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孤独症儿童语言交往能力训练
孤独症又称自闭症,1943年美国的精神科医生肯纳首先认定了自闭症这个概念。科学已经证明,正常儿童口语能力6岁时已基本形成,语言的发展有效地促进智力的发展,语言和智力是息息相关的。然而在孤独症儿童所具有的固执行为、言语迟缓和社交障碍三个特点中,语言障碍比较突出。大约有50%的孤独症儿童没有沟通性的语言,不能正确表达自己的基本需要,更谈不上与人交往。近几年,培智学校接收孤独症儿童要求入学有逐年增多的趋势,然而孤独症学生的由于语言沟通方面的问题,听不懂教师的指令又不会正确表达自己的意愿,造成不听话,经常哭闹的现象,给教师的教学与班级管理也带来很多影响。因此,训练孤独症学生的语言交往能力,引导他们学会沟通是特殊教育工作者面对十分重要的研究问题。我针对孤独症儿童在语言交往方面的缺陷、障碍作了一些实验与研究,探究和总结出几种对提高孤独症儿童语言能力有效的训练方法,以便促进孤独症儿童语言交往能力的发展,推动孤独症儿童更好的适应班级、学校正常化的学习生活。
1、情境法。创造语言交流的情景,为他建立交流机会,这就需要训练者刻意安排了。如:被试想画画,给他纸但是不给他彩笔,看着他,并等待。不要问他:"你需要什么?"。如果他不说话,把他需要的笔拿起来给他看,还是不要说话。直到他说了他要彩笔再给他而且还可以只给他一只彩笔,当他想换颜色笔时势必要说出“换一个”才让他换颜色。如果被试用非语言方式表示她想喝水,不要因为她指著杯子就给她。相反,把一瓶关得紧紧的水给她,看着她等待不要说话。等她来说要求你打开,或者她用语言表示请你帮忙时才帮她打开。利用这样的情景来激发他的主动语言。训练中很多事实证明,绘孤独症儿童创造情境,对激发他们的表达有非常有效的促进作用。
2.双训练者沟通教学法。因为孤独症儿童的模仿能力普遍较强。所以,可以利用同伴和他一起训练,起到一个示范作用,便于被试模仿。如:在吃包子的时候,老师问“你要吃什么?”先让正常的学生示范说出“我要吃包子。”然年才发给该生一个包子。这时被试在想吃包子的时候就能积极的模仿说出“我要吃包子。”如果模仿说不好还可以增加示范者的数量或者示范的次数。
3、正强化法。在促进儿童语言的发展中非常重要!当您的孩子发出任何沟通的声音(不一定是词汇,只要是一个有目的的,有意义的声音,哪怕是Ma或Yi),都要强化。不要不理睬您的孩子的主动沟通,不管是有语言的还是非语言的。当儿童发出一个沟通声音或其他沟通行为(如用手指着东西,等等)时,一定要及时对他做出反应,这有利于孩子学说话。在日常生活和教学环境里,运用表扬和奖励的方法,引导被试积极主动的说话,表达自己的意愿和要求。当他出现了主动语言时,就及时给以表扬和奖励。如:喜欢玩电脑,喜欢让亲近的人抱抱亲亲,那么就用这两项为强化物,当他主动表达自己意愿了,或者又要求了就给予奖励玩电脑或者亲亲。
4、条件限制法。这种方法目的不但是教被试回答问题,对刺激有反应,更主要是增加他主动语言。 如:给被试吃一口他喜欢的东西。把剩下的他喜欢的那个东西放在一个离他稍远的地方,他能看得见。目的是让他说 "还要" (多一点)。他去拿的时候,用你的手把东西盖起来。不要跟他说话,而只是看着他,做出期待著什么的表情,等待。如果他哭,还想拿,没有语言地表示他的挫折感,这时您用一只手把东西提起来,另外一个手指着那个东西,同时叫孩子的名字,提示“说什么?”做出还要的口型但是不要说出声,再期待著什么地看着他。如果他还不说话,继续跟刚才一样,但是开始发出还要的声音。逐渐增加你给他的提示 (如果他还需要),当他终于说时,再给一点给他,并表扬他。然后再继续。(因为你每次都给他很少,他大概还要)。每次都要从最少的辅助用期待的表情看他开始。
总之,训练是艰苦的、长期的。孤独症儿童是比较特殊的群体。他们所表现出来的问题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自动消失,而且在不同阶段会出现不同的问题。即便在某个阶段,训练者纠正了其原有的问题,但很难保证在以后的阶段中不出现这个问题。因此,作为训练者一定要持之以恒,用坚定信念支持自己,相信付出一定有收获,愿我们的共同努力促使他们有更大的进步!
沈河启智实验学校
张宗瑶
2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