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提升了,孩子长大了
源源是个活泼可爱的小男孩,已经一年级的他却挂着一脸的稚嫩。可这个小灵精给家里带来了许多困惑。
源源上幼儿园时,学会了用拼音查字典的方法,可怎么也找不到指定的页码。上了学以后,写字东倒西歪,边写边玩;做数学题时加减号时常弄混,39抄成93,106读的时候还对,可写的时候就成16了;做拼音时b、d、p、q经常混淆;应用题也是读得很毛糙,一知半解就开始做题,所以经常作错。因此考试总是因为这些“小马虎”、“不专心”而丢分,使成绩日渐低落。
在生活方面,源源比较胆小,不愿和陌生人说话;有错时也不愿意承认;有些事越不让他做,他就越做;做事情也很慢,拖拖拉拉;缺乏积极性,竞争的意识也不是很强。
其实源源给人的感觉并不笨,能说会道,可就不知为什么有这么多问题。家长甚至怀疑是否是上学早了。后来源源的班主任听了刘弘白博士的报告,建议家长来台湾刘氏儿童发展中心哈尔滨分部—小清华学校咨询一下。通过孙校长的细心观察和刘弘白博士的专业测评分析,原来孩子是视觉能力和运动能力不足,影响了源源的学习和生活。
我们发现他视觉的分辨和视觉的广度不足,造成了书写混淆、加减号易混、读东西丢字落行的状况。已经6岁的他视觉能力只有5岁左右,运动能力也刚刚4岁。也就是说他的理解能力就只有5岁,活动方式像一个4岁的孩子。那让他怎么去应付一年级的功课和那些很多比划组成的、复杂的中国汉字呢!读东西丢字落行就已经让语句不通顺,再加上不认识、不理解的汉字,文章的意义可能大有改变。实际上这些都是由于视觉能力不足所造成。行为的幼稚、任性,好动贪玩,都是因为运动能力的不足所造成,他看起来就像个小孩子,如果把它看成4岁的孩子就不觉得怪了,由于他对空间的体会还不够,所以他总是需要去动才可以体会周围的环境,正因为他动得不够才会总是在动。
根据源源的能力特点,我们第一周期的训练进行了抄画、仿绘、丢接球、拍球、翻滚、平衡木等项目的训练,一个周期下来,他从只能画简单的线条图案到能画一些复杂的图案,好动的情况也有一点改变。依据复测的情况我们对训练的计划作了一定的改变,加入了跳绳、托球、跨球、对称画等内容。第二周期下来,很多复杂线条组成的图案他都可以做了,他的字也写得比较好了,认字的速度也快了很多,但阅读时丢字、跳行的情况还偶尔出现。孙校长根据这种情况对他的训练计划进行了调整。在第三期结束的时候,他的视觉能力已有8岁半,运动能力也有到技巧了。他的阅读基本不跳行、丢字了,同时他的理解能力也提高了,不会做的题也不像以前无论怎么讲他还是不明白,有些难点他自己也能理解消化。性格方面也不再胆小,肯于与新认识的朋友说话,有错时也肯于承认,接受新事物的方面也有明显的进步。见到他人会主动打招呼,离开时会跟大家说再见,做事时也会用礼貌用语。很久没跟他接触的人都会说他看起来长大了。
源源的妈妈说:“现在学校教部首查字法,他马上就会了,这期间从来没有给他练习过;写字也本来想让他上书法班,可孙校长没有让我去,训练过后,他的字有了很大的变化,规矩了很多,都写到格子里了。最主要的是他的逻辑思维增强了,对问题的分析理解都有很大的提高。并且孙老师教会了我怎样理解孩子,怎样发现问题去帮助孩子,光发脾气是不行的,这样会使自己越来越手足无措,只有去真正的了解他帮助他才能使他快快长大。”
老师和家长都相信现在已经7岁的源源如果“视”(视觉能力)、“听”(听觉能力)、“动”(运动能力)能力均超龄2岁,对以前不会的知识重新整理补齐,他学习时会变得轻松,对新知识的掌握会更快。给人的感觉也会比较成熟,会懂得与人交往,处理事情也会像大孩子一样。
因此,刘弘白博士强调,所谓的“不用功”、“马虎”、“不专心”经常不是孩子学业不振的主要原因,“不能”才是症结所在,如果能及早使孩子接受能力测评,找出他“不能”的原因及早训练,孩子的成功将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