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提示在自闭症大运动训练中的运用
9月案例——视觉提示在自闭症大运动训练中的运用(一)
本学期,我负责本校小班自闭症学生的大运动训练课程。根据以往的观察,小班的自闭症学生,在训练中更容易出现注意力分散的问题。具体表现是,学生不注意听老师对训练项目的介绍,不知道训练顺序;训练过程中,由于没能认真听老师讲解要求,所以导致训练效率不高,秩序混乱等情况。针对这些现象,我尝试了许多方法,最后发现,通过视觉提示来解决学生由于注意力不集中,无法了解训练内容即要求的问题,还是比较有效的。
是什么影响了学生们的关注?我想是情绪。那又是什么影响了学生们的情绪呢?是干预方法。孤独症的训练无外乎两点,学习状态的调整和学习能力的建立。人们形容孤独症和智障儿童的区别时说:智障常常是学不会,孤独症是不想学。于是我思考,不想学的原因是什么?答案是学习状态不具备。所以决定从学生学习状态的调整上入手。
调整学生的学习状态,解决他们的关注问题是根本。由于学生之前没有接受过有关视觉提示的训练,所以我将训练重点放在让学生养成观看提示图片的习惯上面。自闭症学生对视觉空间符号学习有优势。因此,给予清楚的、具体的、一眼就知道要做什么的视觉材料,让其专注在最重要的部分,使学生易于理解,进而有效训练并减少造成分心的学习环境刺激,来提升学生的关注能力。
自闭症学生的组织能力及问题解决能力本来就较弱,再加上他们不能注意听老师的讲解和指令,在训练时就会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要怎么做。依据其视觉符号学习能力较强的特点,采用视觉提示的方式,提前告知他们活动的顺序(先……再……)及活动规则,即可以使训练更高效,又可以避免反复纠正导致学生出现厌烦的情绪,进而提高他们独立完成训练内容的能力。
通过这一个月的训练,我所教的小班自闭症学生里,已经有人基本养成了观看提示图片的习惯。但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我发现一部分学生还是只能在老师的反复提醒下,才能去看一眼图片。而绝大部分学生,在训练过程中,往往会忽视掉提醒他们活动规则的图片。还是不能解决让学生清楚的知道怎么做的问题,分析原因,我感觉活动过程中的图片应该更加清晰,简明的说明问题。而一些繁琐的图片所起到的效果,不一定会比几行字更好。我会在下个月继续实践,争取尽快找到适合他们的提示方法。
本学期,我负责本校小班自闭症学生的大运动训练课程。根据以往的观察,小班的自闭症学生,在训练中更容易出现注意力分散的问题。具体表现是,学生不注意听老师对训练项目的介绍,不知道训练顺序;训练过程中,由于没能认真听老师讲解要求,所以导致训练效率不高,秩序混乱等情况。针对这些现象,我尝试了许多方法,最后发现,通过视觉提示来解决学生由于注意力不集中,无法了解训练内容即要求的问题,还是比较有效的。
是什么影响了学生们的关注?我想是情绪。那又是什么影响了学生们的情绪呢?是干预方法。孤独症的训练无外乎两点,学习状态的调整和学习能力的建立。人们形容孤独症和智障儿童的区别时说:智障常常是学不会,孤独症是不想学。于是我思考,不想学的原因是什么?答案是学习状态不具备。所以决定从学生学习状态的调整上入手。
调整学生的学习状态,解决他们的关注问题是根本。由于学生之前没有接受过有关视觉提示的训练,所以我将训练重点放在让学生养成观看提示图片的习惯上面。自闭症学生对视觉空间符号学习有优势。因此,给予清楚的、具体的、一眼就知道要做什么的视觉材料,让其专注在最重要的部分,使学生易于理解,进而有效训练并减少造成分心的学习环境刺激,来提升学生的关注能力。
自闭症学生的组织能力及问题解决能力本来就较弱,再加上他们不能注意听老师的讲解和指令,在训练时就会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要怎么做。依据其视觉符号学习能力较强的特点,采用视觉提示的方式,提前告知他们活动的顺序(先……再……)及活动规则,即可以使训练更高效,又可以避免反复纠正导致学生出现厌烦的情绪,进而提高他们独立完成训练内容的能力。
我相信,慢慢的,随着他基本能力的提高,他的关注度也会越来越高的。因为他必须有一定的行动能力、认知理解能力他才能感知和体验到一些事情的真正含义和乐趣,而只有让他能够感知到新鲜与乐趣的东西他才会主动去关注。我觉得关注能力和具体能力好像有点互为因果,如果能形成一个正向反馈,对学生的发展一定是非常有好处的,而其中“关注能力”又是最核心的能力,是需要时时刻刻注意保护与鼓励的。
#p#分页标题#e# 10月案例——视觉提示在自闭症大运动训练中的运用(二)
如果将这一学期的训练课程分为三个阶段,阶段一,培养自闭症学生使用视觉提示的习惯,可依据提示了解任务的顺序、内容即要求。阶段二,培养自闭症学生在任务进行中,通过视觉提示了解重点及注意事项的意识,培养自闭症学生进行量化记录的习惯。阶段三,逐渐脱离语言提示,锻炼自闭症学生通过视觉提示,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通过九月、十月的训练,我所教的六名学生中,已有三人完成第一阶段的训练目标,并可以在训练活动完成后进行标示。三人具体的表现为:
小A可在上课时主动观看,提示板,说出训练活动的顺序即内容。在活动进行前,在无语言提示的情况下,可根据视觉提示,使用“先……再……”的句式说出活动要求。活动进行中可很好的记住并达到要求。当听到老师说“我们要开始做下一项活动”时,偶尔可以主动将提示图片翻过来,以示完成。
小T在老师的提醒下也可以在训练开始前,正确的说出活动顺序即内容。训练过程中,当老师提问“我们正在做什么”或“我们下一项要做什么”时,可以主动通过观看提示图片来进行回答。训练当中,可通过老师引导,使用“先……再……”的句式说出活动要求。活动完成时,老师只需提醒他“我们完成活动要怎么表示?”,就可以按要求将图片翻过来。
小L在六人当中的识字量最多,也是唯一以观看以文字形式提示的学生。但他的情绪行为问题比较严重,注意力很不集中。所以在表现上不如上面两人突出。小L同小T一样,可以在老师的提醒下正确的说出活动顺序即内容,说出活动的要求,完成活动后的标识。但通常需要反复喊他的名字,提出指令才行。 除他们三人之外,其他同学由于种种原因,在训练目标的达成上,不是十分理想。但考虑完成度已达50%,所以决定在11月份依然向下进行。
通过前两个月的训练,我发现他们在活动进行时,使用视觉提示的能力还是较弱。并且,由于活动内容缺少变化,虽然可以利用提示图片纠正,但还是存在一定的刻板行为。因此,在11月份,我打算尝试将训练活动设计为,在活动进行中,完成任务的要求在随时变化。这一改动与以往的训练相比较,学生不易因为一成不变的训练内容和活动要求产生习惯,而不去注意老师所给出的提示图片。从而加大对他们使用视觉提示的训练的强度。
虽然第一阶段的训练进行的比较顺利,但随着日后训练目标的难度越来越大,我想,整个训练的进展也会随之减慢。但我相信,只要坚持不懈的去做,总有一天,这些孩子可以独立的完成别人交给他们的任务。不管以后的训练有多困难,作为一名特殊教育工作者,只要是对孩子有利的事,都值得我去做。
#p#分页标题#e# 11月案例——视觉提示在自闭症大运动训练中的运用(三)
这个月的主要训练目标是锻炼学生在活动进行中观看视觉提示,了解活动时的重点目标和注意事项。活动采用折返跑的形式,在开始前向学生出示提示图片,要求学生跑到与之相同的图片标志处再返回。经过一个月的训练,学生基本可以按要求完成任务,偶尔会出现因为注意力不集中而忘记图片内容的情况。经老师提醒,学生可以回头看起点的视觉提示,再完成活动。因天气渐冷,学生出勤情况较前一阶段稍差。因此,本月主要参加训练的学生为小A、小T、小L、小C和小Y等人。具体表现如下:
本月训练中,小T的表现最好。训练过程中情绪稳定,能很好的按要求完成训练内容。当他想玩球或想要休息一会而脱离队伍的时候,我们会告诉他还需完成几次才可以这样做。而他也可以立刻投入到训练中来。与前一个月相比,有了很大的进步。
小A在这个月的训练中表现不是很好。在活动进行中,容易发生因注意力不够集中而忘记目标内容的情况。但在对活动顺序的了解上还是要比其他同学强一些。特别是当老师告诉他“这项已经做完了”的时候,能够主动的将图片翻过来以示完成。
小L和小C还是由于情绪问题行为问题,课上经常不听指令,不按照要求去做。但小L在经过老师提醒投入训练后,还是可以很好的完成任务,出错的情况较小A要少一些。小C十分喜欢大龙球,当他想要玩球而不参加训练时,我们会告诉他“只有完成才可以玩球。”
小Y的认知水平在这几人当中较差,而且没有语言表达能力。当老师要他注意观看提示图片的时候,他通常只是用手拍拍图片,而不是真的去看。通过几个月的训练,他虽然还不能脱离老师帮助完成活动要求,但已经可以在用手拍的同时真正去看图了。我认为这一进步对他日后的进步非常的关键。
经过这一个月的训练,我发现我校的自闭症学生在活动进行过程中,还是不能很好的注意提示图片,十分容易走神或被外在因素所干扰。我认为是由于以下两点原因所致:1、从开始到抵达目标图片需要一定的时间,自闭症学生的常见的表现为注意力分散,因此不能很好的对目标图片保持关注;2、当学生没有表达出意愿的时候,缺乏增强物,使得学生在训练中期容易失去兴趣。
综上,在12月的训练中,我打算在延续11月的训练重点,加强自闭症学生在活动进行中观看提示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进行自我量化记录的习惯,并明确告知完成任务的人可以得到奖励,以此增强学生的训练热情,延长他们集中注意力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