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真雨人(Real Rainman)谈形形色色的白痴学者
更新时间:2004-08-30
点击数:
从真雨人(Real Rainman)谈形形色色的白痴学者( Idiot Savant ) 与自闭学者 ( Autistic Savant ) 吴永怡 音乐特殊才能白痴学者 1.蕾丝莉(Leslie Lemke) 蕾丝莉(Leslie Lemke)从未受过正式的音乐训练,直到她十多岁时,首次听到柴可夫斯基(Peter Tchaikovsky, 1840-1893)的降B小调第一号钢琴协奏曲,她毫不犹豫并且流畅的在钢琴上弹出。她可以用钢琴弹出任何她听过的音乐,无论它有多长或多复杂,而且可以记住长达一年之久。然而她不能握住刀叉,汤匙或碗筷吃饭,缺乏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当你对她说话时她很少能重复妳的语句,连鹦鹉式的模仿都感困难。她是一个重度智能障碍,视觉障碍与脑性痲痹患者。(Treffert, 1989) 1980年11月19日华德.克朗凯(Walter Cronkite)在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晚间新闻结束时特别介绍她。薛佛(Morley Safer)的"60分钟"节目,于1983年10月23日曾予报导,而后蕾丝莉在圣地亚哥、纽约、芝加哥及其它城市展现她的才华,多家电视网亦相继播出她的演奏。隔年受邀至挪威为皇太子哈罗德(Crown Prince Harold)及太子妃莎妮雅(Crown Princess Sonja)演奏。挪威著名钢琴家贝克兰(Kjell Baekkelund)很惊讶于蕾丝莉居然只用九个手指演奏,左手小指几乎没派上用场。 2.约翰(John) 约翰,38岁,重度智能障碍,右手严重瘫痪,视觉障碍,同时是癫痫患者。15岁即住进安大略杉泉(Cedar Springs, Ontario)的教养院中。虽然多重障碍却具有令人惊讶的歌唱与钢琴弹奏特殊才能,因为右手瘫痪,所以他弹的是"一手"好琴(只以左手演奏)。滑铁卢大学(University of Waterloo, Ontario)查尼斯(Charness, Clifton, and MacDonald. 1988)等曾仔细的观察研究他,三位教授将他称为单一学者(Mono-savant)亦即障碍者在单一领域中发展高度的技巧。 约翰出生时早产三个月,体重仅960公克。在当时几乎所有的早产儿都在保温箱中供氧,不幸的是他因晶体后纤维增生症而全盲。他的口语沟通技巧很差,经常是鹦鹉式的仿说。查尼斯等(Charness, et al., 1988)指出:他对金钱、时间没有概念,不会刷牙,刮胡子和梳头。但可自行穿衣、洗脸。虽然能以汤匙自行喂食,但是功能极差,以致于无法给予魏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的测验。 约翰在两岁时开始对音乐有兴趣,祖母花很多时间弹琴给他听并陪他,鼓励他学祖母歌唱,约翰喜欢练习,偶尔半夜醒来也高歌几曲,有时则全天与钢琴为伍,八岁时他已能用左手弹得一手好琴,同时他也学习口琴,音准完美无缺。他弹奏的曲子包括百老汇音乐、爵士乐、古典音乐、歌剧和流行音乐,弹奏歌曲时可以转调也可改变唱奏风格。 三、美术特殊才能白痴学者 1.山本吉彦(Yoshihiko Yamamoto)--日本的另一个梵谷 泽西市州立学院(Jersey City State College, New Jersey)的森岛明(Akira Morishima,1974)曾介绍一位极为著名的日本艺术家---山本吉彦。山本是一位水脑症儿童,六个月时发现脑水肿,成为重度智能障碍者,直到六岁还无法完成大小便训练,也不会说话,因为山本具有严重的听力损失,导致语言障碍,所以被安置于启聪学校,十二岁时他的心理年龄大约只有三岁,智力测验结果智商23左右。山本在国中入学面谈时,还无法回答诸如:"你叫什么名字?"、"你从那一个学校毕业?"等简单问题,也不会写日本字母,精神心理学家的报告认为山本没有接受教育的潜能,他的老师川崎孝(Takashi Kawasaki)虽曾提供助听器但被拒绝,他好像比较喜欢无声世界,医学专家,听障教师和川崎的努力,对于提升他的语言功能均告无效。既然他不喜欢语言治疗,川崎鼓励他每天用图画来描述他的生活,就像以图画来写日记一样,山本画图日有进步,老师为他编制特别强调绘画的个别化教学设计,因此山本与当初入学时相比,显然活泼多了。虽然他的语言能力进展十分有限,但是在老师协助下,他可以在图画上加注说明。 山本在班上的表现比川崎预期要好的多,与其它人不同,他没有破坏行为。事实上,他可以如佛像一般,坐在他的座位上好几小时不吵不闹。山本严重的听觉障碍与语言障碍让老师束手无策,慢慢的,老师发现他开始微笑,然后会抄黑板上的字母,并写他的名字。他最喜欢的工作是从书本或杂志上抄画一成不变的卡通漫画,于是他的老师试着用山本的画作做为与他沟通的工具。他最爱的主题是城堡与船,有一天川崎很惊讶于他精确的名古屋城素描,他把山本的一些作品送到名古屋去比赛,竟然得了第一名,川崎甚至要求多家银行与商店购买山本的作品,以便筹凑基金来支助他购买美术材料,山本的画作开始受到注意,并被转化成版画印刷,他的技巧日益精进,作品开始发售而声名大噪。以日本版的斯比智力量表施测, 山本的智商从未超过47,但他的视知觉(Visual Perception)与记忆力却在平均以上,使用其它测验也得到类似的结果。山本在智能不足学校接受十五年的训练,发展出绘画特殊才能,被誉为日本的另一位梵谷(Another Van Gogh of Japan).其画作先后在美国,日本等地展出。 2. 山村(Yamamura) --指画昆虫白痴学者 1977年在爱阿华大学(The University of Iowa)时,森岛明与布朗(L. Brown)又介绍一位名叫山村(Yamamura)的美术特殊才能白痴学者,山村四岁时得痲疹与百日咳,一度病情危急,七岁时患白喉,两次疾病导致说话与语言发展严重迟缓,伴随适应行为损伤,他的妈妈从未与他有语言上的沟通。事实上,山村直到十四岁才会叫"妈妈"。根据他妈妈的描述,邻居经常抱怨山村偷摘他们院 子里的郁金香与小黄瓜,迫使他的妈妈不得不终止山村对于花卉植物的强烈兴趣,转而引导他到河岸上去搜集与捕捉昆虫。由于他就读的小学尚未设立特殊班,因此他上了两年的普通班,所有学科的学习大多失败,他的智商介于48到53之间。山村进入特殊班后,他的老师茂次(Motsugi)很快就从他的画作中发现,他画苍蝇与蝴蝶的技巧与他的智力不相称。他对人没什么兴趣,如果要他画人,他经常漏画手指,外套的扣子,或以单一线条当作脚。在教室中他不干扰别人,也从未与他人建立任何人际关系。但对于小动物及昆虫却有特殊感情。山村上学只做两件事:追踪、观察小动物与昆虫。山村经常离开教室去追踪刚从窗边飞过的蝴蝶,捉到之后才回教室,然后观察注视几个小时,他最喜欢的活动是观察昆虫与小动物,然后画牠。根据报导,除非他在注视昆虫,否则他的注意力与记忆力很差。山村唯一的情绪反应发生在其它小朋友捉弄或干扰他所搜集的昆虫或他自己画不好昆虫时。他的老师特别给他一面捕捉网并为他制作一个搜集小动物与昆虫的笼子,山村在接受有计划的绘画教育后发展出绘画特殊才能,成为一个指画动物与昆虫白痴学者。 肆、 白痴学者与自闭学者发生原因之探讨 一般认为白痴学者的普通智力因素(General factor,即G因素)是低度发展或发展迟缓的,而在某一个特殊智力因素(Special factor,即S因素)却是高度开发的。也就是说大脑皮层的某种机能发展异常。 美国加州有一组医师正在研究金.皮克的脑部结构,目前所知金.皮克的脑膜与大脑中央沟均不明显,出生前,母体怀孕情况良好,亦无滥用药物,或抽烟酗酒。出生时他的头比一般儿童大30%,同时他拥有一颗"一个半球的脑(One-hemisphere brain)。胎儿发育时的脑部伤害,使金的运动神经机能减低,但给了他特殊的记忆能力。 森岛明与布朗提出假设,认为只有在普通的认知功能残存的情况下缩小刺激范围,可导致集中之反应。因此白痴学者与自闭学者的特殊才能大多聚焦于某一领域。 华东师范大学郭可敬,李丹教授曾研究一位白痴学者之成因时,竟发现该白痴学者对于麻醉剂的耐药性极强,远远超过一般人。从而假设该白痴学者在神经化学存在特异性。 学者症候群发生之原因,迄无定论。直到今日,人类对于脑部运作之过程,神经传导之路径,生化物质之产生,仍存在有诸多盲点。这也就是心理疾病比生理疾病较难医治的原因。为什么他们具有各式各样的显著障碍 (包括:智能障碍、视觉障碍、脑性痲痹、自闭症…等),有些人甚至于是多重障碍者,但却具有惊人的特殊才能与心理运作功能。为什么我们没有感官上的缺陷或性格上的异常,但才能与心理运作功能仅止一般,真正的原因仍有待探讨。 伍、结论 障碍儿童教育的最终目的,无非是希望所有障碍者能完全融合在我们的社会中,摆脱对于家庭、社会、国家之依赖。中国大陆、美国、日本、前苏联、与英法等国,均发现不少白痴学者,有些白痴学者更靠着他的特殊能力,解决了自身的经济困难。身为特殊教育教师,我们应尽可能去发现他们的潜在能力,并予以训练与教育,使障碍者都能充份发展,期能"人尽其才。" (作者系国立台东师范学院特教系讲师兼教育实习组组长) 参考资料: ( 中文部份 ) w杨宏飞等译 (民81): 天才儿童的发现与教育。台北市,商鼎文化出版社。 w陈荣华着 (民81): 智能不足研究。台北市,师大书苑发行。 w丑荣之、王清汀、梁斌言(1990)等编着: 怎样培养教育弱智儿童。华夏出版社出版发行。 ( 西文部份 ) w Charness, N., Clifton, J., & MacDonald, L.(1988): A case study of a musical mono-savant: a cognitive psychological focus. In Obler, L.K., and Fein, D.A.(ed.), The Exceptional Brain: Neuropsychology of Talent and Special Abilities. New York, Guilford Press, 1988. w Horwitz, W.A., Kestenbaum, C., Person, E., et al. (1965). Identical twin-idiot savants--calendar calculators. Am. J. Psychiatry, 121, 1075-79. w Morishima, A. (1974). Another Van Gogh of Japan: the superior work of a retarded boy. Exceptional Children, 41, 92-96. w Morishima, A., and Brown, L. F. (1976). An idiot savant case report: a retrospective view. Mental Retardation, 14, 46-47. w Morishima, A., and Brown, L. F. (1977). A case report on the artistic talent of an autistic idiot savant. Mental Retardation, 15, 33-36. w Morishima, A. (1975, June). His spirit raises the ante for retardates. Psychology Today, 9(1), 72-73. w Treffert, D. A. (1989). Extraordinary People: Understanding "IdiotSavants." New York: Harper & Row w Treffert, D. A. (1988): The idiot savant: a review of the syndrome.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145, 563-5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