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孩子,你该去哪里?
早期康复教育应该怎样选择环境、怎样利用环境呢?学前孤独症儿童家庭教育与幼儿园融合教育的原则与方法。
孤独症儿童一般都会有一个和普通儿童不同的童年岁月,因为从诊断之日起,他们将进入训练过程,这个过程将持续1 0余年甚至更长时间。早期训练为什么特别重要呢?孤独症儿童和普通儿童一样'幼年是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这个时候给予科学的教育,可以促进、帮助孩子大脑的发育。孤独症儿童在3岁左右,一般会出现社会性发展的停滞或者退化,孩子的生理发育进展正常,但是,语言、行为、认知理解、情绪、注意力等开始明显异常。早期干预可以有效地抵制孩子的早期退化,为后来的社会性的继续发展与继续教育,保留最好的心理条件。
“孩子,你该去哪里?”
智力落后的孩子或许很想学会一个东西,他们具有求知的兴趣和动机,也会有很好的配合能力和很好的行为习惯,但是,智力的局限使他们能学会的东西是有限的。相反,孤独症孩子具有接受很多知识的能力,但是,他们却严重缺乏求知兴趣,没有基本的配合能力,他们不会按照我们的要求去学。
很多家长遇到了这样的困惑:到底应该为我的孤独症孩子选择什么样的教育环境呢?孤独症儿童早期到底适宜在家庭里进行教育,还是应该进入特殊机构训练,或者进入普通幼儿园更好呢?
孤独症儿童适宜在哪里接受学前教育,取决于两个方面的条件:第一,孩子本身的情况;第二,家长自身的综合能力。根据这两点判断,在某一阶段可能家庭训练更适合孩子,另一时期也许特殊教育机构更合适;或许普通幼儿园是一些孩子的最佳选择,也许各种环境的组合搭配对另一些孩子更合适,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但是,有两点需要明确:第一,在任何环境里,我们都不能期望孤独症儿童自然而然地接受教育,孩子都需要不同程度别辅助,需要比普通儿童强度更大的教育措施的干预;第二,孩子在任何环境里训练,家长自己都需要和孩子共同学习'同步提高,家长成长的速度要超过孩子的发展速度'只有家长走在孩子的前面,才能为孩子的不断进步提供保障。
在普通幼儿园里
孤独症孩子本性喜欢独处。但是,正常的集体环境会给孩子一种氛围的熏陶和不间断的感知觉刺激,利用孩子对环境的无意注意,让孩子接受丰富的信息刺激,有意识地让孩子处于关注他人和被他人关注的状态下,不允许孩子处于孤独的自我封闭境界中,以此促进孩子社会性的发展——幼儿园环境的这一作用,是其他环境无法替代的。
辅助人员是孩子和环境之间的桥梁,应该注意在生活、活动、课程中帮助孩子适当融人集体。孤独症孩子注意力狭窄,没有主动收集信息和正确反馈信息的能力。在老师和孩子之间,通过辅助人员,第一,可以放大老师的指令,强化信息刺激;第二,可以帮助孩子解释信息,让孩子在理解指令的前提下,做出正确反馈。在孩子和老师之间,辅助人员可以起到维持注意的作用,让孩子的注意具有指向性、持续性。辅助人员可以利用幼儿园的人际氛围,给孤独症孩子提供行为榜样,提供合作的机会。
应该怎样做?
第一,给孩子快乐体验。如果把孩子送人幼儿园,或者孩子的能力相差甚远,或者辅助不到位,孩子在幼儿园很难融人环境,严重的甚至会受到排斥,致使孩子情绪不佳,对幼儿园产#p#分页标题#e#生畏惧心理,抗拒上幼儿园,这样的后果可能是严重的。因为孤独症儿童原本就与人有距离,这种和人在一起的不愉快体验,会让他们更疏远人群。所以,在幼儿园最重要的是让孩子情绪愉快,对人群有亲近感。当孩子有畏惧、不适应或者有其他负面情绪产生时,要马上分析原因,强行坚持让孩子留在幼儿园不是明智的做法。这个时候,孩子的心理保护更重要。
第二,掌握好辅助的重点。幼儿园的主要活动是游戏,但是,让孩子参与游戏并体验快乐是孤独症儿童教育的难点,辅助人员应该心中有数。如果我们花大量的时间辅助孤独症儿童参与游戏,希望以此发展孩子的交往能力,也许是不可行的。辅助的重点应该放在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工具性交往能力的培养及自我意识教育方面,放在培养孩子的情绪体验方面。
第三,辅助是教孩子做,不是替孩子做,不要让孩子形成依赖。所有的辅助都是为了不辅助,当我们辅助的时候,一定要有撤销辅助的计划。对孩子的辅助应该从最简单的辅助开始,如果孩子做不到,再提高辅助的等级,简单辅助有效的,不要使用更复杂的辅助。
第四,孤独症孩子的认知需要特别的强化教育。在幼儿园集体认知课程以外,孤独症儿童需有一定比例的个别教学,这样的效果是最好的。这种个别教学可以满足孩子认知过程的强化与重复的需要。个别化训练可以在家庭进行,也可以在幼儿园进行。
特别提示:
第一,辅助人员要利用幼儿园的场地、器材训练孩子体能,发展孩子的运动协调能力。
第二,辅助人员要利用好同伴作为榜样,让孤独症儿童尽快建立社会行为模仿。
第三,幼儿园个别训练包括在集体中的一对一个别辅助、指导,也包括单独的一对一的课程个别训练,应根据孩子发展的需要,确定融入班级辅导时间与个别课程训练时间的分配。
第四,个别课程训练的内容可以大致分为运动知觉、精细动作、数学能力、语言能力、自然及社会常识学习等几个方面。在上述各个方面的教育活动中,同时贯彻思维训练的目标,并将社会性教育目标有机地融入其中。
第五,给孩子创造表现自己的机会,让孩子在集体中体验角色,体验成功,将语言学习、自我意识培养、行为矫正、交往能力的培养等贯穿于幼儿园生活中。
让更多的孩子实现“近朱者赤”
进入普通幼儿园接受学前教育'是一部分孤独症儿童家长为孩子做出的选择。“近朱者赤”'普通幼儿园对学前孤独症儿童的意义,我们是非常清楚的,但是,到目前为止,可以接纳孤独症儿童的普通幼儿园为数并不多,能有意识地创造适合孤独症儿童教育条件的普通幼儿园,更是少之又少。使普通的幼儿园教师了解孤独症,具有辅助孤独症儿童的能力,使普通幼儿园接纳孤独症儿童,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幼儿园作为普通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相对于中小学校来说,对孤独症儿童的接纳程度普遍是较好的。如果孤独症儿童被排斥于幼儿园之外,主要原因有几个:一是幼儿园担心孤独症儿童的自身安全,因为有的孩子没有危险意识,听指令能力极差,又不会模仿与从众,这会极大地增加幼儿园看护孤独症儿童的难度;二是孤独症儿童的攻击行为会影响到其他儿童的安全,这给幼儿园在协调特殊儿童与一般儿童的家长关系上造成很大压力;三是孤独症儿童的异常行为对幼儿园班级秩序的干扰。即便#p#分页标题#e#排除上述三种情况,班级里特殊儿童的存在超过一定的比例,普通儿童的家长心理往往就会产生变化,出于对自己孩子成长保护的本能,他们会从排斥特殊儿童到最后疏远幼儿园,幼儿园要承担这种无形的压力。因而,孤独症儿童融入普通幼儿园,需要家长和园方的密切合作。
孤独症儿童家长希望孩子被幼儿园接纳,并非仅仅是给孩子找一个托养看护的地方,而是希望利用幼儿园正常教育环境的支持,促进孩子的发展。但是怎样才能实现这个目的呢?
幼儿园“融合教育”,就是将有某种发展障碍的儿童融人班级中,借助正常的教育环境,经过辅助人员的特别辅助或者教师的特别指导,使孩子在幼儿园生活的某些方面实现某种程度上与班级的同步化。融合有广度和深度的要求,融合到什么程度要看孩子的具体情况,要看辅助的程度和师资水平条件。
幼儿园一日生活,一般由日常起居、餐饮,室内外各种集体活动、自由活动,集体课程几个部分组成,融合就应该包括生活融合、活动融合、课程融合三个方面。它们相互区别,也相互联系。孤独症儿童在三个方面的融合上都具有不同的困难,应该在三个方面对不同的孩子提出不同的融合要求。
孤独症儿童的幼儿园融合教育,具有自己的特殊性。最重要的有三点:第一,融合与辅助的侧重点,都应该放在孤独症儿童社会行为规范的学习上;第二,孤独症儿童的幼儿园融合教育应该从幼儿园辐射到家庭教育,因为孤独症儿童的社会性教育是全方位、全时段教育,仅仅依靠幼儿园还不能实现最好的效果;第三,孤独症儿童在普通幼儿园里要达到好的效果,个别辅助是必需的,辅助的程度和形式可以因人而异。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实验幼儿园,在孤独症儿童的融合教育上做出了有益的尝试。他们正在探索的“孤独症儿童幼儿园融合教育方案”,将为普通幼儿园接纳孤独症儿童提供可行的操作方法,为利用幼儿园环境促进孤独症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提供参考模式,也为孤独症儿童家长在普通幼儿园里提高辅助孩子的效果,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思路和建议。未来的10年、20年,孤独症儿童融入普通幼儿园将会是一个普遍的现象。怎样提高普通幼儿园接纳孤独症儿童的能力,提高家长辅助孩子的能力,目前已经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重要课题了。
中国的孤独症儿童融合教育要探索的是,既要尊重孤独症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又要结合中国社会、中国家庭的教育、文化、经济、人力资源等方面的客观情况,在此基础上,充分开拓、利用普通幼儿园可能提供的有限的接纳机会,在保证普通儿童与孤独症儿童协调发展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促进孤独症儿童与环境的融合,为孤独症儿童社会性发展创造可贵的环境条件。
孤独症儿童幼儿园融合教育,需要依赖孤独症教育的专业教师、幼儿园教师和孤独症儿童家庭的密切合作,在相互信任和理解的基础上,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势组合。
首先,孤独症专业教师需要根据幼儿园能提供的整体教育环境,研究每个孤独症儿童的特点,并根据幼儿家庭辅助程度等现实条件,指导幼儿园教师和家长,共同为孤独症儿童制订合理的融合目标。围绕目标的实现,确定合理的融合方式,确定合理的辅助方式,制订具体的集体融合方案与个别训练方案,并落实实施措施。孤独症专业教师还必须延伸指导孤独症儿童的家庭生活及社会活动中的教育,使融合教育的概念突破幼儿园教育局限,形成家园互动、立体化、全方位的学前康复训练。具有孤独症康复教育经验#p#分页标题#e#的专业教师,特别是具有社会性教育理念和教育经验的专业教师,在了解普通幼儿园教育的基础上,都应该具有进行孤独症儿童幼儿园融合教育的指导能力。
其次,幼儿园教师需要了解孤独症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给孤独症儿童家长和孩子以宽容和理解,给孤独症儿童最大限度的个别关注,利用好本班的生活及教育环境,积极地影响孤独症儿童,为孩子与环境的融合创造整体氛围。同时,幼儿园教师还必须协调好班级大多数正常儿童与个别孤独症儿童不同的教育需要,实现他们的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处理好普通教育与特殊教育的相互关系。有教育经验的幼儿园教师,经过对孤独症社会性教育知识的学习,一般可以具有实施孤独症儿童融合教育的能力。
孤独症儿童家长一方面可以直接作为孩子在园教育的辅助者,另一方面,家长又是家庭教育的直接实施者。后者更重要,因为家庭教育的功能和作用显然是幼儿园教育所不能替代的,社会性教育的契机很多在家庭生活中,在家庭为孩子提供的社会活动中。孤独症儿童家长与普通儿童家长的不同,在于我们参与孩子教育的深度和广度要远远超过普通儿童的家长。研究孤独症儿童的成长轨迹和教育方法,把握孩子教育的战略方向,这个角色只能由父母担当。在融合教育过程中,使父母同步获得支持孤独症儿童走出幼儿园以后持续发展的能力,应该是父母本人,也应该是孤独症专业教师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