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游戏中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人际关系发展训练有四个目标:(1)有正常交互作用的语言(2)有真正的友谊(3)有成功的学业和职业生涯(4)自信而独立的人生。这不只是我们机构孩子的父母,也是天底下所有父母对自己孩子未来的最大期望。
人际发展介入的标志在于强调经验分享,社交技巧的训练方式通常只局限于工具性行为:想取得某样东西、某件讯息或刺激物的一种方式。而另一种重要的社会互动行为:经验分享,目的:就是让自己有机会与友伴分享彼此的内心世界。自闭症的孩子会在与他人互动中,试图运用他的工具性剧本,而一旦剧本失效,就会立即变得有情绪、不知所措。
培养经验分享互动的基础是执行社会参照的能力与意愿。社会参照是人际发展介入的三大基本原则之一。社会参照能力使孩子能不断的解读、诠释他与社交搭档间的关系,以判断他与对方协调的程度。
我们要利用各种游戏来帮助孩子,调动孩子积极性,让孩子喜欢互动,对互动交流感兴趣,游戏的设立要有动有静、动静结合,对孩子的节奏感训练有很大益处,更训练了孩子的自控力。
对于一个游戏,并不简简单单是它本身。例如:偷袭游戏。首先要逐渐提高孩子的意愿,去留意他人的位置 ,尽可能减少语言回应,要求孩子参照表情来获取讯息,家长表情要夸张,适当的语言加强非语言的沟通方式,但不是取代。一整天下来,父母会趁着孩子正在做某件事情,或趁他完全忽略他们的时候,跑去偷袭他。如果他们已经靠近孩子,孩子却没看到他们、注意到他们的表情时,他们就会采取行动,像是搔他痒、把帽子戴在他头上盖住他的眼睛,或甚至把他抓起来,让他倒裁葱一会儿。我们谨慎挑选一些不会让孩子太过沉迷以致于忽略父母、也不会令孩子太过厌恶以致于无法立刻恢复的活动。我们的目标是增加孩子的警觉性,而不是惩罚或挫折。在活动进行中,当孩子把眼光定在要来『偷袭』的父母其中一人身上时,这个人就必须定住不动,并且做出一个荒谬的表情和声音来逗孩子笑。接着,父母撤退到一定距离之后,再次开始准备『偷袭』孩子。当孩子开始懂得察觉父母的所在位置时,我们教父母要更会躲一点,他们躲在像是椅子等物体后面,加强游戏的刺激效果。他们故意让孩子玩一个很好玩的单人游戏,然后趁他玩得高兴时,跑去偷袭他。游戏持续到几个星期后,我们明显注意到孩子会抱怨,懂得参照父母,以及任何与他接触的成人,而且是持续的参照。在游戏中的认知训练也对孩子所起的效果很好,竞争意识会迅速推动他们进步,这方面要适当添加。还有的游戏使用语言加强经验分享互动我们经常把语言融入歌唱、宣布事项、数数、朗诵诗歌,以及自我表述(我们要掉下去啦!)之中,作为这些活动的要素之一。我们确保语言能『加强』而非『取代』以视觉为基础的社会参照。
专家们总结了几点用于帮助你的孩子察觉到你,察觉到这个世界,并且建立双向交流:
1. 跟随你孩子的引导且参与他的活动。不管你们在一起做什么,只要他始终引领这个活动。
2. 坚持作你的追随活动。
3. 将你的孩子做的每一件事都当成有意图,有目标性的。家长用回应,(就仿佛这些动作一开始就是有目的性的)来给以孩子的似乎随机的动作赋与新的意义。
4. 帮助孩子做他想做的事.
5. 把你置于孩子的正前方。
6. 投入到孩子发起的或仿作的活动中来,无论它是什么。
7. 参加孩子的(无法停止的)持续不断的玩耍活动。
8. 不要把孩子的回避(离开的行为)或‘不’当作拒绝的意思。
9. 扩展,扩展,再扩展;装哑巴,做错误动作,作你孩子叫你做的的事,干扰她正在做的事。做任何可以使你们的交流继续进行的事。
10. 只要你的孩子在与你交流,就不要中断或改变主题。
11. 坚持要求孩子的一个回应。
12. 用感官-动作 有关的玩耍活动---跳跃,挠痒痒,旋转或摆动,等等-----来引起乐趣。
13. 用感官玩具,构成原因-效果的方式:如,藏起一个玩具,然后让它“魔术”般地再现;掉落一个带铃铛的玩具,你的孩子会听到叮当声;拿一个挠痒痒的鸡毛, 靠近点, 靠近点,再靠近点,直到你最后用它来给你的孩子搔痒.
14. 玩幼儿的游戏,如躲猫猫游戏(一种把脸一躲,一现以逗小孩笑的游戏), '我要抓到你了', 和一种儿童的拍手帮腔游戏等.
15. 继续追寻其他行为上的乐趣,不要妨碍中断任何愉快的体验.
16. 用手势,语调和身体语言来强调你说和做的情感.
17. 试着象接受孩子的正性情感那样来接受孩子的愤怒和抗拒.
18. 用手势表示和解决问题来帮助孩子处理忧愁(分别,受伤害,侵略,丢失,害怕,等等).
希望老师和家长都能在游戏的形式和种类上经常相互交流,让我们的孩子共同进步,而且要在人际关系发展上面有更大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