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改变技术 矫正不正常举止
行为改变技术的理论与应用,已是相当具有历史与实证研究结果证实的领域。继上篇(九月十七日)讨论在多层次班级经营中,如何运用行为改变技术中的「代币法」与「忽视法」,矫正身心障碍儿童的特殊行为后,今天我们将继续探讨其它可运用的策略:一、隔离法
隔离法是藉由取消某人获得注意与奖赏的机会,以减少其不适当行为发生次数的一种方法,通常循1.明确界定目标;2.测量行为;3.订定终点行为;4.决定隔离地点与时间长短;5.与被施行对象解释施行原因与讨论施行方式;6.实施隔离等步骤来进行。在实施过程中宜注意下列要点:
(一)安全原则:实施隔离地点以教师或家长能监视安全的范围为主。若在家中,可能厨房、厕所都有安全上的顾虑,可于餐厅或客厅中放置一呼拉圈,命孩子隔离于其中且面对墙壁,若遵守规则便称赞,并告知违反规则就延长时间或采其它惩罚方式。
(二)参与原则:一方面须与学生讨论欲实施隔离的原因及施行方式,学生可以明确了解老师的要求,同时明白若在隔离时再度违反规则可能发生的后果。一方面以不妨碍该生之受教权,仍可参与班级活动为原则。例如:教室中的四个角落或是讲桌旁黑板前的位置会是较好的教室隔离地点,应避免在教室外的走廊上。
(三)时间短但次数不限原则:每次隔离可以时间短但不限次数,避免长时间的隔离会有教师所无法预期的状况发生,或是学生已忘记当时为何被隔离的原因。若在隔离后,行为有改善,令其回到原来位置,反使学生较有反省及改善行为的可能。
二、过度矫正法
指塑造一个比错误发生前更好情境的一种方式,也是让学生学会自我负责的方式。例如:学生若打破教室玻璃,除了得赔玻璃钱外,还必须从此负责玻璃的清洁工作。因此所有矫正行为必须和错误行为产生关联,学生才能藉此反省,而非因惩罚而恼羞成怒。但矫正之前的讨论与示范,与矫正之后的称赞是非常重要的,其目的是让孩子由惩罚中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
就过度矫正法而言,例如:老师在学校中记录孩子走动或做其它事(如故意于上课中不断要求上厕所或喝水)的时间,要求孩子在上课中占用了多少时间就要在下课时还给老师,让孩子不能达到故意做其它事而不用上课之目的。所有的处罚必须与孩子本身的过失行为有关,而不是因孩子不专心上课罚他写作业或做其它事,因这与孩子的过失行为无关,孩子容易因此恼羞成怒或无法体会惩罚的意义。
对于说谎或偷窃行为,如果孩子的谎话与课业有关,采用过度矫正法的方式是要孩子去补写作业,或与老师讨论作业内容,向孩子强调这是「我们」要去解决的问题,而不要贬低孩子。
三、轶事记录法
藉由记录其不适当行为的每日发生时间、方式、次数等细节,帮助学生自我观察与自我反省,以减低其不适当行为的出现次数。记录其每日不适当行为的过程,只要掌握不适当行为忠实描述,适当行为则详细描述的原则即可,如此可导引学生往目标行为接近。例如:甲生很喜欢骂脏话,只要记录其每日骂脏话的时间、地点、对象、内容,中间若有说好话或是友爱同学行为则详细描述,并加正面评语;每日放学前请学生看完自己当日记录并签名,此法虽然颇耗教师时间,但实施起来颇具效果(可参考所附「轶事记录表」格式记录)。
四、自我控制法
即藉由训练学生自我观察、自我增强、自我惩罚、替代反应、刺激控制、自我指导等方法以达改善其行为的目的。
(一)自我观察:应请学生观察其正向行为出现的次数,藉由正向行为次数的增加以减少其负向行为,同时因其观察的行为符合目标的正向行为,学生除可藉此了解目标行为的真义外,也会因其观察的正向行为,较不易产生类似记录负向行为时自我防卫式的说谎行为。例如:常以粗暴态度面对同学的行为,可让其观察每天做了多少友爱同学的行为,同时具体明订「友爱同学」的定义以利其遵循。
(二)自我增强:须掌握任何增强物或制度均需与目标行为有关的原则,常忘了带作业本的同学,在其记得带作业本后,应奖励有教师签名的作业本,使其更乐于带作业本上学。
(三)自我惩罚:须符合前述过度矫正法的原则,即所有惩罚皆须与过失行为有关,同时在学生无法确实执行原定的惩罚行为时,教师及家长可扮演监督的角色。
(四)替代反应:训练学生先模拟欲出现不适当行为时可能有的替代反应。我们可以让学生设定自己想骂脏话时,改为在心里骂或写下来,想动手打人时,先在心里数「一、二、三」,或是改为撕纸、写下生气的感觉等来发泄愤怒。
(五)刺激控制:协助学生控制会引发不适当行为的人、事、物出现,例如班上两个同学常起冲突,将他们的坐位隔远些,同时要一个同学尽量走教室前门出入,一个尽量走教室后门出入,会是可行的方法之一。
(六)自我指导:良好自我指导语的设计,可激发学生向上潜能,同时内化为其人格特质的一部分。例如对满口脏话的孩子,其自我指导语可以是:「我是好孩子,我只说好话。」对暴力行为的孩子,自我指导语可以是:「我是好学生,我会友爱同学。」设定自我指导语应同时将孩子的个性与背景纳入考虑。当教师及学生每次都能在不当行为出现时提示指导语,久而久之便易成为其行为的一部分,进而达到行为改善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