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儿童的非语言沟通能力训练
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儿童心理专家:朱晓华
【案例】小爱是个患有自闭症的男孩,其爱好之一是喜欢独自一人看小画书,另外还爱好倾听自己发出的各种声音。他很少与人有目光接触,也不善于模仿别人的动作,虽然已经过了三周岁的生日,但他的走路与动作还是不稳,大小便一点也不能自理,与别人说话交流更是无从谈起。其父母最关心的问题是:如何教育孩子发展语言沟通的能力?
一般来说,沟通与语言之间的关系,是沟通先于语言,沟通大于语言。一个发育正常的婴儿在没有学会说话和走路之前,就会与爸爸妈妈有许多的沟通互动和默契。例如当婴儿爬行到一定的地方感到"心中没底"的时候,他会停下来扭过头去看妈妈,如果妈妈的表情是微笑鼓励的,婴儿会继续往前爬,如果妈妈的表情是紧张恐惧的,他就很有可能停止向前爬,甚至哇哇直哭以要求得到大人的保护。这种互动虽然不是语言,但却是很重要很有效的沟通。而自闭症患儿在这方面往往有明显的缺陷。那么,家长如何培养和训练自闭症儿童的非语言沟通能力呢?
一、提升自闭症儿童的语言前沟通能力。因为,语言前沟通是导向正式语言的必由之路。首先,要根据正常发展儿童的语言发展顺序,决定患儿的语言前沟通能力训练目标。第二,要为患儿提供大量丰富的机会,使他们能够像正常儿童那样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发展起语言前沟通能力。第三,注重让患儿在与家长的互动中学习语言前沟通能力,而不是过度地使用外部干预方法。第四,及时肯定患儿的简单发音、手势、眼神和有意向动作等能力。第五,注意跟踪患儿的兴趣。第六,创造生动活泼的机会,关键是向患儿提供一个他们要求沟通的动因和机会。第七,模仿并解释患儿的声音动作。
二、训练自闭症儿童的共同注意力。共同注意力指的是儿童能够通过协调眼神与动作来与他人分享有趣的事物和体验。共同注意力的表现主要有"回应"和"发起"两种形式。例如,当大人在孩子面前指着一个玩具的时候,孩子往往会顺着大人的手势和眼神去看那个玩具,而且孩子还会再扭过头来回看大人,从而发生眼神的交流,这就是"回应"。又如,当大人在场时,孩子往往会把自己喜欢的东西给大人看,此时孩子的动作或发出的声音主要不是向大人要求什么东西,而是与大人分享其兴趣与心情,这就是"发起"。而自闭症患儿其回应性和发起性共同注意力都有明显的缺陷。在训练自闭症患儿提高共同注意力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原则:
第一,要让患儿在训练中能选择有关的活动游戏,教者与患儿还应该轮流有机会发起和回应有关的共同注意力。
第二,教者要为患儿提供恰当的辅助,辅助的形式包括形体辅助、姿势辅助、语言辅助等。其目的在于帮助患儿有可能掌握反映沟通注意力的行为和动作。
第三,对于患儿的学习表现,教者不仅要有奖励,而且要尽量努力使患儿的表现和所得奖励之物有直接的联系。
第四,在安排训练目标时,要根据新旧交替的原则,每次训练既要有新的内容,也要让患儿有时间复习已经掌握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