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能力与非惯例性口语行为沟通功能结果之分析
以下拟就语言能力和非惯例性口语行为沟通功能的相关进行探讨,并分别从沟通功能类别数与沟通功能类
分别从沟通功能类别数与沟通功能类
型两方面进行分析比较,最后透过质性数据补充说明。
(一)沟通功能类别数结果之分析
表六  高低组自闭症儿童UVB沟通功能类别数之比较
| 功能 年 龄 组  代号 | 规范行为 | 社会互动 | 共同注意力 | 沟通功能类别数 | |||||||||||||
| 要 求 物 品 | 要 求 活 动 | 抗 议 拒 绝 | 维 持 互 动 | 肯 定 | 致 敬 欢 迎 | 放 声 思 考 | 要 求 允 许 | 要 求 协 助 | 寻 求 注 意 | 要 求 讯 息 | 描 述 | 表 达 情 绪 | |||||
| 7 岁 组 | A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 | ||
| B1 |  |  |  | ◎ | ◎ |  | ◎ |  | ◎ |  |  |  |  | 4 | |||
| 8 岁 组 | A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1 | ||
| B2 | ◎ |  | ◎ | ◎ | ◎ | ◎ | ◎ |  |  |  |  | ◎ |  | 7 | |||
| 9 岁 组 | 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8 | ||
| B3 |  | ◎ | ◎ | ◎ | ◎ |  | ◎ |  |  |  |  |  |  | 5 | |||
| 10 岁 组 | A4 |  | ◎ |  | ◎ | ◎ |  | ◎ |  | ◎ |  | ◎ |  | ◎ | 7 | ||
| B4 | ◎ | ◎ | ◎ | ◎ | ◎ |  | ◎ | ◎ |  |  |  | ◎ |  | 8 | |||
| 11 岁 A 组 | A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 | ||
| B5 |  |  | ◎ | ◎ | ◎ |  |  |  |  |  |  |  | ◎ | 4 | |||
| 11 岁 B 组 | A6 |  |  | ◎ | ◎ |  |  |  |  |  |  |  | ◎ |  | 3 | ||
| B6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 | |||
| 高组 | 4 | 5 | 4 | 5 | 6 | 1 | 5 | 2 | 3 | 3 | 3 | 2 | 5 | 48 | |||
| 低组 | 3 | 4 | 5 | 6 | 5 | 1 | 5 | 2 | 2 | 0 | 1 | 3 | 1 | 38 | |||
| 总次数 | 7 | 9 | 9 | 11 | 11 | 2 | 10 | 4 | 5 | 3 | 4 | 5 | 6 | 36 | |||
由表六得知,低组个案的沟通功能类别数范围介于4至10种之间,总共出现12种沟通功能,仅「寻求注意」
在观察期间没有发觉;高组个案的沟通功能类别数的范围介于3至11种之间,且所有的沟通功能类型皆出现。沟通功能中出现最多的是维持互动及肯定,各有11人次出现;出现最少的是致敬欢迎,仅有2人次。进一步分析发现,高组中所有的个案均具有的功能是肯定,最少的是致敬欢迎,仅有A5出现;低组中,所有个案均出现维持互动的沟通功能,而没有出现的则是寻求注意。
进一步比较每一年龄组,发现高组个案在七岁组、八岁组、九岁组和十一岁A组的沟通功能类别数多于 低组。藉由U考验对高低两组的个案,进行无母数统计分析,得到P=.627(a>05);显示高组自闭症儿童沟通功能类别数和低组个案相较之下没有显著差异。
Wetherby与Prutting(1984)研究四位七岁到十一岁的自闭症儿童时发现,随着年龄及语言能力的增加,自闭症儿童的沟通功能类别数亦会 随着增多。本研究的考验结果和Wetherby与Prutting(1984)的结果并不一致,可能的原因为前述高组的一般口语表达次数为低组的1.7倍,明显高组主要以一般口表达为主,而本研究所探讨的沟通功能仅锁定在非惯例性口语行为,并未将高组个案沟通时的一般口语的语言样本纳入所造成。换言之,随着年龄增加,高组个案整体语言能力提高,藉由惯例性口语表达各种功能的可能性增大,而用非惯例性口语行为的可能性自然而然也会下降,所以造成沟通功能类别数没有和低组显著差异的原因。
(二)沟通功能类型结果之分析
由表七显示,规范行为共出现73次,社会互动共出现193次,共同注意力共出现36次; 而高组自闭症儿童在规范行为共出现36次、社会互动99次及共同注意力的出现30次;低组自闭症儿童在规范行为则出现37次、社会互动94次及共同注意力6次。
    由表七得知,无论是高、低组个案的非惯例性口语行为主要的沟通功能皆以社会互动的沟通功能出现率最高;分别为60﹪与68.6﹪。此外,高低两组在共同注意力方面的出现率均最低;分别是18.2﹪及4.4﹪,但高功能组的共同注意力次数为30次,较低组儿童6次多。以下将分别针对非惯例性口语行为中的规范行为、社会互动及共同注意力做进一步的说明。
1.语言能力与规范行为功能结果之分析
表八显示在规范行为沟通功能 方面,高组要求活动的出现率最高(41.7%),其次是抗议拒绝(30.6%),最低的是要求物品(27.7%);而     低组则以抗议拒绝的出现率最高(47.4%),其次是要求物品(32.4%)最低的是要求活动(18.4%)。透过U考验,针对两组的规范行为进行无母数统计分析,得到P=1(a>.05);显示高组自闭症儿童的规范行为沟通功能和低组并没有显著差异。
表七  高、低组自闭症儿童沟通功能类型之比较
|   沟通   功能 语言 | 规范行为 | 社会互动 | 共同注意力 | 总计 | ||||||||||||||||||
| 要 求 物 品 | 要 求 活 动 | 抗 议 拒 绝 | 维 持 互 动 | 肯 定 | 致 敬 欢 迎 | 放 声 思 考 | 要 求 允 许 | 要 求 协 助 | 寻 求 注 意 | 要 求 讯 息 | 描 述 | 表 达 情 绪 | ||||||||||
| 高组 | 次 数 | 10 | 15 | 11 | 23 | 23 | 1 | 15 | 13 | 11 | 13 | 7 | 6 | 17 | 165 | |||||||
| 36 | 99 | 30 | ||||||||||||||||||||
| 百 分 比 | 6.0 | 9.1 | 6.7  | 13.9 | 13.9 | 0.6 | 9.1 | 7.9 | 6.7 | 7.9 | 4.2 | 3.6 | 10.4 | 100 | ||||||||
| 21.8 | 60 | 18.2 |  | |||||||||||||||||||
| 低组 | 次 数 | 13 | 7 | 17 | 46 | 28 | 1 | 13 | 3 | 3 | 0 | 1 | 4 | 1 | 137 | |||||||
| 37 | 94 | 6 |  | |||||||||||||||||||
| 百 分 比 | 9.5 | 5.1 | 12.4 | 33.6 | 20.4 | 0.7 | 9.5 | 1.5 | 2.2 | 0 | 0.7 | 3.0 | 0.7 | 100 | ||||||||
| 27.0 | 68.6 | 4.4 |  | |||||||||||||||||||
| 总计 | 次 数 | 23 | 22 | 28 | 69 | 51 | 2 | 28 | 16 | 14 | 13 | 8 | 10 | 18 | 302 | |||||||
| 73 | 193 | 36 |  | |||||||||||||||||||
| 百 分 比 | 7.6 | 7.3 | 9.3 | 22.8 | 16.9 | 0.7 | 9.3 | 5.3 | 4.6 | 4.3 | 2.6 | 3.3 | 6.0 | 100 | ||||||||
| 24.2 | 63.9 | 11.9 |  | |||||||||||||||||||
*  灰色表示百分比(单位: %)
表八  高、低组自闭症儿童规范行为沟通功能之比较
|       功能类别 个案 | 要求物品 | 要求活动 | 抗议拒绝 | 总计 | |
| A1 | 7 | 1 | 2 | 10 | |
| B1 | 0 | 0 | 0 | 0 | |
| A2 | 1 | 4 | 3 | 8 | |
| B2 | 6 | 0 | 3 | 9 | |
| A3 | 1 | 5 | 5 | 11 | |
| B3 | 0 | 1 | 6 | 7 | |
| A4 | 0 | 3 | 0 | 3 | |
| B4 | 6 | 5 | 3 | 14 | |
| A5 | 1 | 2 | 1 | 4 | |
| B5 | 0 | 0 | 3 | 3 | |
| A6 | 0 | 0 | 0 | 0 | |
| B6 | 1 | 1 | 3 | 5 | |
| 高组 | 次数 | 10 | 15 | 11 | 36 | 
| 百分比 | 27.7 | 41.7 | 30.6 | 100 | |
| 低组 | 次数 | 13 | 7 | 17 | 37 | 
| 百分比 | 32.4 | 18.9 | 48.7 | 100 | |
| 总次数 | 23 | 22 | 28 | 73 | |
*  灰色表示百分比(单位: %)
2.语言能力与社会互动功能之分析
由表九得知,高组的社会互动沟通功能,以维持互动(23.2%)肯定(23.2%)、放声思考(15.3%)、要求允许(13.1%)和寻求注意(13.1%)、要求协助(11.1%)等六项为主,合计99%。至于低组则以维持互动(48.9%)、肯定(29.8%)和放声思考(13.8%)等三项功能为主,共占92.5%。透过U考验进行无母数统计分析,发现两组无论在整体的社会互动或是细部的维持互动、肯定、致敬欢迎、放声思考、要求允许、要求协助及寻求注意等沟通功能皆没有显著差异(P>.05);显示高组自闭症儿童的社会互动沟通功能和低组并没有显著差异。
表九  高、低功能自闭症儿童社会互动沟通功能之比较
|        功能   类别 个案 | 维持 互动 | 肯定 | 致敬 欢迎 | 放声 思考 | 要求 允许 | 要求 协助 | 寻求 注意 | 总计 | |
| A1 | 4 | 6 | 0 | 3 | 0 | 7 | 2 | 22 | |
| B1 | 8 | 4 | 0 | 4 | 0 | 2 | 0 | 18 | |
| A2 | 2 | 2 | 0 | 1 | 12 | 1 | 10 | 28 | |
| B2 | 3 | 4 | 1 | 3 | 0 | 0 | 0 | 10 | |
| A3 | 10 | 3 | 0 | 2 | 1 | 0 | 0 | 6 | |
| B3 | 4 | 7 | 0 | 3 | 0 | 0 | 0 | 10 | |
| A4 | 1 | 6 | 0 | 3 | 0 | 3 | 0 | 13 | |
| B4 | 2 | 5 | 0 | 1 | 2 | 0 | 0 | 10 | |
| A5 | 2 | 4 | 1 | 6 | 0 | 0 | 1 | 14 | |
| B5 | 11 | 3 | 0 | 0 | 0 | 0 | 0 | 14 | |
| A6 | 4 | 2 | 0 | 0 | 0 | 0 | 0 | 6 | |
| B6 | 18 | 5 | 0 | 2 | 1 | 1 | 0 | 27 | |
| 高组 | 次数 | 23 | 23 | 1 | 15 | 13 | 11 | 13 | 99 | 
| 百分比 | 23.2 | 23.2 | 1.0 | 15.3 | 13.1 | 11.1 | 13.1 | 100 | |
| 低组 | 次数 | 46 | 28 | 1 | 13 | 3 | 3 | 0 | 94 | 
| 百分比 | 48.9 | 29.8 | 1.1 | 13.8 | 3.2 | 3.2 | 0 | 100 | |
| 总次数 | 69 | 51 | 2 | 28 | 16 | 14 | 13 |  | |
*  灰色表示百分比(单位: %)
3.语言能力与共同注意力功能之分析
表十显示在共同注意力沟通功能方面,高组的总表达次数多于低组的
自闭症儿童,且以表达情绪最多(17次),其次为要求讯息(7次),描述最少(6次);而低组儿童则以描述最多(4次),要求讯息(1次)和表达情绪最少(1次)。
表十 高、低功能自闭症儿童共同注意力沟通功能之比较
|       功能类别 个案 | 要求讯息 | 描述 | 表达情绪 | 总计 | |
| A1 | 0 | 3 | 2 | 5 | |
| B1 | 0 | 0 | 0 | 0 | |
| A2 | 5 | 0 | 1 | 6 | |
| B2 | 0 | 1 | 0 | 1 | |
| A3 | 0 | 0 | 6 | 6 | |
| B3 | 0 | 0 | 0 | 0 | |
| A4 | 1 | 0 | 3 | 4 | |
| B4 | 0 | 1 | 0 | 1 | |
| A5 | 0 | 3 | 5 | 8 | |
| B5 | 0 | 0 | 1 | 1 | |
| A6 | 1 | 0 | 0 | 1 | |
| B6 | 1 | 2 | 0 | 3 | |
| 高组 | 次数 | 7 | 6 | 17 | 30 | 
| 百分比 | 23.3 | 20 | 56.7 | 100 | |
| 低组 | 次数 | 1 | 4 | 1 | 6 | 
| 百分比 | 16.7 | 66.6 | 16.7 | 100 | |
*  灰色表示百分比(单位: %)
透过U考验分别针对共同注意力及其细部功能进行无母数统计分析,发现两组除了共同注意力有显著差异外,得到P=.009**(a<.01);显示高组个案的共同注意力沟通功能和低组个案有极显著差异。除此之外,两组的表达情绪沟通功能透过U考验之后,得到P=.026*(a<.05);显示两组之间亦有显著差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