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幼儿模仿能力,助力全面发展
在幼儿发展的早期,模仿在其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模仿是幼儿反映以及再现他人行为最简单最直接的形式,也是掌握人际互动经验最简单的机制,是幼儿进行一切学习的基础。此外模仿还有助于幼儿习得语言技能、社交技能,提高其创造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在幼儿的身心发展中模仿的作用是尤为突出的。
幼儿在成长过程中会经历很多不同的敏感期,而模仿的敏感期也被称之为“模仿敏感期”。幼儿的模仿敏感期一般会在其1岁左右出现,在3岁左右形成,且这种模仿“敏感期”形成的时期,也是幼儿自我意识形成的关键期,在这一时期,我们要做好示范、引导的作用,多为幼儿展示一些良性行为,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模仿是一切学习的基础,是幼儿习得新技能的一种重要方式,幼儿通过模仿他人来学习知识和技能,它对幼儿的全方面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不论是跟着老师学习知识、画画、唱歌、跳舞、做操,还是跟随他人学习等候排队,每一项都是模仿他人而得来的能力,若是缺乏了模仿这项能力,幼儿就不能吸收大人们乃至整个社会环境中的经验和知识,而且模仿也是幼儿发展同理心的基础,只有你做了和我同样的事情,你才能了解我,才能换位思考。
很多孤独症的孩子正是因为缺少了模仿这项能力,所以被封在了自己的世界里不断的原地打转,缺失了其社会性。
所以在1~3岁这个模仿“敏感期”形成的关键时期,我们一定要多关注幼儿的日常生活学习,帮助他们建立好模仿这个行为,因为:
第一,模仿有助于幼儿语言技能的发展
通过模仿,幼儿可以学习发音的技巧、新的词汇、不同的表达方式和语法结构,从而提升孩子的语言能力。例如:在幼儿8个月左右家长会与孩子玩“打哇哇”的游戏,可以培养幼儿早期的模仿意识
第二,模仿有助于幼儿社交技能的发展
在模仿的过程中,幼儿通过观察和学习社会角色的行为,从而提升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例如:模仿家人或其他人的互动形式,可以学习如何与他人交往、如何表达情感、如何分享等,对幼儿理解社会规则和人际关系有重要意义
第三,模仿有助于幼儿创造能力的发展
模仿并不是简单的复制他人行为的过程,幼儿会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象对模仿对象进行创造性的改变。这种创造性的模仿有助于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第四,模仿有助于幼儿自我调节能力的发展
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和情绪,幼儿可以逐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提高自我调节能力。这对幼儿未来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心理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多鼓励幼儿去进行模仿,同时家长和教育者也要注意正确引导幼儿模范,从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