欢机械的东西,在学会说话之前就已经会操作收音机和录音机了。
(2) 实际观察得悉,这些特殊的“技能”,没有一种是依赖于语言。在生理学上看,音乐、数字以及地点记忆等是由大脑另外的部分来处理的,不是属于与语言有关的大脑的那一部分。
所以即使他们能背诵很长的诗篇或记诵很多的名单,都只是象鹦鹉那样复制出来的东西,而不是真正地使用正常的语言。或且说,他们是在不需要语言的技能方面成绩相对地好得多。
4、 6—12岁(学龄期)的异常表现
6-12岁,是儿童学前到学龄的时期。
对自闭症儿童来说,学龄期的最为明显的特征是社会交往行为和社会关系理解这方面的缺陷。
经过学龄前的教育和训练,到了学龄期的症状在程度上有些减轻,但多数患儿的症状仍在持续。温(wing 1987年)等根据自闭症的社会行为将他们分为三个类型:
(1) 冷漠型;(2)被动型;(3)主动但奇特型。
1) 冷漠型的表现
这是典型的孤独症,他们不仅不寻找社交,而且回避与人接触。
(1) 当别人与他们联系时,感到苦恼;
(2) 不能用讲话,主动地与人交往,而把大部分时间花在固执、刻板的兴趣上;
(3) 对小伙伴不感兴趣,不参与别人的游玩,无友谊感;
(4) 不用身体语言与人沟通;
(5) 社会交往时的行为举止不当,难以使人理解;
(6) 例行常规事情时,遇到阻挠,困惑,会发脾气。
这些行为在学前的儿童即是常见,会延续到此时甚至青少年或成人,大多伴有重度的精神发育迟滞。
2) 被动型的表现
这类孩子并不回避社交,但缺乏正常自然的和直觉感受到的社交技能。
(1) 与人社交时,反应的方式存在不适宜;
(2) 与人沟通或游戏时,显得生硬和刻板重复;
(3) 他们与冷漠型患儿相比,发育水平较高,也比较容易照管;
他们的发展,主要与发育水平和智商高低有关。
3) 主动但奇特型的表现
这是通常被描述为高功能自闭症儿童。另有一些属于阿斯颇格综合症。
(1) 他们积极社交,但与人接近的方式和特点有不适宜的怪异;
(2) 虽有相当的语言和兴趣与人交往,但与人(小朋友)建立起友谊和良好的社交关系的能力存在相当的困难;
(3) 还有不适当的行为表现:
a) 重复问一些问题;b)不适宜地触摸;c)谈话只集中于他们自己狭窄的兴趣的范围;
d)还有与众不同的身体姿势、手势和面部表情;e)对别人的兴趣和感情还存在有置之不顾的现象。
5、12-15岁(少年期)的异常表现
这时期,很多自闭症少年的病情相对稳定,其中一部分有明显进步。据凯纳等人的说法,这与他们认识到自己有病而加以控制有关。
有10%—35%不明原因地发生严重退化,并且在11-14岁是癫痫病症的高发期,大多发生于自闭症并伴有重度精神发育的迟滞者。
1) 在社会交往技能上的表现
此时,他们中约有50%的人对社交的兴趣和技能有进步,但在建立和保持人际关系和结识友谊等仍缺乏技能。如不理解社会公共规则的意义等问题。
2) 语言和沟通的表现
a) 凯纳和其他学者对自闭症儿童跟踪观察到少年和成年,发现他们中有一部分的语言沟通能力发展得相当好。但仍存在模仿言语、拘泥于文字表面意义,重复、代词和韵律错用等奇怪方式。
b) 直至少年和青年,几乎从来不用表达性的手势,讲话生硬、迂腐和不自然;
c) 不懂得事理的管理层次规则,对话能力低以及分不清对话中谁是讲话者,谁是听话者。
3) 行为问题的表现
冲动和破坏性行为被视为危险行为。其中攻击性和自伤性行为常见于退化的自闭症少年,大约有10%到20%的人继续退化,其余的经过一年时间后开始好转和变得平静。
另一个为难的问题会出现。性成熟的女孩子开始来月经,男孩儿中少数有当众手淫和暴露生殖器,以及触摸别人的生殖器等。
4) 抽搐发作
在少年和成年的早期约有20%--40%开始抽搐发作。
自闭症伴有发育迟滞与正常智力水平比较在边缘状态的人发生癫痫病的危险性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