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实例版的形象化教学拓展孤独症儿童的社交能力
玩耍的能力、感情和感觉、理解他人的观点、了解社会惯例和准则,还有我们都知道的在社交场合中,要遵守那些与环境、文化因素相适应的准则(如在会场中应该如何举止),社会惯例,以及一些约定俗成的规则等等都属于社交技能的范畴之内,而孤独症儿童严重缺乏的往往就是对这些的认识度不够!
语言前技能,属于社会互动技能当中的一种,强调的是共同注意力,这对孤独症来说是一项有很大开发空间的训练科目。
所有的东西都是自己学习借鉴得来的,所以模仿能力很重要。培养模仿能力的方式有很多:在别人做时同时做;别人做了之后再模仿做。这样的模仿是有目标对象的,如,模仿的是身体的一部分、手势,还是语言。手势又是多种多样的,要特别观察别人做手势时孤独症孩子的表现。
一般在孤独症孩子接受正式上课前都有系统的评估,此过程是向父母询问他们要学什么,对什么感兴趣,以及孩子对什么感兴趣。不管家长用什么方式想让孩子专注于一件事情都很难,需要对家长的情绪进行评定,如:她有些气馁。小男孩若推小女孩,他们在交流了,可以看出他们很开心,虽然都有自我刺激行为,但这个活动促进了他们的交流。
选择让孩子介入这样的环境是为了促使孩子对别人的接纳程度。例如:让一个正常的孩子坚持接近一个孤独症儿童,整个过程中有教师的监查,所以可以看到同龄人彼此间可以教给对方很有用的社交技巧。
还有就是把两个五岁左右的孤独症小女孩分在同一个社交技能训练小组,且每个人都有人陪伴,这些陪伴者都学过如何吸引孩子注意力的技能,当他们做一件事情时,他们的辅助会使孤独症孩子的注意力得到强化。活动本身就很有好处,他们一起蹦跳,但当一组中的一个孤独症儿童累了,会开始喊叫,想离开,到最后开始哭闹,这是开始有感情的表露了,这样的表露说明她开始注意到这件事了,接下来歇息之后可以继续再进行一次强化!
另外年龄偏小的孩子在训练班里进行评估,看她是否有共同注意力,可以看到要吸引她的注意力是很难的。所以只有尽量在家中尽可能丰富他们的社交活动。
对于稍大一点的孩子,通过技能训练,他们会掌握一些技能,需要不断的练习才能有效地运用起来。但遗憾的是随着孤独症孩子的长大,他们没有机会练习或者使用这些技能,他们有一种被遗弃、疏离的感觉,因为不了解周围互动的情况。努力把他们放在社区、家庭、学校中,这样他们会感到舒服一些。我们的挑战是如何让他们很舒心地学习东西,并运用学习的技能,让人感到高兴的是他们能相互了解。
如果一个孤独症孩子在行为方面有问题的话,多数时间要跟他的父母一起进行训练,让他把学会的东西展示给他的爸爸妈妈,也许他会拒绝。这样的情况下可以设计一种情景,让他在游戏中扮演角色。例如场景是这样的:首先他鼻子上好象有一片羽毛,他正在把它赶走;第二是吹气球,在肚子中吹气球就会爆炸,这是一些让他放松的程序。他的表演很有戏剧性,他确实很开心。如果仅仅向他父亲展示他有什么技能,他不愿意,但让他开心,他很愿意去做。并把他的表现录下来,也让他看到做某些行为的好与坏,实际上视觉辅助工具对他也很有效。以往有严重攻击性行为的孤独症学生不得不离开学校。希望通过训练,可以使孤独症人重返社区和公众生活场所。
孤独症孩子其实是不愿意做由他人安排的活动的,会使同伴感到无聊。年龄小的同伴会说觉得很累,不想玩,其实这只是借口或不知道该怎么玩。有的同伴则会完全屈从于孤独症孩子。
每一个活动的主要目的其实就是想要教会孤独症孩子能够理解他人观点的能力,但很多孤独症孩子不能理解他人的观点,所以对于孤独症儿童而言必须经常得到别人的支持,多一些在一起沟通交流的机会,用实例的形象化教学去感染他们,进步的空间才会越来越大!