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扭腰来摆摆臀:幼儿「爬行」游戏活动(二)
四、爬行的游戏活动:
(一)爬行在发展上的角色
一般婴幼儿在8-10个月之间,开始爬行。而一些未经爬行阶段,就跳到走路的婴幼儿,有多数专家认为:可能导致某些学习障碍。这项看法虽未被证实,但笔者认 为,应多鼓励儿童爬行,因为爬行有很多好处:
1.爬行是同时运用四肢,达到四肢协调,学习平衡,最难得的机会。
2.爬行是近端大关节(肩、髋关节)的适当承重训练的好方法。若婴幼儿于7-8个月大时,就被迫用双脚独自"站立"的方法,来达到髋关节承重的训练,则可能下肢 平均分配到的体重载重,超过此时下肢骨骼和关节,所能承受的量,以至下肢骨骼、关节容易变形。
3.爬行是婴幼儿在还不会"走"之前,最好的整合触觉、视觉、运动、空间等概念的 学习方法。
4.爬行是婴幼儿除了翻滚外,能早日自由探索环境的移位方法,并能增加婴幼儿的自 信心。
有一些家长,可能认为:婴幼儿在地上爬很脏,或认为孩子到处爬较危险,因而剥夺他「爬行」带来的好处,实不足取。故笔者从物理治疗的观点,鼓励家长与老 师,让应幼儿多练习爬行,让学龄前的儿童多做爬行的游戏活动。
(二)设计爬行游戏的步骤:
1.首先应先了解儿童的一般发展,然后评量该儿童的目前动作能力,已发展到何种程度,此项「爬行」前的动作基础是否足够?即是否已达到「爬行」的最佳学习期?
2.除了能力的评量外,儿童的其它方面:如视觉、听觉、触觉、玩玩具的方法,与人沟通的能力等,均要做了解。才更能掌握选择使用促进「爬行」的技巧。
3.订定长程、短程的学习目标。
4.拟订计划:根据目标及儿童的各项能力,拟定运用的方法及促进的技巧。
5.执行,并随时观察儿童的反应。
6.写下简单的记录。
7.与其它相关人员,如家人、老师,及其它专业人员讨论。
8.再协调或继续执行计划。
(三)引导「爬行」的方法:
对某些儿童,用口语表达即可沟通。而婴幼儿,不一定能听懂我们的口头指示:「爬过去」。因此,我们需要使用一些技巧,引起他的「爬行」,如:
1.使用爬行的动作诱发技巧。如:婴幼儿俯卧床上时,你可以用手压迫他的脚掌,他 就会有爬行的动作。
2.拿他喜欢的玩具(或彩纸、布、奶嘴、食物等,能引起他的兴趣去抓取的欲望),在他的前面引他爬行。可放在地板上,也可悬挂晃动。
3.他熟悉或喜欢的人,在他的面前引他。如拍手、向他招手或作出要抱他的姿势,孩 子常常因为想要被抱,而往前爬。
4.认知较好的小孩,可以用示范的,引起他的兴趣,也可由其它的小朋友的爬行示 范,引起他的爬行动机。
5.用手势表达。
6.情境的设计,让他自然会用爬行的方式过去。如比他的身高还矮的模拟山洞。
总之,依小孩的情况,给予各种不同的引导方式
(四)爬行的游戏活动有哪些?
1.让儿童沿一直线爬。
2.让儿童沿大圆圈的线爬。
3.让儿童绕着不同的物体爬行。如:椅子、盒子、玩具的米老鼠、其它儿童等标的 物。
4.让儿童爬过某物体形成似桥的下方。如:绳子、长竿、长椅、桌子、其它大儿童 的身体形成的桥。
5.让儿童爬钻过某物体形成的隧道。如:钻笼、纸板箱、轮胎串。
较大的儿童,尚能玩较难的爬行活动。如:
1.让儿童同时使用不同侧的肢体部位爬行(如右手与左脚同时向前)。
2.让儿童同时使用相同侧的肢体部位爬行(如右手与右脚同时向前)。
3.让儿童同时使用同侧或不同侧的肢体部位,向后爬行。
4.让儿童沿着地板上的8字形或螺旋形爬行。
5.让儿童做大及小的爬行动作、快或慢的爬行。
6.让儿童爬攀爬架。
7.让儿童爬阶梯,向上或倒退着向下。
8.让儿童在沙地上爬行。
9.让儿童在浅水中爬行。
(五)配合事项:
1.刚学会爬行的婴幼儿、最好能在垫子上学爬行、而不要在很硬的地板上,以保护他的双膝。有些特殊需要的小孩,可给予准备宝宝用的"护膝"。
2.配合儿童的个别需要,尤其是发展有障碍的儿童。
3.活动的时间,最好是儿童在精神愉快的时候。不要在想睡或肚子饿的时候。
4.配合儿童其它发面的发展。例如在活动中可加上语言的学习,如:「爬」的动作指令,跟他说话:「宝宝,爬啊爬」;或加上歌曲、音乐的配合。
5.游戏活动中 配合礼仪的学习。如见面时向人问好的表示;活动结束时,给予学习将物品归回的机会,并和他人表示「再见」的学习。
6. 在日常生活中的练习。
五、结语:
给予儿童移位能力的学习,爬行的游戏活动,除了能使儿童更有自信外,还能培养他对周围环境的视觉、触觉、空间感的发展、激发他的探索。大量的学习机会,可 以让他得到他的努力成果(工作成就)──成长。综合言之,他得到了自信与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