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健康的含义、内容?
更新时间:2004-08-21
点击数:
今天的儿童,是21世纪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党中央号召全社会都来重视和关心儿童的健康成长。做父母的更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聪明、活泼,将来成为国家有用的人才。但是,什么是健康?健康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很多家长并不是完全明白。过去,人们往往单纯从生物医学的观点来考虑,认为体格健壮或者没有生物疾病,就是健康。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以及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健康有了全面的新的认识。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曾对健康下了这样的定义:"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而且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进一步达到完全康宁。"这一新概念表明健康不仅指生理健康更为重要,如果一个生理残疾的人,有了健康的心理,他就能以乐观的情绪,坚强的毅力,去克服种种困难,正确面对人生,有的还成为生活的强者。但如果一个人心理不健康,有人格和行为障碍,轻者使生理健康受到影响,严重者还会自己毁灭自己的躯体,酿成悲剧。
那么,究竟怎样才算是心理健康呢?心理健康,一般是指人的智力正常,情绪良好,个性健全,能适应环境,人际关系协调,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标准的心理状态。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① 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客观的评价。心理健康的人,对自己的长处、短处,自己的个性特点,都有一个现实的、正确的认识。知道自己能干什么,适合干什么;对于办不到的事,也不会苛求自己。
② 有自信自立精神,有自我发展的心理动力。心理健康的人,一般都明确的生活目标,有自我发展的驱动力。因此,在困难和逆境面前能调整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冷静对待和处理各种复杂的问题,并不断前进。
③ 能和他人友好相处,善于协调人际关系。心理健康的人,对人对事都能采取和睦相处、友好对待、克已让人的态度;对人际交往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能采取友好宽容的、公平的、有理有节的方式处理,容易与他人合作和相处。
④ 主动适应环境,顺应社会需要。心理健康的人,能够自觉地调整个人和环境的关系,不是环境顺应自己,而是使自己适应环境。在任何复杂的环境中,一方面保持自己人格、个性上的特点;另一方面,又有扬长避短、适应环境需要的应变能力,无论是在艰苦的逆境中,还是在顺利环境中,都能很好地发展自己。
判断一个人是否心理健康,很难用一个统一标准来衡量,所以一般学者认为,应以整个行为的适应情况为基准,而不要过分看重个别症状的有无。了解了心理健康的基本内涵,就可以帮助判断自己的心理健康善状况,并采取相应的心理卫生保健措施,从而达到身心全面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