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类观点看特教(六)
20-6上课应该很好玩 ─ 轻松快乐教与学
另类观点看特教 6
■上课应该很好玩 ─ 轻松快乐教与学
文/曾意清(特殊教育个人工作坊)
启智班的老师在班上常会遇到各种障碍类型的孩子,或者孩子的学习能力高高低低,注意力也长短不一,老师非得十八般武艺样样俱全,会唱、会跳、会教,可能还要很会玩,才能应付各种状况,用各种有趣方式,来吸引孩子开开心心的学习。
我曾经教过一个低年级的班,学生人数不多,孩子的异质性却很大,有常常一溜烟就跑掉的自闭症孩子,有羞涩内向的唐氏症孩子,有反应回路较慢的智能障碍孩子,还有能言善道却有注意缺陷的孩子;其中最令老师头痛的是一个身体状况不佳的小女生萱萱,她因为有着严重的过敏体质,稍一不适就打喷嚏、鼻塞,严重时常会引发气喘或头痛,再加上家人的包容,使她常常出现不适当的情绪反应,会赖在地上哭闹耍赖,或拉扯自己的头发,一抓就是一大把,令老师和妈妈既心急又心疼,班上的教学也常常因为处理她的状况而中断。
经历几番充满挫折感的教学之后,我深深的警觉到,如果不改变原有的教学方式,只怕班上的孩子和老师自己,都将在萱萱的哭闹中度日,教学和学习的兴致一定大受影响,如何让她能快乐有效的学习呢?
我观察到在各种上课的情境中,音乐律动是萱萱状况最少的课程,整堂课四十分钟,她可以开心的唱唱跳跳,不哭不闹不打人,甚至老师对于游戏规则的坚持,萱萱都可以勉强遵守,课堂里充满了少有的平静和笑声。于是,我把音乐律动课程和语文课程结合起来,把原本坐着上课的语文课程,搬到游戏区的大地垫上玩游戏,还把一些简单的课文套上了通俗儿歌的谱(如小星星、三轮车、两只老虎等),或改编成孩子可以琅琅上口的童诗,来吸引孩子的学习兴趣。原本是坐着进行的认字认词活动,我也设计了几个简单易玩的游戏,让孩子浑然不觉是在上课。底下我举一些例子说明:
活动一、找好朋友游戏(配对活动)
在地上散放几个呼拉圈,圈内放了一张生词卡,孩子抽一张图卡,一边唱歌(或朗诵课文),一边绕着呼拉圈外围走动,听到老师敲一声大鼓,就赶紧找到和手中图卡配对的生词,跳进圈圈中站好,老师再请小朋友读出圈圈里的生词来。 同样活动,也可以把图、词卡的位置交换,或找出成对的字卡、图卡或形状等。
活动二、跳房子游戏(认读活动)
把呼拉圈排成一长列,圈圈中各放一张生词卡,请小朋友轮流出来跳圈圈,每跳一个圈圈,必须读出圈圈中的生词,老师也可以给予认读的提示或扶持她跳圈圈;孩子跳到最后一个圈圈,可以跳出去或转身再跳回来。能力好一些的孩子也可以试着丢掷沙包,再一边读一边跳到自己的沙包处,捡起沙包折返回来。边跳边玩的活动,是个很好的大肌肉活动,也使得原本害羞或反应较慢的孩子不会「ㄍㄧㄥ」在一旁,读生词的时候会比平常更大声,更有信心呢!
活动三、碰碰乐游戏Bump!(认读活动)
把呼拉圈排成一个圆,圈圈中各放一张生词卡,小朋友和老师站在圈圈中,由老师开始一边拍铃鼓,一边读出生词,再顺着右手的方向传出铃鼓,轮流请小朋友一边拍一边读过去。最后一个小朋友读完后,大家一起大喊「Bump!」,就向右手边移跳一个圈圈,再重复这项活动。好玩的关键是在大喊「Bump!」时塑造出刺激紧张的气氛,尽管游戏很简单,孩子也玩得不亦乐乎。
边唱、边跳、边玩的音乐、语文课,使得小萱萱可以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也改善孩子在注意力不足和说话音律方面的困难,由团体的游戏中,更慢慢培养了孩子对游戏规则的服从性,真可说是一举数得。谁说上课一定得坐着?老师和小朋友都可以选择「快乐教」与「快乐学」的形态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