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延庆谈自闭症认知假说对行为原理的加强
更新时间:2016-11-22
点击数:
郭延庆“谈自闭症认知假说对行为原理的加强(1)下:记忆巩固与行为的重复练习”
我们在上篇《绕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香:谈认知假说对行为原理的加强(1)上》中提到,经历(体验)依赖性的神经可塑性原理告诉我们,环境需要借助于有机体的行为才能影响到有机体的神经塑造。看环境对有机体有没有影响、有什么样的影响,不是以他人之眼、他人之心看待环境的丰富与否,而是以被关注的有机体的行为为线索,看有机体自身的行为指向了什么样的环境以及行为是如何作用和反作用于环境的。
一般而言,记忆分为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两类。短时记忆一般为数秒到十几秒钟经历的记忆;长时记忆则是记忆留存超过数分钟以上的记忆。当前,短时记忆与工作记忆几乎等同;而长时记忆又可以分为语义记忆、事件记忆和程序记忆。上篇我们提到的有关记忆巩固的机制,更多地,是对着长时记忆去说。
记忆巩固的脑机制假说,分为两个层次:首先是在突触层面的巩固(Synapticconsolidation);信息被感知和编码并引发神经元连接之间突触形态学的改变(变成暂时可提取的记忆);系统层面的巩固(Systemsconsolidation),因信息刺激相互联系的神经元之间形成系统的神经元联系回路(变成长久可提取的记忆)。这两个层面也得到了一些动物脑实验相关的证据支持。
在行为层面,行为技能的获得,离不开以区分强化原理为基础的塑造过程(shaping)。我们开口学叫"爸爸",就是一个借助区分强化的塑造过程,这个过程从无意识地杂乱发音开始,到无意识地"baba"发音,到有意识地叫"爸爸",到只对爸爸叫爸爸,而对其他任何人都不叫"爸爸",这个过程是儿童学习说话(叫爸爸)的过程,也是他不断练习叫爸爸的过程。在这个塑造的过程中,儿童前进的每一步,都离不开在该步骤中的强化和巩固,然后又将其消退的过程,消退该过程,则下一进步过程才能得以选择性强化。(注:上述过程不尽然是塑造原理的单独作用,还包括强化、消退、区分强化和分化训练的过程,本文简化到塑造里说,一是因为塑造在该行为技能获得中的作用非常关键和突出,二是为着行文的简约和方便)
我们学会自己独立走路,其实也是一个塑造的过程。这个过程你可以人为地从抬头、独坐、爬行开始,也可以把这些作为已获得的行为技能而从尝试自己独立站立开始。假使我们从独立站立开始,一开始我们的目标也许就是放开手让他站上1~2秒钟,然后数秒钟,然后到能稳定站立,然后,鼓励他前行一两步(比如我们在一两步外等着他),然后鼓励他走更远一点,直到他能稳定走而不再摔倒。
有人会因为这两个技能太司空常见而小瞧了它们的意义吗?我想,应该没有!但有人曾经想过,一个儿童要经过多少次反复的练习才能掌握这些行为技能?我想,应该没有人算过。可是,诸位伴随着我对上述过程的复述,我们想一想,从该行为技能塑造的起点,到该行为技能塑造的终点(也就是牢固地掌握该行为技能),这两项技能的每一项,哪一个也少不了千百次的重复和练习吧?
既然如此,我们又有什么样的理由,对一个在人际互动环境中对指令毫无反应的孤独症儿童进行"指鼻子"这样的听指令能力的训练中,去反对他重复练习的必要,去反对计较他是否听从和反应?
行为技能的掌握体现在他在类似的情境中稳定地表达出类似的行为。而这离不开有机体的记忆能力。学会区别性地叫爸爸(认识爸爸)是我们最基础的语义记忆;学会独立地行走,是我们最基础地程序性记忆。伴随着行为技能的反复练习,在我们脑子里发生的是什么呢?是神经元在突触层面的改变和神经元之间系统的稳定的关联。这些体现在结构层面的变化的稳定化,是需要借助于特定行为与特定情境关联的不断重复才能完成的。离开这些必要的关联重复,你其实什么也没有掌握。
你可以反对一个技能项目一次重复若干次,但你没有任何理由反对对该技能项目需要重复练习许多次(需要多少次,虽然因人而异,但实际上都远超我们所预期的)才能稳定的习得。而短时间若干次重复,对行为技能记忆的加强作用也是明白在那里的。就像我们让孩子独立站1~2秒钟,这样的小目标,恐怕也不能一天让他站上1~2秒就可以实现的。也许,我们要不断地在较短的时间内,反复放手又反复扶持,如此反复,且以周、月计,他才能学会站得更持久一点吧?!
关于孩子的学习,我们所想的可能远比孩子所需要的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