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示自闭儿社交障碍的真相
更新时间:2016-10-25
点击数:
融入社会、独立生活是所有孤独症孩子最终的康复目标,而社交能力则是孩子们融入社会所不能缺少的技能。如何锻炼孩子的社交能力?除了社交能力,孩子们还需要学会哪些融入社会必不可少的技能?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的文章将着重讨论孩子社交能力的训练。
一、社交理解障碍是孤独症患者的主要特征之一
孤独症患者在社交方面的困难形形色色。有些比较轻,有些则有严重的社交障碍,以及在注意力、交流、解决问题、认知、感知和运动方面有困难而受到的影响。然而,在社交理解方面的困难以及与他人进行相互交流的能力是孤独症患者最基本的困难,也是孤独症的特征之一。具体表现可以概括为:与社会隔离、缺乏社交抑制能力、缺乏社会知觉以及难于掌握社交时间都是这方面的一些表现。
有时,那些高功能的孩子学会遵守日常生活规律,在结构化的学校环境里他们的社交缺陷就看不出来了;而其他一些孩子在学校里则困难重重,因为他们不能在人群里管住自己。为了给将来的成功打下基础,对孤独症儿童的基本交流能力进行评估是至关重要的。关键技能之一是[共同注意力],另外一个是[模仿能力]。儿童通过相互交流进行学习,包括与成人及小伙伴一起游戏时的共同注意力和模仿力。
我们来看看社交技能是什么。当我们查看学龄儿童的技能列表时,我们看到的通常是包括工作或者个人习惯的技能,例如聆听、听从指令、坐、组织、参加、忽视、修正或者完成工作,而不是互动或社交理解。社交技能包括很多方面,而对于孤独症儿童大多都是具有挑战性的。
二、开发社交理解和社会能力所必须的技能
1.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互性社交活动
*参与集体活动
*模仿
*主动与寻求
*次序、分享-等待
*完成
*协商
*导向、保持和调整注意力
2.具体的技能有:
玩——"有内部动力而不需要外界奖励或要求,愉快、积极的参与自由选择的活动,可以灵活改变规则,新奇而不是照本宣科"。
假装——独自或与伙伴在一起:
*使用一个具有实际意义的物体(如假装从一个杯子里喝水);脱离现实并且理解,如Barney("飞",Barney是美国儿童剧中一个恐龙——译者注)、恐龙打架;
*将物体或自身变成角色并且理解;设想和刺激他人的感觉、欲望和信念;
*以及具有社交性的同类游戏。
*在儿童时代中期引进幻觉,但要明白什么是现实、什么是幻觉。
感情、感觉
*社会参照-通过分享注意力,开发对于他人情感变化的理解和响应;
*理解他人的情感提示;
*通过社会可接受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应付焦虑与挫折。
理解他人的观点:
*理解他人与自己思想和感受的不同;
*解释和理解他人的感觉与感情;
*在以上知识的基础上调整行为;
*围绕共同的兴趣,在有所取舍的基础上发展友谊;
*接受对于公平的解释。
社会惯例:
*适当使用谢谢你、请、对不起及其它用语;
*适用迎接/结束语-再见、握手、说你好、击掌;
*使用社交性的目光接触-什么时候?多长时间?对谁?
环境与文化决定的集体技能:
*保持安静,举手,站队;
*打扫卫生;
*使用公共财产;
*坐下
一些社会规则:
*不犯他人,但坚持自己的立场;
*不威胁他人,因为他们会相信你会按你说的去做;
*遵守所有权和界限规则;
*遵守等待的规则;
*讲真话,全部真话?谁的真话?什么是真话?
*灵活对待规则——何时?何地?何人?
三、社会互动能力
1.共同注意力
对于各种年龄的孤独症儿童,都需要培养和鼓励“共同注意力”这一基本技能。当有一个儿童感到困惑或者缺乏支持时,以前具有的共同注意力可能会消失。在培养共同注意力的活动中,应该考虑时间因素。孤独症儿童可能跟不上其他儿童的步伐,在主动、响应和信息处理方面产生时间延迟。共同注意力包括使用语言前的交流技能,这些技能可用来“主动发起”或“按次序”活动,并用来在获得物品或事件时请求或得到帮助。使用共同注意力来引导注意力,以便与他人分享对一件物品或事件的经验。
与发育正常的儿童相比,孤独症儿童在主动发起共同注意力活动方面困难比较大,在"要求"的表现动作方面则较好。例如在感兴趣的物体或人之间转换目光接触,或者为分享快乐的社交目的而指点或显示一样东西。孤独症儿童在结构化情况下对社交活动的反应要好一些,在转移注意力和观察一位交流伙伴的注意力方面似乎有些困难。他们通常操纵伙伴(拉手、转头),可能就是为了弥补在转移注意力方面的不足。有共同注意力困难的孩子在有一个小伙伴的时候表现要好一些,在各种社交方面需要很多练习。
2.模仿
模仿需要一个孩子对一个伙伴有注意力并且有动作反应。首先必须有注意力,当信息到达大脑后告诉身体该做什么,然后身体必须反应。必须考虑孤独证儿童做这一切所需的时间以及周围的干扰。模仿的动力通常来自共同注意力以及与他人进行互动的欲望。有时可以见到孤独症儿童在观望别人,但他们似乎不知道该怎么做。有时他们根本就不看别人,变就必须引导他们的注意力。孤独症儿童有时不知道看谁或者他们该干什么。有时他们自身的动作问题是威慑。许多孤独症孩子在只有一个伙伴或者有人辅助时模仿技能学得最好。
3.共享
没有共同注意力技能,一个孩子就学不会什么是[共享]和[轮流]。能够模仿也是很有益的。但学习轮流和共享并不一定要理解别人的看法。
共享包括:
*轮流使用一个物体的空间、时间,排队位置,活动时间或坐在车里的位置。
*共享还包括学会什么时候出声,什么时候移动,或所有物是什么意思(例如,当你手里拿着一件东西时,他是在什么地方,或者你首先买到或拿到的)。
如果一个孤独症儿童由于不按顺序或共享而遭到警告,她就不大可能理解其他孩子的看法或者需要共享的原因。必须使用规则,而不是解决问题的策略。
4.玩耍
[玩耍]通常有利于培养共同注意力和模仿行为。玩耍一般是愉快和有趣的。很多孤独症儿童是从追赶一类的游戏开始的。如果他们在独自玩耍,如把物体按照一定的方式摆设,就要积极从这类游戏中培养他们的互动和共同注意力。
在鼓励孩子进行选择和扩展兴趣的同时,应注意保持游戏的乐趣并且按照孩子的节奏进行。
四、评估
在进行干预之前,对共同注意力和模仿进行评估是有益的。评估应考虑不同的环境、人物以及物品。除了和大人在一起外,还应观察孩子与其他孩子在一起的情况。应注意的是,有时年龄大一些的孤独症儿童还没有掌握或很少使用这些技能。
五、一些策略与干预方法
1.像其它技能一样,训练他们的社交技能。定下具体的目标后制订具体的策略。
创造许多与人和环境进行学习的机会。教的时候要有条理、有计划、反复教。
举例:
*可以在接受一件东西时看着给东西的人。
*可以在伙伴摆弄一样东西(或玩具)时同时模仿其动作。
*可以在伙伴邀请参加一项集体活动时有反应。
*可以经伙伴演示后,扮演一个角色,如摆好碗筷、戴上帽子扮消防员等。
*可以在适当的时候,与适当的人拥抱和接触。
*可以接受其他人做与自己不同的事,并参与解决问题。
*可以听,注意到描述一个真实的情况,并解释他人怎么想,感受如何的卡通社交故事。
*可以主动进行社交,如问候、赞扬或提适合的问题。
*可以在集体活动时,适当地表达需要离开或退出的意思。
*可以划分界限,具体如:不动其他同学的东西,需要时借用。
2.提供条理和程序使结果有可预测性和自在感。
3.教小伙伴做榜样,并鼓励所需技能。为小伙伴提供暗示、反馈和强化。
4.安排题材的形式提供视觉线索,一致的物品和物品的移动,惯例、图片暗示、书写暗示,以及任何其它可以帮助孩子的视觉信息。
5.考虑动机。采用最有兴趣的题材和活动。
6.教技能时一次只有一个伙伴。几个孩子可以都练习同一技能,但一次只要一个;还可以对特定的孩子使用不同的题材。
7.教的时候以及在某一处学会后要考虑针对不同的人、环境和题材进行泛化。进行录像以及看提示和进展都是有益的。
8.强调互换。需要鼓励各种交换,即使开始时是重复性的。
9.教适合不同情况和环境下的社交惯例。
10.组织结构化并强调某一技能的综合小组进行玩耍。教各强化小伙伴们。
11.以练习日常事物的形式使用社交脚本。这些日常事物已经通过重复以及/或者书写和/或从社交故事图书上学过。
12.使用社交故事或卡通故事。
13.教孩子理解别人的看法时,可通过解释所发生的事(电视和录像用来重放比较好),使用书面/图画卡通、图片和故事。
14.要积极,有趣,有灵活性,鼓励多方面兴趣,及时强化和培养动机。
六、加强共同注意力的几项具体措施
共同注意力可用来引导注意力,以便分享接触一件物品或与他人共处的经验。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将某物拿给某人看并观察此人的反应。
*看别人所指或正在看的东西。
*并且指着某样东西让别人看一件物品或者一件事,目标就是看那个东西(这并不是说一个孩子指着糖要糖,而是像评论一个话题那样指着,并与同伴共享这一评论)。
共同注意力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是非语言性的社交技能,或语言发展前的技能,通常可以在孩子18个月之前观察到。孤独症的孩子18个月时缺少这一技能。
共同注意力首次出现是在一个孩子与一个大人和玩具玩耍的时候。大人、孩子各玩具组成一个互动"三角形"。当孩子拿着玩具朝着大人,用手动着玩具并前后看着大人和玩具时,共同注意力就产生了。当大人操纵着孩子改变对玩具的玩法时,孩子也具有共同注意力。换句话说,当大人给孩子示范玩具时孩子朝着大人笑并伸手去拿玩具。这一行为表明这个孩子在与另一个人分享她对一件物品的注意力和快乐。这种互动还发生在日常活动如穿衣、吃饭的时候。
共同注意力常常用来主动要求或请求帮助拿一件物品或从事一项活动。孤独症儿童要求帮助的时候比其他孩子多,但评论少。他们还常常直接找人提出要求。
七、帮助建立共同注意力的一些主意:
在寻找孩子在一个物和一个人之间变换目光的时候,要切记:
*首先站在孩子的高度使他/她容易将目光从物转到脸上。
*用一个类似孩子拿的玩具或物模仿孩子的动作。
*把孩子手中的玩具拿过来,放在面前、评论,并等她来拿。
*在你面前玩吸引孩子注意力的玩具(泡泡、纸风车、气球)。
*玩吸引孩子注意大人动作的玩具(出声和需启动的玩具、音乐玩具)。
*玩能够促使互动的玩具(球、积木、火车、木偶、电话)。
*玩能够促使请求帮助的玩具(难开的瓶盖,够不着的喜欢物品,难转的上紧(发条)玩具。
*拿着你要给孩子的东西直到孩子看着你,拿到眼前。
共同注意力、与成人、与同伴:
接受东西的时候看人。
给东西的时候看人。
物体较近时能够追随他人的指向。
物体较远时能够追随他人的指向。
看到物体后,再回头看指这个物体的人。
指示他人一起来分享快乐,而非简单的有所求。
来回看伙伴以便分享快乐。
模仿。
用同样的东西与伙伴同时做同样的事。
经示范后,用同样的东西与伙伴做同样的事。
模仿一件物品两种不同动作。
与伙伴进行重复性游戏时,模仿一个不同的动作。
同时模仿身体动作。
经示范后,模仿身体动作。
看过后,模仿两种身体动作。
模仿嘴的动作。
模仿声音。
模仿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